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深情厚爱励兵心 ——记陕西省“爱国拥军模范”李新建

陕西日报 2017-07-28 07:25 大字

本报记者万君通讯员杨柏松阮国博

人物小传:李新建,1945年出生,西安市高陵区人,小学毕业后进入县剧团工作,1963年入伍,成为新疆某部一名文艺兵。现任中国维和部队某部艺术指导、中国秦腔基金会理事长、陕西省戏剧家协会会员、西安市双拥办文化拥军艺术团团长,陕西省“爱国拥军模范”。

19年来,一位退伍老兵带着他自发组织的文艺拥军小分队,自费出行80余次,行程35万公里,足迹遍布北京、广东、新疆、河南等地,为海陆空130个团级以上单位义务培训文艺骨干1.5万余名,并为官兵讲授革命传统十多次。这位退伍老兵就是西安市双拥办文化拥军艺术团创始人李新建。

1998年“八一”前夕,退休的李新建怀着对部队的思念和感恩,回到阔别30年的原部队所在地新疆喀什。看到战士们紧张而又单调的生活,他萌发训练间隙辅导战士开展文艺活动的想法。利用自己的专长,他办起文艺骨干培训班,传授快板、四页瓦、鸳鸯板等乐器的打法技巧和藏族舞、新疆舞的基本要领,受到官兵的热烈欢迎。在一次“八一”汇演中,他创作辅导的锣鼓快板获得创作一等奖。之后,李新建组建了西安老战士拥军小分队。2007年以来,在西安市民政局和双拥办的关怀下,小分队得到了更快的发展和壮大,更名为西安市双拥办文化拥军艺术团。

19年的艺术拥军历程,李新建和他的文化拥军艺术团曾4次赴非洲为维和部队培训,应邀为国庆60周年受阅部队、天安门国旗护卫队、礼炮部队和天安门广场执勤部队进行慰问演出。

李新建常说:“部队和战士的需要就是我的追求。”19年来,他长途跋涉80余次,往返于家和部队之间。只要需要,他便毫无怨言。有一次在与官兵交流时,李新建得知有的战士家庭条件不是很好,他又办起了“家庭兵站”。近年来,对于过往探亲的官兵,他负责接送、代买车票、免费提供住宿。探亲的,他会买上土特产让带回家;回部队的,便买上方便面、水果让带在路上吃。多年来,他的“家庭兵站”已经接待过往官兵300多人次。儿子每次回家,见家里有军人感觉不方便,更令儿子不满的是李新建对待官兵的态度比对自己还亲。当时儿子办的火锅店,因资金接续不上关了门,便埋怨李新建道:“你为部队花了几万元,我办餐馆却不给钱!”李新建回答说:“先有部队后有家!”最终,儿子理解了父亲,从此还主动帮复员战士找工作、找对象。

2009年9月,李新建出版了《一个老兵的追求》,书中记载了他多年拥军爱兵行动的心路历程,在地方和军营引起热烈反响。目前,李新建已向各部队官兵赠送该书600余册。

李新建和他的文化拥军艺术团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赢得了部队官兵的一致好评。他和文化拥军艺术团成员先后被军队的40多个团级单位聘请为艺术指导、文化艺术客座教授、革命传统教育辅导员,并被授予“荣誉军人”光荣称号。

李新建说:“我要把边防部队基层连队的文艺骨干全部培训一遍,直到我走不动。”他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回报社会,用自己真挚朴实的拥军情怀为国防建设添砖加瓦,用一生的辛勤和实际的行动谱写了一曲新时期的拥军赞歌。

新闻推荐

农业科技 助力现代农业迅速发展

走进高陵区药惠现代农业园区,大棚一座连着一座,这里年均培育花卉苗木近500万株,销往北京、上海、香港、成都等地,实现了订单生产。随意步入一座智能日光温室,气温骤升、湿度增加,智能光控、通风系...

高陵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高陵区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