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在这个村 已经变成一件“家常事儿”

西安晚报 2018-11-16 04:54 大字

高陵区何村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点 (资料图片)记者 翟小雪摄

村民家门口放置着分类标识垃圾桶,垃圾分类的积分还能兑换日用品……在西安市高陵区何村,垃圾分类就是一件“家常事儿”,生活垃圾经过处理成了“宝”,整个村子干净又美丽。

据了解,何村运用“互联网+垃圾分类”新理念,引入新的智慧垃圾分类系统,将智能垃圾袋发放机、智能垃圾分类箱、智能垃圾分类可回收箱等三大硬件设备和云服务平台、微信平台有机融合,科学有效地实现了垃圾分类投放、回收的信息化监管。

在分类环节,何村采用村民简单好记的“二级四分”法进行,即农户按“可烂”和“不可烂”对垃圾进行初次分类,分别投放至门前的分类桶内,由环卫工上门分类收集垃圾,“可烂”的运送至何村垃圾堆肥房,经生物发酵处理后,作为有机肥料资源化利用;“不可烂”垃圾按“能卖”和“不能卖”两类二次分类。“能卖”的垃圾由再生资源利用公司有偿回收,“不能卖”的垃圾按“户集、村收、街运、区处理”的模式,运至垃圾填埋场做无害化处理。

据统计,何村常住人口2000多人,每天产生生活垃圾约2000公斤。“智能垃圾处理站”的两台高科技机器,一台可以经过微生物机械高速发酵堆肥,让可腐烂垃圾“变废为宝”;另一台可以利用低温磁化技术,让不可腐烂的垃圾进行低温热处理,变为陶瓷灰,用于建材基材或植物生产的催化剂。垃圾实行分类后,预计可回收200公斤、堆肥1400公斤、填埋400公斤,可实现约80%的垃圾减量,村里实现了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目标。

眼下,何村正在把垃圾分类项目融入到大棚蔬菜产业中,将可回收垃圾变现处理,将可腐烂的垃圾就地转化为有机肥。这样下来,每天可处理630公斤的可腐烂垃圾,转化为150公斤左右的有机肥用于大棚蔬菜,实现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闭环运行”。

下一步,高陵区将在何村先行试点的基础上,按照“一年试点启动、两年全面铺开”的目标,全域推广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并逐步建立健全“源头分类、就地减量化处理、资源化循环利用”的治理模式,最终实现农村垃圾减量化、资源化,让老百姓更多地享受垃圾分类带来的实惠,让我们的天更蓝,水更绿,环境更优美,生活更美好。

新闻推荐

西安市召开第三次全国 国土调查动员部署会

本报讯(记者骆妍)为深入贯彻中省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电视电话会议和国土调查办公室主任会议精神,11月15日,西安市召开第三...

高陵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高陵区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