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西安系列报道 西安现代立体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初步形成 “便捷通畅、高效安全” 西安交通网络全面加速 带动经济社会向前跑
1月20日,往返西安和神木两地的旅客迎来好消息,“神木-西安”动车组正式开行,方便了从煤城神木到西安的游客。16日上午,一架满载电子产品的全货运航班从西安咸阳国际机场起飞,飞往日本东京成田国际机场。该条航线是西安市今年开通的首条国际全货运航线……
这只是西安内联外通、打造现代立体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两个小小的缩影。
近年来,西安加速内联外通,随着铁路、公路、地铁、民航、公共交通等建设加快,城市交通服务能力持续提升,助力西安经济社会发展驶入快车道。
地铁“三线齐发”
新开调整公交线路80条
“很方便!”体验了地铁五号线以后,家住在西安市城西汉城路、在曲江上班的陈先生高兴地说。因为家和单位距离远,走路、等车、乘车往往需要一个多小时,如果遇到高峰期、雨雪天气或堵车,耗时就更多。堵在路上担心迟到、而且没法工作,心里着急可又没办法。随着地铁五号线通车,类似陈先生这样的上班族通勤时间大幅缩短。
通过加快推进“三改一通一落地”,西安的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和轨道交通建设项目高效推进。随着西安地铁5号线、6号线一期、9号线的开通运营,西安轨道交通首次实现1年内新增运营里程83公里,创下西安地铁开工建设以来最高纪录。西安已开通运营的地铁线路达到7条,运营里程215公里。在全国开通地铁的城市中,西安地铁运营里程由全国第13位跃居第9位。
从走得了到走得好,西安的交通发展不断提速,综合交通枢纽的格局更加顺畅、内联外通现代交通体系愈发清晰。
西安市交通运输局结合地铁线路开通及十四运道路交通情况,按照抽密补疏、补齐短板、填补空白的思路,大力推进公交线网优化调整工作,2020年以来西安市新开调整公交线路80条,市民出行更加便捷。
截至2020年12月8日,西安市新开、调整公交线路80条,其中新开公交线路44条、调整36条,新开途经长安区公交线路23条,基本实现长安区各街办公交全覆盖;新开途经奥体中心的公交线路2条,解决了十四运奥体中心周边的公交出行问题;同时结合公交场站建设及断头路打通工程,先后调整了189路、128路、300路等32条公交线路走向,加强了常规公交与轨道交通的有效接驳。
西安市构建以“轨道交通为骨干、常规公交为主体、慢行交通为补充”的一体化公共交通体系,有效缓解了城市主干道交通压力,全面提升城市公共交通服务能力。
一批重大项目加快推进
远期适应1亿人次旅客吞吐量
交通发展一头牵着发展,一头连着民生。
16日上午,一架满载高端电子产品的波音B767-300F全货运航班从西安咸阳国际机场起飞,飞往日本东京成田国际机场。该条航线是西安市今年开通的首条国际全货运航线,西安国际航空枢纽辐射作用再次得到提升,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格局的形成。
从2016年至今,西安的全货运航线已从5条增至35条,通达全球11个国家、30个主要枢纽城市,形成了“向西开放、向东集散、辐射全球”航空网络格局。航空货量从2016年23万吨增长至2020年38万吨。西安机场货邮量排名实现五进位,目前跻身全国十强。
近年来,西安不断完善以人为本的交通运输服务,提升通勤效率,一方面满足了市民的衣食住行需求,一方面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支撑。
各项大工程齐头并进,提高速度。华商报记者从西安市统计局了解到,城市地铁在建10条线路、十四运基础设施配套工程、西安咸阳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幸福林带建设工程、西安火车站北广场综合改造及周边市政配套工程项目等一批重大项目加快推进,多点发力,有力带动了投资增长,提升了城市品质。
西安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道路上不断提速。
西安印发的《大西安“十三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提到,“十三五”期间,大西安交通建设规划投资约2166.5亿元。到2020年,初步形成以综合运输枢纽为核心,综合交通网络为支撑,平安绿色智慧交通为依托,“便捷通畅、高效安全”的现代立体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发展规划》显示,至2025年,西安将实现年旅客吞吐量70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80万吨、年起降53.9万架次,新增40个国际通航点,形成连通国内主要城市和国外50多个城市280多条航线网络,远期适应1亿人次旅客吞吐量。
交通网络全面加速
市民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现代立体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初步形成。
公交方面,为迎接“十四运”,向市民提供绿色出行、智慧支付、公交疫情常态防控等方面的服务,西安公交在165、235路的50辆公交车上试点运行人脸识别支付乘车功能。
轨道交通方面,“十四五”期间,西安将有12条地铁运营线路,总里程将达到422公里。
空中交通也在加速发展。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三期场外配套工程开工仪式日前在西咸新区空港新城举行。作为连接机场GTC综合换乘中心与T5站前商务区的关键性工程,对打造“全国最佳中转机场”,深化“港、产、城、人”融合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西安邮电大学张鸿教授在接受华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基础设施建设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支撑,交通出行已经进入数字化时代,让市民乘车更方便更快捷。同时也重视“新基建”,运用数字化、智能化方式,改造交通、能源等传统基础设施,构筑数字时代的新力量。数字“新基建”有助于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助于带动产业结构调整。
“交通是连接城市的重要纽带,也是为城市发展运送客流、物流的重要通道,是城市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西安交通大学郝渊晓教授谈到,内联外通的交通基础设施,有助于提升经济运行速度,完善区位格局。西安交通网络的全面加速,带动了西安整个经济社会向前跑,给每一位市民也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加速效应,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华商报记者 黄涛
新闻推荐
长城网客户端1月18日消息,当日下午,石家庄市举行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14场新闻发布会,介绍疫情防控工作有关情况,并回答...
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长安区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