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陕西妇女手中的绝活◎崔彦

宝鸡日报 2018-01-09 17:09 大字

人们常说陕西有两大瑰宝,一是地下文物,一是地上民间艺术。陕西地下文物历史悠久,多半是帝王将相留下的珍品;与地下文物相比,陕西民间艺术不但具有历史积淀和祖先们的智慧,而且饱含活力,在一代代的传承下,技艺不断提高,日臻炉火纯青。陕西妇女手中的绝活细致入微、精巧绝伦!一团面,一把梳子,在陕西妇女手中能变成五彩斑斓的面花艺术;一张纸,一把剪刀,在陕西妇女手中能变成包罗万象的大千世界;一支笔,一块调色板,在陕西妇女手中能描绘出“陕西八大怪”的图景和春播秋收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

面花

面花既是可口的传统面食品,又是精美的民间艺术展览品,它还寄托着人们祈福迎祥、恭贺新禧的夙愿。面花俗称花馍、花馒头,属面塑艺术,呈现于岁时节日和风俗礼仪、人事交往中。和窗花一样,它出自勤劳聪慧的陕西妇女手中。一团面,一把梳子,一根针,几种颜料,在心灵手巧的农妇手中几分钟就变成了活灵活现的“花鸟鱼虫”和“飞禽走兽”。经过30分钟左右的笼蒸出锅,龙凤呈祥、老虎磨牙等栩栩如生、多姿多彩的面花形象就浓缩在一盘子馍上。陕西面花色彩以红、绿、黄、蓝几种亮色为主,艳丽而耀眼。用于祭祀祖先等重大场合摆放的面花呈立体状,高达几米,重约百斤,像一座小塔矗立在人们面前,十分壮观。十里乡俗九不同,陕西地区面花盛行,各有特色。其中,合阳县面花精细入微,色彩鲜艳协调,象征意义极强,不但造型美观,而且民俗内涵丰富。因此,合阳县面花久负盛名,被列为“秦艺六绝”之一。

剪纸

剪纸也是年节期间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剪纸同样根基深厚,流传广泛,艺

术形式多姿多彩。史载剪纸在北朝

时就已经出现了,隋唐以后日趋繁荣,宋代开始普及,明清时达到高峰期。陕西年节期间门窗、墙壁、灯彩上都能看到寓意吉祥的“喜鹊闹春”“五福临门”“鲤鱼跃龙门”以及人物、鸟兽、文字、花木、果菜、昆虫、山水等剪纸图案,通过谐音、象征、寓意等手法表达人们纳吉祝福、欢度佳节的心愿。尤其是陕北窑洞窗户大,因此贴的窗花也多。剪纸作品种类多样,有贴在窗子上的窗花,贴在顶棚上的团花、角花,贴在墙上的墙花,贴在灯笼上的灯笼花,婚嫁时用的礼花、喜花,丧葬时用的供花、献花等。一把剪刀,一张纸,陕西妇女看见啥就剪啥,想到什么就剪什么,剪什么像什么。剪纸也能剪出“状元”来,剪纸也能剪到国际上。上世纪 80年代,安塞县的李秀芳就被巴黎国际博览会邀请去进行剪纸表演;旬邑县“剪花娘子”库淑兰,作品奇特瑰丽,是中国首位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称号的艺人,其作品被法国、美国、德国等国和东南亚等地区收藏。

农民画

农民画起源于年画,起初是迎新纳吉的吉祥物之一。新中国成立以来,年画的内容不断扩展,在过去传统画的基础上推陈出新,成为赞颂古今圣贤、英雄和描绘幸福生活天地的农民画,大体以喜庆和热爱劳动为主题。陕西是民间艺术荟萃的地方,农民画有着较多的产地,流行也十分广泛,凤翔木版年画、户县农民画、安塞农民画、宜君年画、汉中年画,在中国年画历史上和中国美术史上都是久负盛名的,具有很高的收藏、展览和审美价值。

陕西的农民画大都出自心灵手巧的农家妇女手中,色泽虽然艳丽,但毫无俗气之嫌,看起来热烈浓重、喜庆吉祥。在绘画艺术技巧上融入剪纸、刺绣、壁画的艺术特色,并不断地提高、创新、升华、成熟。户县农民画已经逐步走出户县,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先后应邀到英、法、美、德、日、意、瑞等国家展览。户县农民画绘画表现手法浪漫、夸张,这里也成为全国影响力最大的农民画乡之一。户县农民画的创始人之一、著名画家李凤兰所作的《喜开镰》《喜摘新棉》《春锄》等农民画获全国创作奖,曾代表政府出访越南、日本,并举办个人画展。

这些陕西妇女手中日常的手工活,它们不但寓意美好,而且是诸多母亲代代传承下来的珍贵文化遗产,因此它们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之中。

新闻推荐

西安3年后将有第二条绕城高速全长270公里

本报讯(记者吴铭)12月27日上午,西安外环高速公路南段等5条高速公路集中开工动员会在西安市长安区举行。这其中,外环高速公路南段的开工建设,意味着西安第二条绕城高速——西安外环高速公路建设进入最...

户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户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