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手记 还给大秦岭一面“镜子”

陕西日报 2017-09-06 06:40 大字

杜瑶

如果你站在蓝田县九间房镇的九灞路上,向东北方向望去,是规划中的千亩荷塘;向身后望去,是连绵起伏的秦岭山脉。

九间房镇规划的1000亩荷田就在秦岭山脚下。

九间房镇党委书记高健说,灌溉荷田的水是从流峪河引来的,之后通过明渠与管道,让水流进每一块田地里。如今,高高低低的荷田里,荷花的倒影、秦岭山的倒影在水面上都可看到。

水田在生产实践中是以水面形式出现的,它除了调节区域小气候、有效增加水的下渗量、适当补充地下水外,较多的水汽及地下水参与区域内水体循环,将有助于植物种类多样化和区域景观改善。据了解,蓝田县已恢复水田1160亩,现在人们可以看到荷花的美、稻田的绿,更能在水面上看到周围倒映的美景,仿佛置身江南水乡。

这些水田,沿着秦岭北麓舒展开来,像秦岭的一面“镜子”,是统筹推进生态治水的成果。

河流滋养着这里的土地,养育着这里的人们。“大峪河、小峪河、流峪河、灞河……”采访中,村民们总是亲切地叫着这些河流的名字,对每一条河流都饱含感情。在西安市长安区清北村村民徐小青看来,他2013年回来重操旧业种水田,就是对这片土地和水最深的眷恋。如今,徐小青还像父辈那样,用手工拔草的方式除草,虽然这样比用除草剂多出好几倍的人工成本,但徐小青认为这是对土地、河流最健康的一种保护方式。要是再把鸭子放进稻田里吃虫、吃草,与水稻共生,就是与自然最喜悦的相处。

通过对大小江河的治理,地区环境因水而美,周边人们也因水得利。逐渐恢复起来的秦岭北麓水田,是水与地、地与人和谐相处的真实写照。

未来,秦岭北麓将出现更多的水田、更美的生态长廊。

新闻推荐

贫困户孙胜利看病

■记者肖持纲尽管处在手术恢复期,只能躺在床上静养,但记者昨日见到孙胜利的时候,他的脸上明显红润了许多,表情也舒展了许多。昔日那个总是愁眉不展和面露痛苦的孙胜利已经不见踪影。孙胜...

蓝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蓝田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