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科技创新发挥职业农民带动作用 为西安现代农业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记者庞乐
记者昨日获悉,本次西安农民节期间将开展农业科技宣传咨询活动,30余名省、市专家及农业技术人员将免费接待农民群众进行农业知识及种植、养殖等技术咨询。
近年来,西安市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力度和推广体系建设,充分发挥职业农民带动作用,为西安现代农业发展插上了翅膀。
科技成为现代农业园区核心竞争力
位于西安市长安区的秦岭花世界,现代化的智能温室里,几名经过无菌化消毒的技术员进入水培恒温研究室,“我们从万盆盛开的蝴蝶兰成品中精心挑选出一只分枝,经过反复分苗,在确保不出现变异的情况下,一天可以繁育6000株种苗。”
“以前我们要到南方买苗子,不仅成本很高,而且不适合北方生长。在经过3年的研究后,我们成功研制出种苗,大大降低了成本,效益成倍增长。”秦岭花世界项目负责人说,目前该园区已经吸引近100家知名商户入驻,保持着每周销售1万盆鲜花的记录。2017年春节期间向市场提供了300万盆鲜花,拉动了当地的服务业和运输业。
与此同时,西安市对全市现有的农业园区进行全面改造提升,继续在市级以上园区推行“五治一品”,建立园区农产品身份识别、质量安全内控制体系和追溯系统,增强园区综合效益和示范辐射带动能力,真正做成了一批“干得了、稳得住”的大产业。
高陵区药惠现代农业园区年均培育花卉苗木近500万株,实现了订单生产。随意步入一座智能日光温室,气温骤升、湿度增加,温室中的花朵各展芳华,一片引进自荷兰的丽格海棠本来以本地的气候很难成活,但现在不仅不用担心成活率,而且出品几乎不受时令限制,这就是农业科技的优势。
农业科技对于西安农业和农村的带动作用已经显现。截至2017年底,西安市累计培育引进农业新品种165个,推广应用新技术290多项,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8%以上,水果良种实现全覆盖,累计获得省市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成果198项,全年农业科技贡献率达58.2%,农业科技已成为西安市农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重要支撑力量。
农村“能人”带动农业科技广泛应用
2017年,西安市大力开展职业农民培育和认定工作,建立职业农民实训基地20个,职业农民教学点10个,职业农民创业示范点20个,全市2100多名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脱颖而出,成为贫困户脱贫致富的“领头雁”。
近日,在周至县富饶新村二组的猕猴桃地里,中级职业农民宁选朝拿着一把大剪子,在猕猴桃树上挥舞着,两三分钟时间,一颗杂乱无章的果树变得整整齐齐。他对一旁的学员说:“记着要领,一枝二蔓,羽状分枝,去老留新,分布均匀。”
宁选朝2015年曾获得全市首届猕猴桃修剪大赛第一名,2016年取得中级职业农民证书。成了村里的猕猴桃栽培技术“大拿”后,宁选朝自愿“传帮带”,给大家义务授课。2017年夏天,由他帮扶的贫困户李粉霞家6亩地的猕猴桃产量首次突破3000公斤,宁选朝又帮着联系了合作社销售,让李粉霞一家的生活有了保障。
领着农民干、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赚,在西安,农民已成为一种职业。由过去传统农业“样样会”,到如今现代农业“样样精”,培训懂技术、会经营的“永久牌”土专家,已成为引领现代农民高质量生产、生活的典范和标杆。
据最新消息,2017年底开始,西安市发挥在科教和高新技术方面的优势,投资160万元用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安都市农业综合试验示范站的建设,共同开展技术创新、技术引进和示范推广,加快实现科技成果产业化、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体系建设,发展现代农业。
近年来,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富集的现代农业科教资源正在重构农业生产的各种要素,并将最终改变人们的生活,科技创新对西安市农业、农村的带动作用逐渐显现。
新闻推荐
船张的芯子、西营的锣鼓、桑家的龙灯……高陵区群众文化活动闹新春
阳光讯(记者刘金孙建利文/图)船张的芯子、西营的锣鼓、桑家的龙灯、药惠的竹马还有跑驴、旱船、舞狮、高跷、戏曲、秧歌、大头娃娃、华阴老腔、民族舞蹈……各色传统文化项目轮番上演,演员们欢歌笑...
高陵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高陵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