蓝田优良天数超230天 提前26天完成市考指标 有一种蓝叫做“蓝田蓝”
蓝田城区段灞河治理成果五路绿化蓝天尽显美丽县城净洁整齐美丽生态绿意盎然美丽乡村融景入画柔性治水生态富民
城市因人而美丽,人因城市而骄傲。近年来,蓝田县围绕“人文山水蓝田,丝路生态慢城”奋斗目标,坚持全域推进城乡环境整合治理,河水更清、青山更绿、天空更蓝。2017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煤炭削减1.09万吨,散煤削减21.2万吨,分别完成市考任务的128.2%,110.1%;提前完成黄标车淘汰任务144辆,恢复生态水面2300亩,湿地2000亩;通过“五路”绿化、水源涵养林保护、破碎山体生态修复等工程,累计完成造林绿化1万余亩,县域森林覆盖率达到54.6%。截至12月5日,实现优良天数达到230天,让群众享受到更多更好的“蓝田蓝”,拥有了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这座西安最美生态花园悄然绽放...
实施铁腕治霾保卫“蓝田蓝”
蓝田县把铁腕治霾作为最大的民生和最大的发展,实行群防群治、综合施策、标本兼治,为百姓留住更多蓝天。为确保治污减霾责任落实到位,县委县政府扎实安排部署,统筹协调推进。编制下发了《蓝田县2017年“铁腕治霾保卫蓝天”“1+1+9+N”组合方案(办法)的通知》,细化分解各项工作任务。
细化监管措施,多重高效保障。加大燃煤锅炉拆改,拆除燃煤锅炉153台,超额完成市考拆改任务。开展营运车、驾校车、早夜市泔水车污染防治等专项行动,检查车辆3857辆,查处超标车、冒黑烟车辆658辆,提前完成黄标车淘汰任务144辆。开展城区街道边餐饮店燃煤使用集中整治,实现全县420家餐饮单位全部使用清洁能源,72家一类餐饮单位全部安装油烟净化设施。加大工地查处整改力度,对城区19家建设工地和5家两类企业督察检查;摸排“小散乱污”企业89家,整治49家。投资900余万元采购洒水车、洗扫车、吸尘车共26辆用于治污减霾工作;积极推行网格化管理,在全县安装了22套视频监控、10套监测设备,建成监控监测网格体系;为各镇、街招聘治污减霾专职网格巡查员100名,实现网格化监管全域覆盖。
综合施策,助力百姓温暖过冬。蓝田在铁腕治霾的同时,抓好清洁能源推广,制订下发《蓝田县城乡居民煤改清洁能源财政补贴发放实施细则》,深入推进铁腕治霾工作。在全县原有32家定点煤炭经营网点的基础上消减到16家,在全县19个镇街全面推广使用西安市煤炭使用登记本,积极加快农村居民“煤改洁”合约签约进度。完成削减煤炭22.29万吨,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煤炭削减1.09万吨,散煤削减21.2万吨,分别完成市下达年度任务的128.2%,110.1%。
狠抓环境治理扮靓美丽县城
“智能化冲水机,在咱小县城能实现,很了不起啊,城市管理的每一处细节,都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黑色的地板砖,浅色的墙面,洁白的洗手池,搭配上绿植让人感到温馨,公厕内部硬件设施十分完善,智能化冲洗设施、洗手台、烘干机一应俱全,向阳路上这座刚提升改造完成的厕所赢得了市民的点赞。蓝田县在城市环境治理上重点围绕“烟头革命”“厕所革命”“路长制”等工作,开展持续深入的环境治理,让市民有了更多的获得感。
积极开展“烟头革命”。配齐硬件设施,在人流密集区域按照50米一处设置烟灰缸式果皮箱70个,向无物业服务的小区配置垃圾桶900个,方便市民投放烟头和生活垃圾。在全县扎实开展无烟单位创建活动,城市管理局环卫站组建700名“烟头革命”劝导员,引导群众自觉参与“烟头垃圾不落地,蓝田环境更美丽”公益活动,形成“人人知晓、人人参与、全民行动”的浓厚氛围。
“厕所革命”见实效。制度化管理推进公厕管理,“所长制”覆盖城区全部15座公厕。县城市管理局局长任“总所长”,设一级“所长”6名,二级“所长”7名,分别由副局长和科长担任,一级所长每周对责任公厕检查2次以上,二级所长每天对责任公厕检查1次,对检查情况作好记录,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第一时间将重大问题及时上报总所长协调处置。同时,广泛动员沿街单位、商场及社会单位推行厕所革命,对外免费开放内部公厕,更好服务广大市民。
全面落实“路长制”。开展集贸市场、驻地单位环境容貌秩序治理工作,严格落实“门前三包”管理。实行清扫保洁“以克论净”考核办法,加强城市清扫保洁。一类街道每天普扫4次,全天保洁;二、三类道路及背街小巷每天普扫3次,全天保洁。累计出动保洁人员15.4万次,出动机扫、洒水车辆1488次,冲洗道路188万米、清理卫生死角889处。
发挥林业优势护好生态蓝田
生态兴,百业兴。蓝田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重点在“五路”绿化、都市水源涵养林保护、直面陡坡绿化和破碎山体生态修复等工程上积极作为,发挥林业优势,护好生态蓝田,全年累计完成造林绿化1万亩。
“五路”绿化,当年见绿。抓重要节点和路段,栽植大树、常绿树,建设绿荫大道。春季完成道路绿化38.614公里,绿化面积744.84亩,栽植各类苗木236.44万株,其中乔木3.15万株,灌木222.31万株,竹子10.98万株。秋季实施沪陕高速、水安路、簸箕掌旅游路等7条道路增绿美化工程,完成增绿面积2489.6亩。
水源涵养,生态修复。在灞源、蓝桥、九间房、小寨等秦岭沿山镇街,营造侧柏、刺槐、油松、毛栗等树种的水源涵养林6500亩,累计植树114万株,100%完成任务。加快直面陡坡绿化和破碎山体生态修复工程。完成汤峪镇东山村、蓝关街办徐家山村、玉山镇闫河村、九间房镇冯家湾村等8个矿点植被恢复,完成277.5亩矿点绿化,栽植大径绿化苗木4.8万株。
金字招牌,优化产业。9月29日,在首届陕西蓝田苗木花卉交易博览会上,蓝田县被中国林学会授予“白皮松之乡”称号。据统计,全县累计栽植白皮松面积达9万多亩,培育苗木7000万株以上。其中,今年完成以白皮松为主的苗木1.2万亩,新增苗木300万株。同时,充分激活蓝田白皮松原产地品牌效应,积极筹建蓝田县苗木花卉交易市场,提高苗木花卉竞争力,全面优化蓝田苗木华卉产业。
全域推进城乡治理美丽乡村深入人心
“春季踏青赏花,夏季纳凉避暑,秋季登山探幽,冬季泡汤滑雪”蓝田的一座座美丽乡村让人流连忘返,绽放的每一处美景都与蓝田在城乡环境治理上狠下功夫密不可分。
“虽然奖励的不多,但这是我的荣誉,我以后要配合村上搞好环境卫生。”11月15日,一场别开生面的环境卫生评议会在汤峪镇圪塔村召开。经过评比,村民白顺毓获得50元和1张免费洗澡卡奖励。汤峪镇圪塔村动员群众参与环境治理,只是全县开展城乡环境治理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蓝田县在治理农村环境上坚持多措并举,注重实效,农村环境面貌得到明显提升。
开展环境治理。按照垃圾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工作要求。大力开展“六无”“五美”系列创建活动。调动群众参与环境治理的积极性,全县19个镇街、337个行政村结合“路长制”“河长制”,大力开展环境卫生“义务劳动日”活动,累计投入人力4万多人次。保护生态文明。大力实施“绿满家园·美丽乡村”绿化美化工程,栽植苗木305万株,建设景观小品100多处。实施美丽乡村“改水”“改污”工程,建成玉山镇、汤峪镇等9个镇区污水处理厂,在256个村建立垃圾固定处理点。提升治理标准。结合城乡环境治理,绘制3D特色文化墙,全县涌现出以黄沟村、圪塔村、石坡村、代寨村等一大批以留住“乡愁”为主题的美丽乡村文化墙,受到媒体和游客朋友的大力追捧。“乡村让蓝田更美好”理念深入人心。
推行五策治水浐灞长清绕古城
11月22日,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秋沙鸭现身灞河蓝田段的新闻被各大媒体竞相报道转载,这是近年来西安市境内首次拍摄到该珍稀物种。中华秋沙鸭的迁徙停留蓝田灞河,也从一个侧面展示了灞河良好的生态环境。今年以来,蓝田紧盯“一三五”治水目标,坚持“五策”并举,全域推进河流水系立体治理,打造“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实现了蓝田水清岸绿,生态美景尽显的建设目标。
柔性治水,率先落实河长制。蓝田不等不靠率先建立县、镇(街)、村(社区)三级河长体系。由县委书记和县长任县级总河长;27名县级河长,38名镇级河长,418名村级河长,14名河道警长,确定19个县级有关部门为县级河长的联系单位,树立河长公示牌768块,公布各级河长的联系电话和工作职责,确保河长制职责覆盖全域河、库、峪、沟。
专项整治,开展护水治水行动。组织水务、公安、国土、电力、环保等部门统一行动,形成合力,依法拆除142家砂石厂、粘土砖厂、石灰厂。集中开展河流“脏乱差”和“黑臭河”问题专项整治行动,实行分类整改、逐项销号。累计投入大型机械1042台班,垃圾清运车辆2600余辆,投入人力13.3万次,清运垃圾3.4万方,拆除违章建筑19处1059.5平方米。
聚沙成岛、聚水成湖,实现河湖联通。坚持“系统思维、柔性治水”的理念,实施河流与湖泊自然修复,采取政府投资,社会融资等模式投资17.3亿元,实施河流、峪口清洁整治项目,灞河县城段提升工程和辋川河峪口综合整治工程,恢复形成生态水面2300亩,湿地2000亩。
健全制度,砸实护水治水责任。逐级明确河长职责,实行“包干制”“日报制”。全县各级河长坚守岗位、精心履职,县级河长累计巡查4839次,镇(街)级河长累计巡查20196次,村级河长每天不间断开展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办结率达100%。如今,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蓝田浐河灞水已蝶变为西安市民生态休闲游的首选地。
新闻推荐
入股贫困户喜领分红。本报讯昨日,记者前往蓝田县三官庙镇里峪湾村采访,来到位于该村的三官庙镇奶山羊***养殖园区,只见村民伍答强正在笑眯眯地给奶羊喂饲料。问其为何今天特别高兴,伍答...
蓝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蓝田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