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纪荣:黑陶就是我心中的白月光
刘纪荣在进行浮雕雕刻□ 实习记者 刘凡銆 文/图
11月25日,刚下过一场大雪,雪水从刘纪荣家的屋顶上缓缓滴落下来,烧窑旁的积雪融化成一潭水,院落的水池里结了薄冰。刘纪荣从屋里拿出一把镢头走到门外,一人去往五陵塬上刨挖用于制作黑陶的红胶泥。
今年71岁的刘纪荣是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五陵塬黑陶制作技艺的传承人,从艺54年来,他几乎每一日都在传承黑陶技艺中度过。至今,他已制作出5000余件、3000余种黑陶作品,教授过的学徒有2000余名,是“陕西黑陶第一人”。
◆披星戴月行夜路
五陵塬坐落于咸阳市刘家沟到柏家咀一带,在秦朝时期,这里就是制作日用生活陶器的制陶区,刘纪荣就住在五陵塬下的许赵村,自六岁起与父亲学习制作黑陶的技艺,用泥巴捏一些人物和小动物。十岁时,他学会了在面缸上刻画,渐渐地,他对绘画与雕塑也产生了兴趣,经常用毛笔在宣纸上画古书中的人物,用煤气灯烧制小物件。
“陶是远古人类经由蒙昧走向文明的重要标志。”刘纪荣说,黑陶诞生于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是在烧制的最后阶段,从窑顶加水使木炭熄灭产生浓烟,在烟熏之下而制成的黑色陶器。有“薄如纸”“硬如磐”“亮如镜”“黑如漆”的美誉,要历经选土、采土、晾晒、洗泥等27道工序才能制作完成,泥土必须选用富含矿物质的红胶泥,烧制的时间在20个小时左右,烧制的温度为900多摄氏度。
16岁起,刘纪荣忙完农活就待在家里研究制作黑陶的工序,清早起床后在村子周围的塬边遍地寻找、刨挖红胶泥,雕刻前在头脑里设计无数种黑陶的造型,不断训练刻刀划在陶罐上的力度,以及拉胎时提、压、拉的手法。终于在他30岁那一年,用了半个月时间成功烧制出了第一件黑陶作品影刻乾坤瓶。
“黑陶最大的特点是又黑又亮,它就像一颗星星一样,在黑夜里指引着我走向黎明。”刘纪荣说,上世纪60年代末,陶制品开始被更加轻盈的洋瓷和塑料制品替代,陶器淡出人们的视线,烧窑也随之灭绝。“一直以来,制作黑陶就是我的使命,如果黑陶消失了,那么我整个人也就黯淡无光了。”1982年,他捡拾了一些旧砖块,用泥土粘合后建造了小型的烧窑,1993年,他又在自家的院内建造了更大的烧窑,一直用其烧制黑陶至今。
◆大自然的馈赠
为了发扬黑陶文化,刘纪荣开始在瓶体上雕刻国画,经在烧制后的残次黑陶上多次试验后,独创了哑光影刻技法,由此种技法雕刻而成的黑陶更具厚重感与深沉感。
1999年,刘纪荣耗时一个多月雕刻出高63厘米、重约3公斤的宝鼎,其由盖子、瓦沿大小两件、直筒大小两件、底部和香炉八大件构成。而后,他又手工制作出龙柄鸡首壶、九龙瓶、昭陵六骏等工序复杂的代表作品。自上世纪90年代至今,他的黑陶作品被全球30多个国家的博物馆和黑陶爱好者收藏。2006年开始,他的黑陶作品常年在大唐芙蓉园非遗展、西安国际会展中心展出,远销海外。
1993年,刘纪荣在咸阳市正阳镇红旗工艺厂教授学徒做黑陶,每日都要做出一件作品,只有在学徒吃饭的时间,他才能休息。随后他又辗转去了户县玻璃厂、北京彩陶工艺厂等地方继续传授黑陶技艺。
2013年,刘纪荣担任陕西服装工程学院季羡林国学院黑陶研究所所长,研究和传教黑陶文化。多年来,他白天教学,晚上在《中国工艺大辞典》《现代陶艺设计》等书籍上查阅资料,剪下黑陶类别的图片粘在本上,从黑陶的历史渊源、民间故事、历史人文、制作步骤方面着手,写了五本教学书。
2016年8月,刘纪荣设计了一件高65厘米,瓶体上刻有2000个孔,厚度仅有3-4毫米,最薄处只有1毫米的陶瓷镂空梅瓶,他每镂刻完一个孔,都要长呼一口气。“雕刻时,我感受不到拂面而来的夏日凉风,也听不见蝉鸣声。”他说,雕刻的力度必须适中,越刻到后面,刻得越慢,稍有不慎就会毁掉整件作品,在制作了一百多件之后,最终仅成功了一件。
在刘纪荣心里,现代工业制陶少了一份陶器原始的灵动感,从16岁制陶至今,他一直坚持手工制作。“黑陶是大自然的馈赠,是历史延续下来的艺术品,我在制作时能感受到它的每一个呼吸,黑陶就是我心中的白月光。”刘纪荣说。
新闻推荐
引汉济渭秦岭输水隧洞掘进96.63% 工程建成后1411万人受益
本报讯(记者张维)11月12日,记者获悉,引汉济渭工程建成后,可支撑1.1万亿元国内生产总值,同时可满足增加500万人规模的城市用...
户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户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