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乡村振兴的旋律在这里激荡 首届“大西安农民节”见闻

陕西日报 2018-03-22 07:51 大字

本报记者 赵岩

3月18日是农历二月二。虽然天气阴冷,但西安市高陵区通远街道办何村,人流如织。这里是首届“大西安农民节”的主场——它的主角是农民,它的旋律是乡村振兴。

一边是龙腾狮舞、社火展演;一边是鱼菜共生、无人机喷洒。当日,现场与农业、农村、农民和农耕文化有关的各式展示、展览,让前来参观的人们领略了一场传统和现代交相辉映的美妙画卷。

中华民族向来有“纪农协功”的传统礼俗,重视“三农”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早在4000多年前,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农官——后稷,就在西安周边武功、杨凌一带“教民稼穑,树艺五谷”。而以“传承农耕文化、发展现代农业,敬农爱农助农、推进乡村振兴”为主题的“大西安农民节”,就是集合全市农民的智慧和力量,在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大旗下,以全新的视野,站在全新的高度,建设新农业。

当天的开幕式上,一幅带有浓郁乡土风情的户县农民画《中国梦农民梦》,引起了人们的惊叹。这幅长达22米、绘有365个人物的巨幅农民画,以24个生动的农民生活场景,描绘了大西安农村、农民的生活变迁和幸福追求,是对本届农民节最好的献礼之一。

在现代农业展示区,一架长达3米、名叫“八爷”的无人机吸引了众人的目光。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这款来自富平的农用无人机共有5个喷头、8只螺旋桨,喷洒直径达6米多,作业10多分钟便可喷洒20亩地,非常适合北方地区的果树和高秆作物喷洒。

作为首届农民节参展组织单位之一,西安市质监局挑选了全市11个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的56个农产品参加展览。未央的芦荟、周至的黑猪、阎良的脆枣,都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西安市质监局负责人告诉记者:“我们要通过农民节这个平台,展示高品质的西安标准化农产品,提高它们的品牌知名度,让农民的钱袋子尽快鼓起来。”

位于高陵区最北端的何村,矗立着一幢幢白墙乌瓦的小洋楼。全村共有567户2100人。经过20多年的发展,全村实现了绿色蔬菜全覆盖,形成种菜、卖菜、装菜、建冷库、搞运输、跑销售完整的现代农业产业链。目前,全村共有大棚3180座,人均1.3座。何村被省农业厅认定为无公害蔬菜基地,也是西安市十大美丽乡村之一。

临潼区骊山街道办胡王村农民王勋昌,此次被评为西安市十佳杰出农民。他说:“这次获奖,是对我的肯定和鼓励,也让我感到肩上的责任更重了。我要带着乡党们一起干哩。”

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体,农村是乡村振兴的主战场。“大西安农民节”让乡村振兴的旋律在这里激荡!

新闻推荐

农民代表专家学者盛赞大西安农民节 希望这一节日能走向全国

昨日上午,在大西安农民节开幕仪式上,从普通农民代表到国内知名的专家学者都对西安市农民节的举办给予了高度评价,一些代表纷纷表示,大西安农民节吹响了西安“乡村振兴”的号角,希望这一节日能早日...

高陵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高陵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