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好政策救了我娃的命” 四重保障为西安市贫困户看病兜底

西安日报 2017-09-21 10:07 大字

本报讯(记者王燕)将贫困人口中38种慢性病患者全部纳入报销管理范围、因病致贫人员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率已达95%、为贫困户统一配发“小药箱”……记者昨日从市卫计委获悉,西安推出多项健康扶贫举措,成效显著,截至8月31日,全市通过一站式结算服务已为参合患者结报2663人次,其中贫困人员结报993人次,新农合补偿1344.47万元,大病保险赔付156.15万元。

贫困患儿先心病手术费用全报销

“如果没有党和政府的好政策,我们根本没能力给娃治先天性心脏病。娃的手术很成功,我们一分钱都没有掏,好政策救了我娃的命……”说起孩子的病,家住蓝田县洩湖镇十里铺村的41岁贫困户李凤热泪盈眶。

记者看到,李凤的院子和房屋阴暗潮湿,十分破败。几年前,她因脑血管畸形引发脑出血,落下后遗症,行动不便,失去劳动力,丈夫此后就离家不返,她和女儿悦悦相依为命,靠娘家救济生活。不久前,11岁的悦悦在洩湖中心卫生院体检时被测出心动过缓,进一步检查出先心病。“我们以前带娃去西安看过病,听说手术费要好几万,我们根本治不起。”悦悦的外公说。

发现悦悦的情况后,洩湖中心卫生院立即上报,通过绿色通道,将悦悦送往西安市儿童医院接受了先心病手术。9月8日,悦悦康复出院,治疗花费的两万余元经过新农合、大病保险、民政救助、政府保障重重报销后,李凤家没有花费一分钱。

实行“三免两降两提高”优惠政策

西安市精准识别因病致贫人员,目前已构建起新农合、大病保险、民政救助、政府保障四重保障制度,实行“三免两降两提高”优惠政策,“三免”即西安市参加新农合个人缴费由财政全额代缴、参加新农合的贫困人员门诊统筹中的一般诊疗费全额报销、先诊疗后付费取消住院押金,办理入院手续不缴纳预付款;“两降”即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及一级协议医疗机构住院就诊,不设起付线,合规费用全额纳入报销,大病保险起付线由10000元降至3000元;“两提高”即参合贫困人员住院报销比例提高10个百分点,38种门诊慢性病封顶线提高20%。

同时,西安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际医疗费用报销比例达到90%的政策体系已经建立。与民政医疗救助制度有效衔接,截至7月底,全市民政医疗救助共救助贫困人口3.92万人次,救助金额3935.06万元;各区县共投入2023.21万元,通过购买商业补充保险和建立专项基金等形式,建立政府保障体系,截至8月31日,全市贫困人口出院27787人次,新农合报销金额11391.53万元,优惠报销金额1509.36万元。全市大病商业保险贫困人口补偿3476人次,报销金额983.53万元。

为因病致贫21205人制定治疗方案

记者了解到,西安市认真比对标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参加新农合、大病保险100%。落实县域内就医“一站式”即时结算服务达到100%。目前,全市52家市级医疗机构和12个区县域内的协议医疗机构实现“一站式”即时结算服务,截至8月31日,全市通过一站式结算服务已为参合患者结报2663人次,新农合补偿5129.81万元,大病保险赔付627.13万元。其中,贫困人员结报993人次,新农合补偿1344.47万元,大病保险赔付156.15万元。

西安市开展“三个一批”分类救治。大病集中救治一批,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施大病专项救治,确定西安市儿童医院等19所为定点医院,建立救治台账,实行销号管理。全市符合国、省定标准大病患者共363人,治愈63人。

慢性病签约服务管理一批,将贫困人口中38种慢性病患者全部纳入报销管理范围,并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慢性病患者每人建立了1份居民健康档案。西安市因病致贫人员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率已达95%。6月份分类救治政策实施以来,因病致贫21205人已制定治疗方案,定期免费发放药品。

重病兜底保障一批,在大病报销起付线和报销比例方面向贫困人口倾斜。对医疗费用负担重、患有重病的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贫困人口,通过倾斜医保政策等措施,实行兜底保障。截至7月底,共实施兜底保障5266人次。

新闻推荐

300名骑手竞逐蓝田

本报讯(记者张勇)一场突如其来的秋雨,并未能“浇灭”骑士们的运动热情。9月16日上午,2017“森弗杯”中国·环秦岭自行车联赛(西安站)在蓝田县灞河沿岸举行,国内近300名自行车高手们尽情感受了雨中...

蓝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蓝田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