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索菲娅 跟着丝绸之路 回娘家

西安日报 2017-11-21 07:25 大字

索菲娅(中)学剪纸。

■记者金石文/图

11月10日,坐在去机场的汽车上的索菲娅,眼睛一直在看窗户外头的人、绿树、各式各样的高房。她在西安还没住够,思量着能再多住几天就好咧。

“心里的一个向往”

索菲娅是中国陕西省妇联请到西安,参加“指尖上的丝绸之路——中亚国家妇女文化传承交流培训”的。她一个64岁在地里种稻子、在园子务芫荽、在家做饭的女人,凭啥能参加外国办的培训?索菲娅心里明白,因为她的娘家在西安。

索菲娅现在的家,在乌兹别克斯坦京城塔什干跟前一个叫东干的村子里。那是中亚顶西头、离陕西最远的“陕西村”,大概住咧150家老家在陕西的人。索菲娅还是小娃的时候,她父亲总说:先头她爷的爷白富贵住在东头头、老远老远的中国陕西白家咀。后来她老爷跟好多陕西、甘肃人逃到咧中亚。中亚人把他们叫“东干人”。

娘家的老家太远咧,索菲娅没敢估量那地方是个啥样子。

2012年6月一天,索菲娅的大哥在中国转回来,高兴地给她说,咱的老家找到咧,在陕西西安高陵县渭河南边,那儿的人和咱说话一模一样,把“白家咀”也说成“北鸭嘴”。咱老家就在那地方。

“明镜(肯定)么。”索菲娅高兴地点头。

村里有人说,你的老家找着咧,你都不回老家去吗?

回老东头的老家,成咧索菲娅心里的一个向往。

“我的命么,我高兴么”

中亚“陕西村”的人,好多人想回老家,可不敢来么。人们都思量,去咧要有个住的地方,个人去咧往哪地方去嘛,没有一个认得的。这次是老家请呢,到老家有接迎的人,睡的地方也有呢,吃的地方也有呢,索菲娅才敢回老家。

回老家的事,虽然索菲娅没多给人说,还是一下子在周围传开咧,把南山的雀都吆来咧。

村里人跟她说:“你命大么,你往老家去呢。”索菲娅笑模嘻嘻地说:“我的命么,我高兴么。”

索菲娅思量,她个人真个命大,中亚“陕西村”想回老家的人有一千一万,才去咧几个嘛。这回在中亚总共才请咧15个人,乌兹别克斯坦只有3个人。连她女子、外甥女也命大,这回一块去呢。外甥女喜得三个晚上没睡着。

索菲娅说说就思量开咧,羊碎尾巴大,她后头还有四个儿、四个媳妇、一个女儿、一个女婿、九个孙子。她走咧,这个穿的,那个吃的,咋办嘛?儿子说:妈,你嫑操心,你去老家转去。知不道以后还有没有这么好的运气。

“西安咸(都)好”

10月31日后晌,索菲娅和女子、外甥女从家出来,在塔什干坐飞机,跟着丝绸之路,直接回老家。在乌鲁木齐要换乘11月1日前晌的飞机。她们害怕把飞机耽误咧,没敢住店,硬硬在飞机场坐咧一夜。

11月1日8点多,飞机飞起后,索菲娅就思量看娘家是个啥样子。大约走咧3个小时,飞机喇叭里说,到西安咧。索菲娅急忙从窗户往下看,哎呀,西安城多大一坨,路都是正南正北端直的,好看死咧。索菲娅喜地说给女子和外甥女:“你看多么好看。”她两个人说:“嗯,好看得很。”

下咧飞机,还没出候机厅,就见到咧来迎接他们的西安回坊博物馆馆长安和平等人。在进城路上,索菲娅看到,都到咧秋天,老家的树还绿绿的,天也暖和,房子高、也多、也好看,也人多。这是她见过的顶热闹的城。

眼瞅生人,脚踩生地,可看到四下的人跟她长的模样像,说的话一样,索菲娅像进咧“陕西村”,觉得亲得很。“我的脚终于踏上咧老家的地面。”索菲娅喜得流出咧泪。

在陕师大宾馆住下,索菲娅就让在西安念书的亲戚娃把她们引上,到街道上转。第二天一早,把早起的饭吃罢,又让娃们领着把大雁塔和北广场喷泉都看咧。

后来听咧大学教授的报告,跟培训班的人参观咧陕西历史博物馆,索菲娅才弄清,老家中国有5000年历史,13朝的皇上把皇城扎在西安。

索菲娅思量:西安咸(都)好,也好看,啥也都做得好。

带着“证明”回娘家

“陕西村”的话里头搅进的有其他语言,可把陕西老话基本还逮(留)着,没丢。除咧这,索菲娅还要和娘家对照其他的老东西,看哪地方还一样。一样的东西越多,说明她和娘家的关系越亲。为咧这,索菲娅看得特别仔细。她看到,娘家不光有新东西,有其他国家的东西,也保留咧大量的老东西。

索菲娅看见西安非遗保护中心副主任王智拍的大荔人过二月二穿云肩衣裳的照片,高兴地拿出她带来的刺绣裤子,得意地给人们看。在她看来,这就是她为娘家女子的“证明”。

“陕西村”女子出嫁的时候还簪燕燕头,从那一天开始穿绣花衣裳。绣的花有桃红、赭、绿、淡青、茄皮、绀等等五颜六色,人的岁数不一样,花色不一样。他们保留的刺绣针法有剁、拉、缝三种样子。这三样针法,她二姐、三姐和亡人大姐都会。她个人光能剁。每年乌兹别克斯坦独立日热闹的时候,他们把绣花的衣裳、手巾、枕头、鞋、袜子、被子,和炒下的韭菜菜、辣子菜,蒸下的包子、烙下的韭饼、糕点拿去摆,油炸的麻花也罢、麻叶子也罢、馓子也罢,都拿去给人看呢。现在年轻人嫌麻烦,不穿绣花衣裳。她个人冬夏二季还穿这种裤子。这回带的绣花裤子,就是她三姐绣的。她和女儿在西安的10天里,一直穿着绣花的裤子。

索菲娅想到大荔看看那些绣花的衣裳,可人家和“陕西村”不一样,接媳妇的时候不穿,到二月二才穿呢。

“没白忙,把手艺学下咧”

索菲娅头里操心,培训不到7天时间,把娘家的手艺学得下吗?要是学不下,回去得是害羞得很?

4日前晌,索菲娅在大唐西市范燕燕丝绸艺术中心见到咧纽子。“陕西村”人还用纽子,可都是从中国运去的。她跟着这家中心工作人员学挽纽子,挽好一个,还让人家看对不对。

索菲娅在小娃的时候,跟着大姐铰(剪)过一年剪纸。那时候,“陕西村”里接媳妇的时候,婆家铰剪纸给门上头贴呢,给窗子上头也贴呢。现在不兴咧,他们东干村没人会铰咧。4日后晌学剪纸,她跟着艺人学到咧铰剪纸的技巧,还照着艺人给的样子铰咧一条鱼。

学创意剪裁那天,索菲娅不光个人顺当地做咧一块蜡染帕子、一对耳环、一个戒指,还使唤缝纫机帮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大学副校长玛丝茹娃做咧一个茶碗包。

索菲娅在家,扯面、擀面、包饺子、蒸馍,都能做,甚至会蒸花馍。在“陕西村”,结婚那天,婆家送油盘子,娘家回花馍。索菲娅出嫁的时候,娘家就回花馍来。索菲娅儿子接媳妇,他们家也接到娘家回的花馍。尽管这样,学做花馍那天,索菲娅听得还是非常认真。起初索菲娅坐在长条桌远离关中礼馍传承人党亚贤的一头,有个做法她没看清白,跑到党亚贤跟前详细看。就这样,她跟着党亚贤做咧一个花枣馍、一个牡丹花馍、一个花糖包子,还帮培训班其他的人做,给人家说咋样搓牡丹花瓣。

索菲娅个子不高,不胖不瘦,穿一身深色衣裳,不多言。起初没有人过多注意她,后头连娘家人都夸索菲娅手巧,学手艺快。记者们开始对着她拍照片。索菲娅高兴得很,这次到老家没白忙,把手艺学下咧。

“和金子路一样”

这次在娘家,索菲娅听到顶多的是丝绸之路、丝绸之路经济带。丝绸之路就是她父亲说过的古老的绸子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她这回也清楚咧,就是要像古时候的丝绸之路一样,不论哪个国家,哪里的人,多在一搭拉话,一个知道一个心里思量啥呢,一个跟一个做朋友,像一个村里的人一样亲,你到我这做买卖,我到你那做买卖,哪地方长呢掐一下,哪地方短呢弥一下,都得利。“陕西村”有口令:一个好不是好,大家好才是真个好;要得好,大带小,大不带小,一辈子不得好。也就是老家人说的“合作共赢、和平发展”。140年前,就是一个莫把一个当事,打捶嚷仗,她的老爷才从陕西到咧中亚。打闹对啥都不利,和平咧光阴才能往上走。

索菲娅不由得想起,“陕西村”的人,已经吃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利咧。“陕西村”不少娃们到老家念完书,有的在老家干活呢,有的在中亚给盖高房的、掏铁路隧道的、修地铁的、做买卖的中国人当翻译呢,都有咧工作,家里日子好咧。她的四五个侄子、外甥回老家念完书,就都做咧翻译。她这回能够回娘家,是丝绸之路经济带赏给的福。丝绸之路经济带和金子路一样。

“个人的望想都能实现”

索菲娅娘们仨是培训班里最早到西安的,比其他的人早到一天;也是最后离开的,比别人多停留一天,可她还是没住够。

在娘家这些天,这个请他们坐席,那个送他们礼,路上有的人遇见,听说他们是从中亚“陕西村”来的,就把他们往家里请。娘家人都亲得很,说她是回到娘家咧。她心里热热的,娘家还认她这个女子,她真个是熬娘家来咧,再住一个月,也舍不得走。娘家人请他们以后再来。陕西省妇联领导也说,培训班还要办。顶要紧的是,丝绸之路经济带肯定越走越宽,回娘家当然也就越来越方便。

娘家人说,他们是中国与中亚民间友好交流的使者。有十个会说的,还要有一个会听的。这是娘家给他们顶高的名。她思量,不光要把学到的手艺带回去传给娃们,也要让大家都给丝绸之路经济带鼓劲,不光说给亲戚、朋友,说给“陕西村”的人,还要说给中亚其他的人。三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大家拾柴火焰高。丝绸之路经济带宽咧,大家的命也就都大咧,个人的望想(向往)也就都能实现。

新闻推荐

“垃圾围城”困局如何破

当下,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人口的持续增加,城市生活垃圾产出持续飙升,“垃圾围城”成了很多城市面临的棘手难题。破解这个困局,不仅要因地制宜,用好已有资源做好垃圾分类,也需要借鉴试点经验,逐步推...

高陵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高陵区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