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农论语 符合农民利益的新农村 才能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陕西农村报 2020-08-28 01:13 大字

■程立忠

8月16日,西安市长安区子午街道东村社区群众喜选新房。选到了心仪的新房,群众非常高兴,纷纷在新房门口合影留念。记者发现,本社区在原址上建造的新房除村委会外,统一为两层一小院的“小洋楼”。

据了解,社区在原来子午东村的基础上统一规划,高标准修建,保留了村庄基本构造,彻底解决了群众的危房改造问题,使农村城镇化和农民种地两不误,让城镇化与乡村振兴连接起来,更好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子午街道东村社区的城镇化发展与乡村振兴融合连接,政府宏观把控,提供指导性意见,具体的社区规划和建设方案主要由村委会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由农民自己决定。长安区坚持因地制宜,科学把握乡村差异性,做好顶层设计,注重规划先行、突出重点、分类施策。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不搞“一刀切”与形式主义。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突飞猛进,“农村变城镇”“农民变市民”“村庄变社区”,一批村庄被大规模整体拆迁,建成新城镇和高层小区。有些地方曾将古老的村庄拆掉,后来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又花费数亿元来一个个复制;有些地方为了搞出“乡村振兴样板”,不顾实际大拆大建,强迫农民“上楼”(高层单元楼房)。这些农民失去了房前屋后种养方便的自给模式庭院,失去了宅基地,掏空一生积蓄,买回没有产权还要装修的房子。

农民住上了高楼,他们的生产工具无处安放,连喝水都要付费。不仅造成社区占用优质良田、复垦旧村地力贫瘠的问题,还破坏了乡村生态,割裂了农民和土地的关系,导致农民未来生活的不确定。这些方式某种程度上是用工业化的思路来推进乡村振兴。在农民看来,这形同于由地方政府统一进行房地产开发。这种没有战略远景、一蹴而就的做法,不仅严重损害了农民利益,也违背了乡村自身的发展规律。

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以农民主体地位为立场,站在属于农民的乡村,去聆听农民需要什么样的生活、什么样的乡村,给农民以充分的话语权、自主权。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让农民成为乡村振兴的真正主体,创造真正属于他们自己的生活。长安区子午街道东村的做法或许可以借鉴。只有保护村庄原有的风貌,把农村建设得更像农村,让新农村成为传承中国传统优秀文化、记得住乡愁的精神家园,乡村振兴战略下的新农村才能欣欣向荣,才能最终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新闻推荐

垃圾准确分类投放可兑换物业费 长安区“高大上”分类方式帮助市民养成好习惯

■记者车阳阳手机扫码后,市民按照提示将垃圾分类投放,即可获得可以兑换物业费或者生活用品的积分。近日,长安区“高...

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长安区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