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旬老人登山失联多日 200余人大规模搜救

三秦都市报 2019-06-14 03:25 大字

搜救仍在继续6天前,62岁的西安男子贺某,参加单位组织的游玩活动,与同伴一起进入太平峪西寺沟游玩,在攀爬野山时迷路被困。先后200余人参与搜救,在历经6天144小时搜救后,筋疲力尽的救援队员,踏遍西寺沟仍未找到被困者。贺某的儿子现场落泪,希望大家“救救父亲”。

六旬老人失联

贺某失联前,最后发出的信号,成了大家找到他的唯一希望。

“我迷路了,周围都是山,没有路。”根据这条线索,一场由公安、救援队、当地向导等多方联动的搜救行动,迅速展开。当救援人员赶到现场时,已是6月7日傍晚,从组织救援到深入西寺沟,能见度在不断缩小,救援人员全副武装,戴着头灯,拿着救援设备等向西寺沟挺进。

搜救第一夜,公安鄠邑分局民警及雷霆救援队、当地向导等50余人次,先后组成6个梯队上山搜救。“搜救过程中,无数次拨打贺某手机,可手机已经关机了。”雷霆救援队负责人范广胜说,晚上光线差,但贺某如果在高处,就能观察到他们的位置,所以救援工作一夜未停。

遗憾的是,经过一夜搜救,并未找到贺某。6月8日,救援人员成立联合指挥部,分别从鄠邑、曙光、秦岭、先锋、阳光、三秦、雷霆、中安8支民间救援队调集200余人,向太平峪西寺沟集结,展开救援工作。

途中又遇被困者搜救节奏被调整

从贺某的进山时间,到他与队友最后通话结束,以及老人的年龄、体能等情况,指挥部分析,老人应该没走太远。可是,就在救援工作紧张进行时,太平森林派出所又接到“博士王某遇野熊攻击,受伤跌落山崖失联”的消息,联合指挥部立即对救援方案进行调整,将所有的救援人员兵分两路,同步实施救援。

在经过36个小时的不间断搜救后,西工大博士生王某于6月10日早上被搜救人员找到。当天16时许,王某被顺利营救下山并送往医院救治,可贺某却依旧杳无音信。当天,参与救援的多支救援队,其实并未下山,仍在太平峪西寺沟地形复杂、山路崎岖、荆棘丛生的河滩乱石中,寻找贺某的下落。

在经过72小时高强度搜寻无果后,搜救队员的体能已经到达极限。然而直到6月10日,地毯式搜救仍未间断。贺某的儿子,也在焦急地等待消息。

救援人员与时间“赛跑”

生命安全高于一切。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救援人员不放过任何一座山体、一条河道、一处山沟,尽全力搜寻失联老人。雷霆救援队负责人范广胜告诉记者,早找到一天或者一个小时,失联者就能尽早脱离危险。

为尽快找到失联老人,指挥部找来遥感卫星影像图及林区防火图,对当地的地形地貌和危险区域逐一比对,并征询当地村民意见,将搜寻范围进行辐射式网格分割分析研判。6月10日22时,稍作休整的救援队员与当地村民,分成4个搜寻梯队,携带器材,再次按照搜救方案向原始森林挺进。

救援队员依靠熟练的专业技术,顾不上山高林密、饥寒交迫,攀峭壁、进密林、踏河沟,脸上、手上被树枝与杂草划出一道道口子,火辣辣地钻心疼,仍没有发现失联老人的任何踪影。6月11日,救援人员、当地向导一起认真分析地形图,结合目前的搜救区域进行比对分析、推理研判,进一步细化救援方案。连日来的高负荷搜救,让救援人员体能都达到了极限。

西寺沟周边几乎被翻遍

大家判断,失联者贺某的身体和心理承受力,也已达到极限,大家一定要再接再厉,进一步加大搜救力度。随后,救援人员携带手电筒、对讲机、地形图、攀登绳等装备,又前往地形复杂的牛槽子和桦林湾进行搜救。

据搜救人员介绍,西寺沟到牛槽子和桦林湾约40公里,道路裸石遍布崎岖不平,越野车通行此地单趟需要近3个小时。这里地势险要,人迹罕至,道路两边植被良好,是探险者和欣赏太平景区制高点彩虹瀑布的最佳点位与“捷径”。

途中,搜救人员手脚并用,冒着危险艰难向前攀越“爬行”。在距桦林湾3公里时,突降阵雨,加之天黑路滑,灌木丛生,勘察组成员体力透支较大,但没有一人掉队。经过近两个小时的林间穿行,来不及休整,救援人员便立即前往驻守此地的护林员住处了解情况,仔细对周围环境、山脉走向及道路岔口进行搜寻,并现场对搜救方案进行调整细化。

截至昨晚记者发稿时,200余人的搜救队伍,仍在紧张有序地搜寻失联老人。

文/图本报记者葛兰

老人登山失联两天两夜未找到

后续

新闻推荐

诗画诗乐诗舞交相辉映

继本月初,2019长相思·在西安“唐诗之城”系列活动在西安广电大剧院启幕后,5月29日,“唐诗之城”系列活动首场分会场活动在...

户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户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