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谁执法谁普法谁主管谁普法 普法责任制助推陕西普法工作转型升级

陕西日报 2017-12-04 06:20 大字

本报讯(记者秦峰)11月23日上午,西安市高陵区法院法官干警走上街头开展“12·4”国家宪法日集中普法宣传活动。法官干警们热情向过往群众发放普法资料,耐心解答群众疑问。这次国家宪法日普法活动只是陕西省政法系统普法工作的一个缩影。如今,全省各地、各单位按照“谁执法谁普法”要求,通过多种形式切实落实普法责任,坚持系统内普法与社会普法并重,普法宣传工作由司法行政机关唱“独角戏”向全社会“大合唱”转型。

“司法行政机关单枪匹马进行法治宣传教育的模式一去不复返了,近年来陕西省各级党委、政府以及各单位、各部门一齐上阵、各司其职,普法宣传教育的‘交响乐\’响彻三秦大地。”省司法厅负责人介绍说,“七五”普法规划实施以来,陕西省委普法办认真解决普法责任主体不明确这一“老大难”问题,变执法、普法“两张皮”为普法与执法相融合,将普法责任落实到了执法单位,变普法软任务为硬指标,通过各项具体措施,把“谁执法谁普法”的总体要求落到实处。如今,“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已经成为推动陕西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转型升级的强大内驱力。

运用规范化的制度体系,为普法工作提供有力保障。陕西省2016年率先在全国出台了《关于实行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的意见》,今年,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部署,制定了“谁执法谁普法”“谁主管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具体措施,推动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大普法格局。加强检查督导,将“谁执法谁普法”“谁主管谁普法”普法责任制落实情况,作为各级党政机关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将普法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体系,与年度重要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

运用多样化的载体平台,为普法工作提供可靠支撑。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拓展“法治陕西网”平台,发挥“两微一端”主导功能,充分运用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打造“法润三秦大讲堂”,完善“七五”普法宣讲团人才信息库,推进“法润三秦大讲堂”的网络课堂建设,开展法律解读、以案释法等宣传活动。

运用精准化的试点试行,为普法工作提供榜样示范。以“互联网+”为载体,重在落实创新法治宣传形式、加强法治阵地建设、构建动态考核平台、优化法治创建体系、夯实普法主体责任五大举措,推进全省普法依法治理转型升级。在延安市黄龙县先行先试,建成全省首家县级法治宣传教育中心,充分运用VR体验、普法智能机器人、普法测试、快乐普法角、签名留言等新媒体新技术开展普法宣传,召开全省落实“谁执法谁普法”现场观摩会,总结推广经验,取得了明显成效。

新闻推荐

西安63万余户农村居民用上清洁能源

本报讯(记者肖杨实习生慕春雨)为积极落实西安市铁腕治霾的总体要求,打响农村治污减霾攻坚战。11月24日,西安市农业林业委员会在鄠邑区召开农村居民削煤现场会,全力推进农村居民蜂窝煤改清洁能源工作。...

高陵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高陵区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