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庵村人居环境的美丽“蝶变”
两庵村大寨路整洁干净,两侧休闲景观别有风情。 (记者 郝钟毓 摄)
■首席记者张端
三两个老磨盘构成一幅田园画,几根不起眼的长竹条变身农家小凉亭……在这里,一架破旧木窗、废弃的辘轳、报废的轮胎,都变成一道别致的风景。
走进鄠邑区两庵村,宽阔整洁的街道两旁,近千米的休闲街区处处彰显村庄的雅致和古朴。取材变废为宝,改造量力而行,村民广泛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从“点”到“面”的治理,让秦岭脚下这个不起眼的村庄变得不仅颜值高,还很接地气。
从“点”到“面”昔日脏乱差如今换新颜
谁能想到,如此美丽的花园乡村,就在几年前还是一片脏乱差。“那时村里还没有排水沟,一到夏季用水高峰,街道上污水横流,家家户户闭门不出。”村民李月锋还记得,“村里环境不好,村民们大多外出打工,村子越来越冷清,也越来越显得落败。”
改变村容村貌,凝聚发展信心,成为两庵村村民们最大的心愿。
“村两委的党员干部和驻村工作队挨家挨户走访村民,征求村民的意见,汇总村民的需求,下决心要提升人居环境,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带动整村走上乡村振兴发展的新道路。”鄠邑区祖庵镇镇长许卫东说。
两庵村积极发挥“一对一”定点扶贫帮扶单位——西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的专业优势,系统组织编制《大庵村美丽乡村发展策划》。“近三年来共进行了十余项精准规划,逐步构建了两庵村美丽乡村的规划体系。”许卫东说。
有了调研细致、科学合理的规划做引领,两庵村的人居环境整治有章可循,快速推进。
共建共享村民积极参与留住美丽乡愁
每一次人居环境的提升,村民需求都是最大的推动力。
两庵村首先解决了污水排放问题,铺设了4800米的排水管道,将各户污水全部导入村内排水管道内。随后,又着手提升公共空间环境。
“主干道两边的休闲街区是美丽乡村规划中的一部分。”董娟是西安市城市规划设计院的一名年轻研究员,也是休闲街区的设计师之一。“在设计规划时,我们就想,能不能在提升人居环境的规划中,做到既留住美丽乡愁,又挖掘乡村文化。我们将村内主路大寨路两侧按照不同功能分割成六个地块,每个地块都有不同的主题和功能,既尊重村民当前的生活习惯,又引导大家建立新的沟通方式,新的生活秩序。”
在董娟的带领下,记者徜徉在休闲街区,被眼前一处处精致的小景观深深吸引。自由曲线的花池结合墙面上自由生长的山峰,上下空间和谐又统一。立面局部区域点缀着一丛丛茂密的竹子,营造出乡村与自然结合的景象。
“在规划建设中,咱们村民也一点没闲着。”许卫东说:“村两委动员全体村民共同参与到美丽乡村人居环境提升改造进程中,大家一起提建议,凑想法,村民们对村道和房前屋后也进行了统一的提升改造。村民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主体,达到共建共享的目的。”
“我的村庄我做主”重塑美丽家园
“磨盘、碾子都是已经被村民废弃多年的,这个磨盘是我们从村南头‘捡’回来的,这个磨盘是从村北头的路边拉回来的。”许卫东说:“你看,这里砌花墙的黑瓦、这个小景中窗扇,都是利用村民废弃的建筑垃圾做成的。”
“当村民发现过去的废旧品稍作改动便可以成为改造环境的‘艺术品’,有了‘我的村庄我做主’的内生动力,他们的参与度更高,改造也变得更加容易。”董娟说,以往,这些废旧物件堆在村头,影响村容村貌。在设计师和村民的巧思下,变废为宝,成了景观里不可或缺的元素,同时传递了村子的人文历史。
在全体村民的积极参与下,短短三个月,两庵村完成街道道沿铺设4500米,刷新墙体4000平方米,改造绿篱2000平方米,栽植乔木花卉万余株。
环境变美易,保持要跟上,为做好垃圾处理,两庵村向各户发放村规民约,制定垃圾处理程序,对生活垃圾进行集中收集,由专人固定时间进行垃圾转运。
同时,完善了村级保洁员制度,强化责任考核和群众监督,通过长效机制建立街区、庭院美化提升专人承包、专业设计、家庭实施、村庄评价制度。并建立了路、灯、林、花、篱、画等维护养护制度,对街道、庭院美化予以褒奖。
人居环境改造不仅为村民们带来了崭新的生活、崭新的希望,也走出了一条鄠邑区美丽乡村建设的新路径。
鄠邑区农业农村局党委副书记李备战告诉记者:“下一步,我们还将鼓足干劲,对标三年行动计划任务,尽快补齐短板,坚决打赢乡村振兴第一场硬仗,建设美丽宜居新鄠邑。”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刘嘉)西安公安鄠邑分局交警大队今年以来创新思维,科学规划,依托甘亭街办洪洞庵村公园,倾力打造鄠邑区首个集知识性...
户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户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