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鄠邑分局涝店派出所 坚守“疫”线的三代“大黄牛”
■记者樊华通讯员章振
生活中,我们用“老黄牛”形容工作勤勤恳恳的人。而在西安市公安局鄠邑分局涝店派出所,有不同年龄层在自己的岗位上忘我工作的民警,因为有的尚年轻,有的不服老,所以,我们不称他们为老黄牛,而是“大黄牛”,正是这些“精兵强将”在最近的疫情防控工作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年轻”的老郑
老郑名叫郑烨,53岁,已不算年轻了。
涝店派出所辖区有两个镇,32个行政村。老郑是甘河镇的包片民警,已经在辖区耕耘了15个年头了。
疫情防控期间,除了核查走访之外,老郑还操心着村民们的家长里短。大年初一晚上,老郑接到了一起因离婚引起的纠纷。他赶到村民家中,靠多年积累的经验,三言两语就把矛盾解决了。
2月中旬,围棋寨村一村民大棚里的青菜熟了,因为疫情的缘故没法出售。老郑得知之后,找到了这名村民,帮他售出了400多斤的蔬菜。村民很感激,要送一些菜给他,却被他婉拒了。事实上,售出的蔬菜都是老郑自己掏的腰包,然后送给需要的人和单位。
“您看着也就是40出头啊,哪像50多岁的人?”
“我心态好啊!”老郑乐呵地说。
正聊着,老郑的电话响了,是妻子打来的:“你操心忌口,按时打针……”原来,老郑身患糖尿病已经20年了,每天都要打胰岛素。
“把群众的事儿当成自己的,尽心尽力地办好,这就足够了。”挂了电话,老郑突然来了这么一句总结。不过,他说得有道理。
爱“抠”的老黄
43岁的老黄其实还不老,他是涝店派出所副所长黄超。
说他“抠”,是因为对工作抠得很细。在疫情防控工作中,所里的每一项数据核查完成后,他都要重新再捋一遍,再审核一次,确保不出问题。
涝店镇和甘河镇是鄠邑区劳务输出大户,春节前夕返乡的外出务工人员很多,核查任务和防控工作非常重。为了把工作做细做好,老黄和每一名村干部都建立了直接联系。2月初,甘河镇一名村民出现了发热症状。老黄得知之后,迅速通报相关部门,牵头组建了防控工作专班,及时进行处置。
生活中,老黄对自己很“抠”,患有高血压,却不愿意“花时间”去医院做检查,忙了就顾不上按时吃药……同时,他对家人也“抠”。老黄的女儿今年高三,儿子不到三岁,他把这一大一小托付给身体本来就不好的妻子。总是说没事的时候,休息的时候再回来陪他们,但是他总是“没时间”休息。有一天晚上儿子发烧,他嘱托妻子给儿子吃退烧药后,又一头扎进工作中……
“你有怕过啥没?”
“怕呀,怕媳妇嘟囔。”
老黄不老,但只有面对工作,他愿意拿出自己所有的精力。
“麻溜”的小武
刑侦民警武松涛,今年34岁,在所里有11年了。
小武是一位电脑高手。疫情防控期间,所里核查工作量非常大。每次接到核查任务,他总会第一个站出来,对所有数据进行梳理、整理。一通鼠标和键盘“合奏”之后,他很快将梳理后的任务重新分发,给派出所其他民警减轻了不少的压力。
核查工作不但重复,而且非常枯燥,偶尔也有拒不配合的情况。2月初,他在核查一条信息时遇到了一名外地打工返乡人员,在进一步询问信息过程中就碰了“钉子”。对此,小武凭借这些年跟老同志学来的本事,通过长达半个多小时耐心细致讲解和法律法规宣讲,最终说服了该名外地返乡人员,完成了信息登记工作。
“大家都说你不善言谈,那个时候你咋这么能说呢?”当记者问他时,小武把眼睛笑眯成一条缝说,“这不工作嘛,讲法律讲道理,当了11年的基层民警,这些功力总是有的。”
50出头、40出头、30出头,他们之间相差近10岁,这就是三代公安民警的缩影。虽然没有惊心动魄的大案要案,没有惊天动地的丰功伟绩,但正是因为有他们坚守在疫情防控一线,如黄牛一般默默奉献,才让群众打心底里感到了安全、踏实与温暖。
新闻推荐
一手抓防疫 一手抓生产 市农业农村局:确保不误农时 完成全年农业生产任务
本报讯(记者闫珅)立春已过,西安市春季农业生产工作即将全面展开。为全力打好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坚持一手抓防疫...
户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户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