鄠邑区坚决落实“双减”政策 增进学生和家长幸福指数

华商报 2021-12-10 01:16 大字

“双减”政策实施以来,西安市鄠邑区坚决落实“双减”政策,不断增进学生和家长的教育幸福指数。目前,该区的“双减”工作得到了家长、学生和社会的广泛理解与认可。不少家长的家庭教育观念也开始悄然发生变化,家、校、社会协同育人氛围逐步形成。

优化作业设计加强管理督查

用课内提质促进课外减负

在“双减”政策的指导下,各校创新作业管理、优化课堂教学,通过课内提质促进课外减负,确保“双减”工作减负不减质。

鄠邑区全方位开展作业管理督查,从时间、分层、优化、效果、反馈五项策略进行指导。开展“健全作业管理机制”“严控书面作业总量”“教师指导学生作业情况”“学生作业批阅情况”“课堂教学情况”“教案检查情况”“视导反思与反馈”等七个方面落实督查。

西安惠安中学在作业设计上做到目标明确,内容精选,数量适当,难度适宜,时长控制,尊重差异,分层设置,坚持“统一作业”和“个性作业”相结合的方式,创新实践性作业,控制节假日学生作业数量等举措科学设置作业。同时,坚持每日“作业清单”公示,每月作业检查反馈,有效减轻学生作业负担。

鄠邑区新区小学制定《作业管控12条》,开通家长“作业反馈通道”,开展“啄一啄、赞一赞”等活动,每周三固定为无作业日,为学生减负……此外,还把体育锻炼、劳动实践、艺术欣赏、亲子阅读、社会实践等内容通过“作业超市”的形式布置,必做、选做、免做三结合,提质增效。

一校一策 因校制宜

高质量课后服务覆盖全区中小学

今年9月起,鄠邑区82所中小学全面开展课后服务,实现全覆盖。各主管课后服务部门同抓共管,成立了联合检查组,随时对各学校课后服务工作进行检查督导,进一步提升课后服务工作质量,保持良性发展,确保工作成效。鄠邑区本着“一校一策、因校制宜”原则,为全区中小学生提供高质量的课后服务。

全区参与课后服务学生32125人,参与率95.1%;参与课后服务教师2758人,参与率94.3%。服务内容以作业答疑辅导+集体活动+学生个性发展模式进行,服务内容课程化,增强了课后服务的吸引力和有效性。

鄠邑区新区小学结合学校鸿雁文化,构建了“鸿雁展翅”课程群。开设兴趣社团42个,利用学校开心农场、红色会客厅、解忧小屋进行实践活动,利用地域优势,不定期组织有相关爱好的学生走进西安体育学院鄠邑校区、国防科技大学科技馆……让学生走出教室、走进场馆、走向社会。鄠邑新区小学校长杨丹说,课后服务实行三个月来,该校学生参与率从最初的73.5%提升到了现在的98.5%。

鄠邑区光明小学积极探索三个课堂新样态,科学构建了“智慧太阳花、快乐太阳花、成长太阳花”三大课程体系,以课后服务为主渠道,开展25项社团课程。并依托地域资源优势,有效挖掘、借鉴、传承传统文化,开发农民画、扎染、民间地方戏曲碗碗腔等特色文化课程。据了解,该校凭借农民画、扎染、武术传承项目顺利入选教育部第三批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

鄠邑区蒋村中心学校校长高军良告诉华商报记者,因学校距城区较远,学生父母多外出务工,根据这一实际情况,学校积极探索推出“餐后一小时计划”。每周三、周五向学生开设国画、足球、创客、舞蹈、名诗词鉴赏、金话筒讲解员等19个社团活动项目,课程全面,异彩纷呈,巩固学科知识,丰富学生在校生活,让“双减”升华为“双惠”。

加大培训机构整治与服务力度

引导机构有序退出或转型

鄠邑区上下以“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的工作作风,不断加大对校外培训机构的监管治理力度。先后召开8次“营改非”工作会议,统筹协调治理工作。并按照“1+1”“5+2”督查模式,每月1次定时查、1次随机查,确保5天工作日内查一次,2天休息日内查一次。已累计开展督查26轮次,确保检查整改无死角,培训机构无违规。同时,打通机构压减注销、分流转型绿色通道,引导机构有序退出或转型,全力推进“双减”工作落地落实。

培训机构数量大大压减,成效显著。截至12月8日,鄠邑区校外培训机构学科类义务段63个,53个已经完成注销,压减占比达到84%,位居全市第一;积极推进分类治理,52个艺术类机构完成移交工作。

同时,鄠邑区还主动印发宣传册,让家长、学生、社会全面理解“双减”政策。同时,积极解决群众投诉,实地调研快速反馈积极落实,促“双减”工作稳步有序推进。华商报记者 彭宏

新闻推荐

奔跑在一线执法路上的环保人 谷鸿雁:让鄠邑区的天更蓝水更绿空气更清新

一大早去企业检查,回来已经快中午11点了,西安市生态环境局鄠邑分局执法大队副大队长谷鸿雁拿起桌子上一摞待办单告诉记...

户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户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