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那个“不修边幅”的“布鞋先生”! 追记两寺渡学校老校长冯强文

咸阳日报 2019-04-10 08:48 大字

张明霞

冯强文,众人眼里“不修边幅”的“布鞋先生”,终身与书相依相伴,以“无我”装点形魄,用笔尖精耕人生,谱写出脱俗超尘的生命之光:

他,坚守信仰,35年,书写“入党申请”117次,终生践行着“为民”服务的宗旨。

他,集半生之蓄,投入10万多元,开办“万卷书屋”,拓展一方民阅读天地,荣获首届中华“伯鸿书香人物提名奖”。

他,苦其心志,倾尽财力,出版两部16集“史卷”,为后世留下丰富的历史文化鸿篇。

他,淡泊名利,笑对生死,未为儿女留半贯,赢得盛誉满天下。

一介“耕夫”教育情深

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冯强文降生于周先祖的发祥地——咸阳市渭水北岸的秦都区两寺渡东村。这块皇天厚土,为周裔冯门注入了鲜活的文脉。

在初中的校园里,冯强文立言,通览经典,年读百本。随后的岁月,他与书相生相伴,相影相随,不分科目,不论门类,群书尽览,博学广记。

1953年,走出户县师范校门,他便奔赴千里之外的榆林绥德吉镇执教。初上讲台,才华凸显,担任班主任,主教语文、数学,兼讲英语、音乐、美术、体育,哪里缺人哪里上。不到两年,被推上教导主任、校长之位。在那个热血沸腾的岁月,他把自己的一腔赤诚倾注于一份庄严的“入党志愿书”上:永远忠于中国共产党,永远忠实于党的教育事业,一辈子实实在在地为人民服务”。

1961年,咸阳办起一所保育学校,大范围选才任贤,冯强文作为首选,调入咸阳保育学校任教导主任、校长。一方热土暖一方人,正当保育学校的兴盛期,因故换牌,冯强文先后辗转于城内、农村三所学校任职。

1968年,随着形势的发展,他回到本村两寺渡学校,担起故土教育的重担。他建校园,办农场,开校办工厂,让学生在社会实践和生产实践中,认识社会,提高本领。但是,他的“入党”愿望,却因“成分”问题,又一次搁置。当他第80次写“申请”时,儿子冯六一劝父亲:你已经写了那么多,组织都没接纳,为啥还这么执着?你已经按照共产党员的标准做事了,也就是共产党员了。冯强文反过来引导儿子:人,一定要有信仰,这个信仰就是带领人民走向共同幸福的中国共产党。这个信仰永远不能变,哪怕写一万次,我也要坚持写下去。父亲的赤心忠胆感动了儿子,六一说:爸,你是我的第一任老师,也是我终生的老师。随后,儿子也向党组织送上“入党申请书”。

信仰的力量是无穷的,几十年间,冯强文就像一颗螺丝钉,尽职尽责,无怨无悔,哪里需要哪里去,哪里有难哪里上。他的德行、业绩得到社会的认可,“冯校长”的名字传扬教育界。八十年代中,区教育局召开经验交流会,大会整点开始,局长却找不到主讲人冯强文,便急匆匆走到大门口问门卫:冯校长来了么?门卫回应:没看见冯校长。局长着急了:一向遵规守时的冯校长在哪里?他走出大门,看见冯强文光着脚丫,盘坐在一双布鞋上。局长批评门卫:你怎么把冯校长挡在门外?门卫尴尬的脸庞流露出自责:我以为他是个农民,所以就没有让他进来!冯强文不以为然,满脸堆笑:我本来就是农民的儿子。

不图名望,不图外表,扎扎实实“为民”服务,这是冯强文立人之本。他常言:老百姓心里有杆秤,民心须用“无我”换。他就像一个躬行的耕夫,不畏风霜雨雪,在教育园地跋涉着、攀登着。

1986年,故乡干部联合出动,面请冯强文回村,扭转两寺渡学校下滑趋势。他不负众望,送上辞呈,二返两寺渡学校。

面对冬不挡寒,秋不遮风,夏不隔雨的破校寒窗,望着学生、村民们一双双期盼的眼神,冯强文再次迎难而上。他与村干部共同谋划两寺渡学校的未来,决定筹迁校址,重建新园。

迁旧建新,谈何容易?首先,新校选址遇到大碍,牵扯多方利益,大小矛盾突发。冯强文奔东颠西,走村串户,说服东家、权衡西家,村民们望着他不辞劳苦,反复奔波的身影,感慨道:有老校长担当建校,我们就放心。涉及到动用地亩、宅舍、路道的村民们纷纷表态:为了后代子孙,咱们还有什么不能割舍,还有啥可计较的。

建校总需资金上百万,成为最大的难关。除去屈指可数的拆迁旧校物料,资金缺口甚大。冯强文带头捐资2000元,这个数字,对当年月薪52元的冯校长来说,无疑是一笔“巨款”。在他的感召下,村民你100,他200,聚资10万元,几家企业也运来水泥、送来钢材。

捐款捐物,还远远满足不了资金缺口,冯强文带着学校总务,拜上求下,足迹遍及机关、厂矿。为了缩减费用,村干部和学校商量,决定启用学过绘图,并有建筑特长的冯六一担当设计、规划、建设。此事提出,六一心有顾虑:父亲是校长,儿子参与建校施工,难免引起猜疑。村干部拍板:设计、技术、施工由冯六一担纲,每月工资90元。冯强文叮咛儿子:村里信任你,你可要对得起民心。这是为民办善事,办益事,别图名,别图钱,做到问心无愧。新校建起,还拖欠六一本人千元工资。在父亲的耳濡目染下,他未与追究,权当作为建校捐资。

历经三年的艰辛,两寺渡新校的基本设施、教学设备、校容学风,焕然一新。冯强文连年荣获“优秀教师、先进工作者”称号,各种奖章、奖杯数不胜数。

1989年10月19日,冯强文实现了他35年、第117次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宏愿。12月20日,在鲜红的党旗下,他举行了庄严的宣誓。一年后,“冯校长”的职位前又增加了“党支部书记”头衔。

在这漫长的历程中,冯强文用衷心赤胆,垦拓出一路生命的亮光。当谈到多年执掌校园感受时,他平生谦逊的面容释放出几分自豪;我任职的学校,先后出了4个省级先进,有教师,辅导员,还有工会主席。

万卷书屋丰泽民心

为寻求两寺渡校园走出困境,冯强文在抓校园设施建设、提高教学质量,理顺千头万绪中,令他寒心的是:全校14个班,400多名学生,18个教师,只订了一份省报、一份市报。

他说,一个学校不能没有图书室,书是孩子受用一生的精神食粮、文化营养、知识宝库、无声教师。于是,他别出心裁,决定开办“万卷书屋”。“万卷”,明喻“破万卷”。他要让学子们在书屋里淘金,在书屋里开拓视野,在书屋里净化灵魂。

冯强文一生爱书、读书、藏书、购书。几十年养成习惯,看过的报刊,尚有价值,一本不落收存。找来的书籍,自己先品读,让“死书”变“活书”。年轻时,凭着一双布鞋、一辆自行车,时常穿梭在文化宫、图书馆、书店和各个文化场所。过时的报纸、废弃的旧书,他一一过目鉴赏,有教益的,全部装包。几十年的收存积累,成了他开办书屋的原始资本。1987年春节,他放弃与亲朋欢度团聚之机,把学校一座五十平方米的旧教室,改装为“万卷书屋”,没有书架,他自己动手做,2000多册书刊堂而皇之入住,著名书法家钟明善为其题写牌名。

书屋的灯光,吸引着学子的眼球,辉映着人们的心灵。孙子有言:我是爷爷的学生,爷爷是我的榜样,他用自己的实践育化着我,他干的是造福后人的事。

为了增大书屋存量,更新书籍,让孩子们接受新知识,一生没有穿过皮鞋、没有戴过手表的冯强文,每月却要从52元微薄工薪中挤出10多元,购置20——30多本书。他赴延安,走郑州,下武汉,上成都,奔天水,每到一地,第一站就是进书店购书。1993年,冯强文作为有突出贡献人才,有幸参加乡政府组织的北京旅游,他利用同行者上长城、览胜观景之际,随机四处打听哪里有书店,哪里有图书馆,当别人提着大包小袋的名货、特产满载而归时,他竟然背着一大包80斤重的书籍,因为负货超重,出站时遭遇补票的尴尬。靠着这种精神,书屋存量逐渐增至20000册。1989年,随着新校的建成,书屋成了名副其实的图书馆,适合少儿、中学生、成人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读者,日流量达到200余本。

几十年来,书屋一直免费借阅,从校内开放到校外,从全村开放到社会。冯强文既是筹办者,又担纲主持人。每日开放两次,上午8点至9点,为老师阅读借书,下午1点至2点是学生借阅,定期准点,雷打不动。为了鼓励学生多读书,凡借阅超过15本的,还给赠送一本新书。

“万卷书屋”投入10万多元,耗尽冯强文半生积蓄;存放、借阅,登记、修整等,这类细心、繁琐的工作,他却在这里整整坚守了27个春秋。他撒布的书香种子,四处发芽、生根、开花,结果。

万卷书屋的兴盛,调动了学子、村民藏书、阅读的情趣,两寺渡成了闻名四方的“书香村”。全村400多户,400多名大学生,家家都有小书屋,10多户藏书达到满柜,阅读蔚然成风,形成时代新潮。

2014年,由中华书局、桐乡市人民政府发起,《光明日报》、中国阅读学研究会共同举办的首届“伯鸿书香奖”,83岁的冯强文,以最大年龄、最基层的阅读推广者、最“贫穷”的农村阅读推广工作、西北唯一的“四个”特点,赢得“伯鸿书香人物提名奖”。以书激起千重浪,冯强文的事迹见诸《光明日报》《解放日报》《经济日报》《工人日报》、新浪网、西部网等国内各大媒体,中华书局专程来咸,为他拍摄了专题片,冯强文的名声远扬中华大地、海内域外。手持奖杯,他淡定坦言:我和其他获奖者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我愿做一个文化耕夫,在有生之年,继续做好阅读推广,把“万卷书屋”作为农村全阅的试验田,把文化种子撒播到家乡的每个角落。

“双八”史卷承先荫福

1993年,冯强文退休了。苦耕40春秋,功成名就,本该颐养天年。然而,他却选择了新的征程:创办幼儿园,担当村里义务送递员、文化宣传员、文艺组织员。常年坚持办黑板报、出专栏,组织文艺演出,宣传文明,弘扬正气,先后获得区级以上各类奖项12次。

甘做“文化耕夫”的冯强文,走过花甲接近暮年,又向着研探民间文化进军。咸阳,华夏首个帝都,11个王朝的京畿;两寺渡,周先祖的发祥地,兵家柳营,曾经演绎过几千年绚丽多彩的历史活剧。被视为周裔之后的冯族血脉,冯强文怀有强烈的探寻欲,更增加了寻古咏今的使命感。他挺着瘦矮的干躯,涉渭水,奔莽原,登高冢,翻沟壑,探寻历史文化踪迹,参加历史文化研讨,先后为市、区政协提供文史资料30万字,为渭河沿岸的开发建设,提出多条有益可行的意见和建议。今天的两寺渡公园、文王遇贤亭,都留下他奔波、呼吁、献策的印痕。

历经20多年的跋涉、探研,8000多个白昼的伏案疾书,8部《爱我咸阳诗咏》、12集《两寺渡村史》涌出笔端。“史卷”内容丰富,图文并茂,涉及周秦汉唐,尽数秦皇汉武,展古扬今,引人入胜。8部《诗咏》自费出版,掏空腰包。《村史》付印,每集印费上万元,他向村里贷款,约定一年还清。当他第四次还贷款时,儿子冯六一已用征地款为老父亲还了贷,8集《两寺渡村史》亦公开面世,为子孙后代留下承先荫福之鸿篇。

“双八”史卷,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冯强文患上严重的高血压、便秘、心脏病等多种疾症,先后几次住院。病榻上,他依然思考着历史文化探寻的事,为不能参加探寻活动而着急,为未出版的4集《村史》而思忖。大夫安慰他:进了医院,你的任务就是养病,配合治疗。冯强文却回应大夫:你是党员,我也是党员,治病救人是你的职责,你可以把我作为特别病例,大胆解剖,为医学研究提供科学依据。在场医生为这个老党员乐观豁达的献身精神肃然起敬。冯强文也当面交代儿子:如果我死在医院,你不要告诉任何人,把我背到渭河滩,我是喝着渭河水长大的,就让我随着渭水漂流而去……。如果我死在家里,不要设灵堂,不要惊动相亲,把骨灰装在咱家的那个瓷罐子,撒到咸阳湖的绿洲草丛里,我要看小草的复生复干,复枯丰茂……

他似乎已经预感到了什么,出院不久,他相约各党派、各界别的文朋挚友谈书论文。席间,他笑语惊人:我快要死了,谁给我写悼词?我有一个特别的要求,只能写瞎处,不能写好的……

病危的前一天,他把儿子叫到床前,流露着内心的愧疚:我这一生挣的工资,没有用到家里,给你们没买房、没买车,就是留下这些书……。六一打断父亲的后话,说道:爸,这些书,就是你留给我永远的财富,我不图你留下万贯,只求把你的德行和精神永远传承下去。

2019年2月28日,冯强文走了,走过他生命旅程的第88个年轮。当那面鲜红的党旗覆盖在他身上时,秦地肃穆,渭水悲流。一位老者失声痛哭:冯校长,你是为书累死的呀!顷刻间,从四面八方蜂拥而至的人流,布满一街两行的花圈白帐,同泣共悲,呼唤一个优秀园丁的回归,呼唤一个贤达文人的复活

……

尾随在长龙般的告别行列,透过铺天盖地的白纸黑字,默读着一首首颂扬的诗篇,琢磨着一条条哀悼的挽联,我顿感,那个凝固的生命仿佛复活,他仍然迈着急匆匆的脚步,向着书海深处畅游,朝着文化高峰登攀! (E)②

新闻推荐

鄠邑警方放生百余只野生保护鸟类

记者赵生杰文/图随着鸟笼被民警打开,一只只久困樊笼的鸟儿们自由地飞向了天空和枝头。这是前不久公安鄠邑分局民警在违法...

户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户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