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支部举旗帜 党员尽责任 鄠邑区抓“美丽党建”促脱贫攻坚

西安日报 2017-09-05 05:00 大字

“以前种庄稼,一亩地才挣1千多元,现在村党支部书记李富权帮我种苗木,一亩能挣7千多元,年底就能骑上电动车了。”在鄠邑区祖庵镇石佛寺村,村党支部书记李富权落实党员认领脱贫攻坚“责任田”,和贫困户李彦民结成“一对”,采取“党员致富能手+贫困户”的形式,促进有劳动能力贫困户早日脱贫。

鄠邑区脱贫攻坚誓师大会以来,坚持以“五个美丽”统领,围绕“12345”目标,按照“支部举旗帜,党员尽责任”的思路,精准发力,把农村班子坚强、队伍过硬、培优争先、场所规范、管理民主、发展给力作为“美丽党建”的工作标准,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作用,不断提升脱贫攻坚工作的满意度。

农村党员种起了脱贫攻坚“责任田”

“帮困容易扶志难”,这是帮扶干部张万里发出的感慨。家住鄠邑区涝店镇平东村的方某某家贫身懒还好赌,女儿看不起,几年都不叫爸。帮扶干部牛东卫生院院长张万里第一天为他送去米面油灶具等,前脚刚走,后脚他就卖了打麻将。按照村党支部党员与贫困户“结对子”“领责任”的要求,解决他思想问题的责任落在支部书记王学文和两名支委肩上。支部书记和党员干部经常去他家做思想工作,村“两委”班子7个人从周一到周日,每天值班的第一件事就是去他家打扫卫生,还把他叫到村办公室一起值班,谈心交心。知道他家后院堆满杂物,党支部一号召,村里10多名党员主动去他家清理杂物,整修前后院落。在大家的鼓励和关心下,他逐步改变懒散的习惯,对生活有信心了,性格也开朗了,开始下地干活,支部书记王学文还帮他在村上的东平农业有限公司安排一份临时工作,他把自家三亩地以入股方式流转出去,当起了小“股东”,女儿对他的态度也转变了。

为夯实党员责任,区委专门下发《关于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发挥村级党组织和党员作用的通知》,从严执行《村干部补贴与脱贫攻坚成效挂钩考核办法》和《鄠邑区脱贫攻坚工作问责暂行办法》,对工作不力的,视情节轻重给予组织处理。目前,全区6284名农村党员与贫困户和边缘户结成帮扶对子,履行扶贫帮困责任,解决了许多帮扶干部难以解决的问题。

支部扛起了“三变”改革大旗

盛夏时节,鄠邑区玉蝉镇胡家庄村千亩葡萄园迎来成熟季,村民们脸上写满了丰收的喜悦。这是村党支部引领“三变”改革的有力佐证。近年来,胡家庄村党支部积极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鼓励村民响应土地流转政策,以“土地入股、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模式与荣华集团对接联姻,实现一分地变成三分利,走出了一条企业增效、农民增收、集体经济壮大的现代农业发展好路子。在产业发展中,西安荣华集团前后投资6500多万元,成立户县雪葡种植专业合作社,并将“支部”建在田间地头,促进合作社发展壮大。农户以3年的土地流转金作为入股的股本金。每亩每年折价1250元。专业合作社作为农民股权代理人,将93户农户300多亩土地以3年土地流转金折价入股,参股到企业。现在葡萄种植面积由最初的300余亩发展到1100亩。胡家庄村已从几年前当地人口中“脏乱差、没产业”的典型贫困村,变成了现在大家争相学习的“示范村”。

目前,全区确定了“三变”改革试点村,由村支部牵头,以“美丽党建”为保障,全力推进农村“三变”改革。

通讯员仝伟王正强

新闻推荐

鄠邑区签订医疗废弃物回收集中处置协议 解决全区医废处置“老大难”问题

阳光讯(记者赵生杰)根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陕西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等法律法规及环保部门相关要求,以及《户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关于扎实做好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工作的通知》精神,2017年8...

户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户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