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天气 警惕水患 一行4人渭河游玩 3人不幸溺亡

华商报 2019-07-28 02:37 大字

昨日上午,渭河堤岸上,人们在焦急地等待搜救消息华商报记者 赵彬 摄

扫描二维码看相关视频

今年7月,华商报已多次报道河道游泳溺亡事件,可仍有人不顾危险下河戏水。7月26日晚,在西安北辰大道北延伸段渭河大桥处,一行4人在渭河河滩戏水,其中3人不幸溺亡。

目击者:1人遇险 2人去救

7月26日晚9时许,西安北辰大道北延伸段渭河大桥附近,一家门窗厂的4名员工,在此处纳凉戏水时发生不幸,其中3人溺水身亡。

“我们都是河北老乡,在西安打工,他们4个是今年才来。都给他们说了晚上别到渭河这边,可谁想还是发生了意外。”昨日上午,数位在现场帮忙的工友说。记者注意到,最小的溺水者16岁,其他两名男子分别是40岁和25岁。

“小孩在家不上学了,就出来打工,厂子里都是一个县的老乡,相互照应着。可现在出了意外,我们也不知道咋给他的父母交代。”工友说。

昨日,等待搜救过程中,那名幸存下来的工友蹲坐在堤岸上,一言不发、目光呆滞地望着河面,多名老乡不断安抚着他。“事发时,我也在附近纳凉,这个幸存下来的小伙子不会水,就在河边的沙地里坐着。最初是年纪最小的那个,跑到桥墩附近水比较深的位置,可能是突然遇到急流,或是踩到砂坑,听到他喊救命。”一位目击者称,“他同行的两个年长一些,当时也在水里,就赶紧过去营救,结果一下子3个人都不见了。”

打捞现场:河水急促且暗流涌动

昨日上午11时许,在距离桥墩下游10米处,打捞人员先发现了其中溺亡的一名男子尸体。记者注意到,该男子下身穿到膝盖位置的牛仔裤,和通常在自然水域游泳会脱去外裤有些不同。而看似平静的河面,在桥墩下游附近,可以清晰地看到河水急促,暗流涌动,甚至形成数个旋涡。

“西安的几条河,最害怕的是河床被挖沙破坏,下面全是砂坑,一脚深,一脚浅。”一名打捞人员说,“最害怕的是在河边浅处玩,一脚没踩稳,滑下去陷进沙坑里,要是再深一点,你就是水性再好可能都救不了自己,甚至可能把营救你的人也给搭进去。”

截至昨晚,另外两男子的遗体也被打捞上来。

巡查员:叫他们上岸,他们不上来

在事发地渭河两岸,随处可见醒目的“禁止下河戏水,禁止河边钓鱼”等警示标语。据介绍,每日特别是傍晚、夜间都会有巡查人员在河道沿岸劝说下河戏水游玩的人上岸。

“26日晚9时左右,我们见到这几个人在渭河里玩水,叫他们上岸,他们不上来,最后我们也没办法了。”有巡查人员说。

数位河道巡查人员告诉记者,有些人不听,甚至还和他们吵架。“今天早上就是,有几个人在河边钓鱼,我喊他们上来,可对方不上来。还说凭什么管他们,让我拿红头文件给他们看。”一名巡查人员说。

华商报记者注意到,这些河道巡查人员大多是中老年人。

怪现象:河道成了“网红沙滩”

最让华商报记者费解的是,在网络上有数个短视频甚至把渭河河滩形容成“网红沙滩”,众多小视频中,大量的人群傍晚在渭河河滩上挖沙戏水。

“河道的作用是行洪,不是景点,夏季本身就是汛期,夜晚上游突然涨水,下游的人很难发现。”居住在附近的数位村民担忧,“一旦出事,后果不敢想象。”

“希望大家引以为戒,不要把安全不当回事,毕竟一出事就可能是家破人亡,更希望有关部门重视起来,加强河道的管理,能够彻底净化河道的安全隐患。”许多人议论。

当地政府:全长4.5公里

同一时间段一百多个巡查员

昨日,华商报记者致电西安市高陵区泾渭街道办,值班人员说,辖区渭河沿岸共6个行政村,约4.5公里长。“每个村子都有安全巡查员,劝阻市民下河戏水。可没有执法权,有些人不听,有时还会发生冲突。”工作人员说。

据介绍,6个行政村确保同一时间段有一百余名巡查员在渭河沿岸劝阻人们下河戏水,但效果不大。

“最让人头疼的是,有一处河滩甚至被炒作成网红景点,每天在那戏水玩沙的人都是一群一群的,街办在那放置了很多警示标语,可是都被无视了。”工作人员说。华商报记者 谢涛 摄影 赵彬

新闻推荐

高陵区有序推进生态保护工作开展

阳光讯(记者孙建利)近日,高陵区印发制订了《西安市高陵区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同重点企业签订了目标责任书,配合省评估...

高陵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高陵区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