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蓝田县全面实施“河长制+” 加出全域美景 助推全域旅游

西安日报 2017-08-14 05:09 大字

■记者肖持纲

“远山青如黛,人影动塘荷。蜓飞伴蝶舞,游人画中游。”这是蓝田县九间房镇流峪河口一带的美丽景致,让众多的游客慕名而来;“廊桥疏影菜花黄,流水潺潺岸青青。秦岭远山翠叠嶂,游人峪口话乡愁。”这则描绘了该县在流峪垭口河流整治中,环山路新寨峪口因形就势、就地取材、打造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景观后呈现出的优美画卷;“巍巍鹿原草,千亩碧波荡。落日山水好,漾舟信归风”展示的则是蓝田县城灞水河畔的动人景致……

蓝田县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生态发展理念,在扎实推进河长制工作中,努力将河、渠、溪、塘等水系治理与全面优化、美化水域、流域生态环境相结合;与运用绿水青山生态优势推动全域旅游相结合;与脱贫攻坚促进农户实现生态经济增收相结合,“按照河长制+”的综合治理和综合绿化、美化思路,走出了一条河系治理与生态发展、全域旅游有机和谐相融之路。

由治水向全流域治理扩展

蓝田县是西安市重要的生态保护屏障,也是李家河水库、岱峪水库等西安市饮用水水源地。为确保生态屏障更可靠,水源生态保障更安全,蓝田县在严格落实各级河长职责的同时,积极主动将单纯的河流治理向全流域治理延伸。

组织水务、公安、国土、电力、环保等部门统一行动,依法强力拆除142家砂石厂、黏土砖厂、石灰厂;开展“六边三化三美”专项整治;实施河流“脏乱差”和“黑臭河”专项整治活动,采取截污纳管、雨污分流等措施,实施河道生态整治;同时实施秦岭峪口整治工程,降低、减少入河入库排污,使水质达到“四可”标准;坚持“全域资源、全面布局、全境打造、全民参与”,以“治水、增绿、护坡、美川”为重点,深入实施蓝天工程、清水行动,通过强力推进造林增绿、水土保持、峪口整治、河堤治理等项目建设,提升河流全流域生态治理和保障水平。

从单纯治理到与美化同步结合

在实施河长制,扎实抓好控源截污、清淤疏浚、生态修复、活水保质等河系治理的同时,蓝田县按照“柔性治水,关中留水”“一河一策”的理念,结合全域旅游、城乡环境整治、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河长制+”模式,实现由单纯的河系治理,向全流域美化、优化同步结合方向发展,加出全域美景推进全域旅游,促进脱贫攻坚。

该县通过投资3000余万元,在沿环山公路的桐花沟、流峪口、新寨峪口、韩门寨峪口等5处区域秦岭峪口,结合河流上游治理,实施生态美化、生态优化的水旅结合、农旅结合治理工程,一大批诸如十里稻田、千亩荷塘等景观的呈现,吸引众多游客前往避暑、休闲、旅游,并通过农家乐、民宿经济、特色农产品销售等方式,让各处的生态美景转化为全域经济的发展和农户的增收。

通过在灞源镇青坪村实施“河长制+”工程,引活水入村,促进了青坪村这个灞上明珠的乡村更加美丽和灵动,也使该村的农家乐更加红火;通过实施北川河“河长制+”特色小镇、岱峪河蓝桥河峪口,玉山清灞汇流段河道综合治理和景观塑造及提升等一系列项目,打造出一个“移步换景,步步见景”的美丽蓝田,吸引游客舒心地感受处处“走在景中”,时时“如游画中”的蓝田全域旅游的魅力。

灞水常清绕古城,青山绿水富蓝田。随着蓝田县以“河长制”为抓手,深入开展“五水共治”和“河长制+”工作,绿水青山已经成为蓝田全域旅游的底色和最基本的特点,而青山绿水的动人美景也通过全县全域旅游的不断红火,正在并已经成为蓝田群众特别是偏远山区群众脱贫致富的金饭碗。

新闻推荐

蓝田法院为“老赖”定制彩铃

本报讯(记者谢斌)“嘀……您拨打的机主赖账不还,已经被蓝田县人民法院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请谨慎交往,并督促其尽快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这是蓝田县法院为“老赖”们特制的手机彩铃,这也是...

蓝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蓝田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