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文明实践筑牢抗疫“红色防线”
两个女孩骑着自行车,在村内的街巷广播宣传抗疫防控知识。 记者 王旭东 摄
连日来,在长安区子午街道曹村,总能看见两个女孩骑着插着鲜艳的五星红旗的自行车,自带广播,沿着村内大街小巷,宣传疫情防控知识。
这两个女孩都是子午街道曹村本村人,一位名叫王海蔚,西安财经大学大一学生,另一位名叫王子欣,东北农业大学大三学生。“我们自己录制了两段音频,双语版的,一个普通话版一个陕西话版。看到有群众未戴口罩出门,我们就会停车进行劝导。”王海蔚说,“曹村是一个有6000多人口的大村,沿着大街小巷骑行一趟得一个多小时。每天这么骑车也挺累的,但做这件事非常有意义。”
自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西安市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积极部署,广泛动员像王海蔚、王子欣这样奉献大爱、支援战“疫”的志愿者和志愿组织,教育引导群众科学有序参与,推进群防群控,以实际行动守护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筑牢了疫情防控的“红色防线”,也扎扎实实地把乡风文明吹进人们心里。
在长安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依托“理论宣讲平台”,在疫情期间持续做好政策宣传,通过网络平台、微信公众号、微信群、融媒体中心等线上载体和农村大喇叭、横幅、疫情防控流动宣传站等线下宣传载体,对中央和省、市、区委重要指示精神和决策部署进行宣传,鼓舞人心。王子欣、王海蔚这两个年轻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志愿者就是典型的代表。
此外,长安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还通过多种途径广泛宣传《致全区市民朋友的一封信》(一至六期)及区委、区政府通告、通知,区融媒体中心定期发布全区疫情防控工作信息,针对疫情防控复工复产、春耕备耕等工作,发布防护建议,不断提高群众对当前疫情动态的知晓率。
不久前,滦镇街道翁家寨村一户村民想给家里过世的老人办一场隆重的“白事儿”——纪念三周年,要摆十几桌酒席宴请亲友。但经过“老党员志愿劝导队”的劝导,这户村民简办了这场白事,“人家劝说得有理,疫情当前不聚集这是一,移风易俗不攀比这是二,乡风文明要有新气象,这道理这回俺是真明白了!”当事村民由衷地说。
高怀礼、翁福亚就是滦镇街道翁家寨村“老党员志愿劝导队”的队员。他们年逾七旬,每天坚持在村里开展劝导工作。“正因为这些老党员、老乡贤年龄大口碑好,村民们一向打心眼里敬重。”长安区文明办工作人员杨兴军告诉记者,“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就充分广泛发动党员志愿者、新时代乡贤的模范引领作用,带头践行‘八不准’‘十六字方针’,倡导在疫情期间红事缓办、白事简办,不聚餐、不聚集。”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长安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累计推送有关疫情防控网络信息13185篇,张贴宣传标语及横幅9800条,发放宣传资料58万份,利用LED循环播放“八不准”“十六字方针”等疫情防控知识2.3万条,营造出全员上阵、全民参与的立体式疫情防控宣传攻势,也把文明乡风吹进每一个村庄的深处。
记者张端
新闻推荐
两个女孩骑着自行车,在村内的街巷广播宣传抗疫防控知识。(记者王旭东摄)■首席记者张端连日来,在长安区子午街道...
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长安区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