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生活秩序逐步恢复 熟悉的西安味道回来了

华商报 2020-03-03 01:04 大字

3月2日晚6时许,华商报记者从航拍器上看到,西安市南二环太白路立交由西向东方向车流量饱和行驶缓慢,城区部分路段也出现了晚高峰的拥堵情况华商报记者 赵彬 摄

放心早餐恢复营运,售卖人员全程佩戴口罩华商报记者 卿荣波 摄

随着复工企业越来越多,各区县逐步解除小区封闭,西安城区部分路段开始出现拥堵情况,不少网友的朋友圈都在晒堵车了,尤其是早晚高峰期。客运站、地铁站扫码正常运营,复工复产工作持续推进,生活节奏稳步有序,不少网友感叹,我们熟悉的西安味道又回来了!

出行

昨日周一早高峰有点堵?交通流只有平时一半,多因素影响通行

华商报讯(记者 张成龙 摄影 赵彬)随着不少单位正式返岗上班,3月2日这个周一早高峰,西安城区部分路段交通流量明显变大了。

陈先生家住西安南二环与太乙路十字附近。陈先生说,上午8时50分许,该路段车辆量基本与平时差不多。他提供的照片显示,南二环太乙桥向东方向车辆较多。另外,二环匝道向太乙路方向车辆较多。

上午8时40分,华商报记者注意到,绕城南段内环雁塔入口以西行驶缓慢,到9时10分许已经恢复正常。

上午8时50分许,刘先生从含光路上南二环往东行驶。刘先生说,当时南二环从南二环含光路到太乙路段双向行驶都很缓慢。

杨先生在高新都市之门上班,上午9时许,丈八东路高架桥上向西方向也行驶缓慢。

根据西安交警昨日上午8时发布信息,当时市区车流量较大的路段有:汉城南路向南,幸福南路向北,其余路段交通秩序正常。

对于昨日的早高峰,记者从西安交警部门了解到,昨日早高峰西安城区交通流较前一天明显增加,三环卡口显示早高峰流量为6.5万/时,达到日常早高峰的一半多一点;昨日7时至9时,曲江大十字总流量共计2.4万辆,达到正常工作日的5成多一点。

交警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之所以有市民感觉到昨日早高峰交通流量明显增加,是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其实交通流只有平时总量的一半多一点,类似于东二环、南二环、西二环、长安路、太白南路这几个路段的通行速度较前几天降低一些。”该负责人介绍,昨日早高峰受降雨影响,同时受疫情防护影响,公交地铁需要扫码、检测后方可上车,承载力远小于日常,市民多选择自驾出行,步行及共享单车使用率明显降低,也诱发小型剐蹭事故增多,“当然民警执勤也发现一些路口和主干道交通节点附近违法停车现象较多,影响通行效率,不过随着复工复产有序推进,交警部门也会进一步加强交通秩序管理,确保通行畅通。”

公交地铁乘客都不多测温、扫码或登记流程一个不少

如今,西安复工复产的单位越来越多,3月2日是周一,华商报记者分别体验了乘坐公交车和地铁,发现乘客还不是很多。

2日上午10时许,华商报记者在雁翔路一公交站牌处候车,站牌下只有两个人在等公交,8分钟后,来了一趟269路公交车,车刚停稳,从前门下来一位手拿测温仪的工作人员,先为乘客测体温后,再提示乘客打开手机微信扫描张贴在前门玻璃上的“西安一码通”,记者此前已注册过“西安一码通”,扫描后,再正常刷公交卡即可。

车上有5位乘客,都戴着口罩,大家坐得很分散,公交车行驶至下一站时,有一位年龄较大的阿姨要乘车,但她不会使用微信扫描“西安一码通”,公交上负责测体温的工作人员要求她出示身份证进行登记后,也顺利乘车。

记者在青龙寺站下车后,转乘地铁3号线。在地铁C口,有两位工作人员提示记者扫描“西安一码通”,向工作人员出示扫描完成的界面后方可进入。过安检前,有工作人员检测体温,要出示扫码界面后方可通过安检进入乘车,此外还有“人工登记通道”,方便无法扫描“西安一卡通”的乘客通行。无需等待就可刷卡进站,整个地铁站的人不多。上车后,看到车厢里一排座位上,只有两端坐着人,中间的座位大都空着,大家都戴着口罩,整个车厢很安静。

上午11时许,记者在青龙寺公交站乘坐48路公交车,站牌处有5个人在候车,站得很分散。27岁的刘先生是48路上为乘客测体温、登记信息的工作人员,他说:“疫情期间,48路一直没有停运,之前是间隔1小时发车,现在基本上20分钟一趟,不过目前只有11辆在运行,根据后期复工情况及乘客数量,会逐步增加。疫情期间,48路在公交线路里还算乘客较多的,基本一天有90到100名乘客乘车,大家也都比较配合测温及扫码工作。”华商报记者 王娜

客运站正常运营 记得提前注册西安市“一码通”

西安7家一级客运站全部恢复运营

在前期已开放西安纺织城客运站、城南客运站和三府湾客运站3家客运站的基础上,从即日起,西安市交通运输局再开放陕西省汽车站、城北客运站、城西客运站、西安市客运站,实现全市7家一级客运站全部正常运营。

请广大旅客提前注册西安市“一码通”,扫描车站出入口(通道、测温点处)或客运车辆上张贴的二维码,并向工作人员出示生成页面,经测温合格后方可乘车(出站)。

滴滴出行在西安市恢复运营

2月27日,西安首批两个网约车平台曹操出行和首汽约车上线恢复运营。3月2日,滴滴出行也完成了复工准备工作,正式恢复运营。滴滴出行目前开通的营运区域为西安市区,包括西安市行政区、西咸新区和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乘客乘坐网约车时需凭“一码通”乘车,主动在后排就坐,做好实名乘车登记,司乘双方必须全程佩戴口罩。

乘坐西安机场城际凭“一码通”进站

3月2日起,西安机场城际开始全面实行“一码通”。乘客进站前需注册西安市“一码通”,到车站后打开微信,扫描出入口、通道或测温点张贴的二维码,向工作人员展示扫描后的生成个人页面,配合测温合格、安检后进站乘车。未注册“一码通”的老人、小孩,凭身份证等有效证件,经测温合格通过人工登记,安检后可乘车。华商报记者 李琳 肖琳

就医

二维码+身份证+测体温 医院严格筛查门诊患者

这几天,随着西安各大医院逐步全面复诊,患者的就医需求越来越强烈。各医院为了做好疫情防控,避免交叉感染,对每位就诊和住院的患者都需要进行严格的筛查。

3月2日早上7点多,淅淅沥沥的雨中,来西安交大一附院就诊的患者有序地排起了长队,队伍旁边的架子上悬挂着几个醒目的大牌子,上面印有“门诊预约筛查二维码”。患者扫码后,手机上就会出现“门诊患者筛查表”,如实填写并提交后,立刻收到了一个绿色的二维码,上面清晰地写着姓名、日期和时间等信息。在向工作人员出示绿码后,才能顺利进入门诊大厅。对于无智能手机无法进行扫码操作患者,门诊部设立了人工筛查登记通道进行预检。医院大厅启用了“红外智能体温检测系统”,只要可疑发热病人从它面前经过,系统就会立即报警。

据交大一附院门诊部主任王瑞君介绍,3月2日,该院的门诊预约量已经达到近2000人。当前,医院已经从线上预约就诊转为线上线下全面接诊。

除口腔等特殊科室外,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也基本全面接诊。医院只留前门一个通道,来院患者及陪人均需携带本人有效身份证明。医院将预检分诊关口前移至大门口,对来院人员做到“一测三问”(测体温、问症状、问居住地、问有无接触高危人群)。凡有发热病人的典型症状,或者尚无症状,但有疫区接触史的患者,由专人陪同、走规定路线,分流至“发热门诊”进行看诊。对于没有典型发热症状及疫区接触史的发热患者,由专人陪同、走规定路线,直接到“普通发热患者分诊处”进行就诊。普通患者进入门诊大厅进行正常就诊。此外,在住院部设岗查验,一床一证,一个通道出入;一个患者只能安排1位陪人,经过体温检测后发放陪人证;各病区单独设立2间病房,作为新收住院患者过渡期间使用。华商报记者 李琳

生活

沿街店铺开门的多了 生意正在慢慢回暖

随着复工复产的越来越多,城市生活也逐渐热闹起来,除了交通流和人流多了,街边开门营业的店铺也多了。

“第一,来人要测温登记;第二坚决不能堂食,要有消毒记录。”3月2日,西安市新城区胡家庙街道组织食药监、城管及工商等多部门对辖区各类餐饮单位进行全面检查,检查项目包括后厨、食材等。此次检查的十几家店均已向辖区食药监所报备,大部分店的消毒、一码通和实名登记都已到位,但部分餐饮店因为疫情影响,冰箱存有之前的肉类等吃食,执法人员发现有过期或者腐烂的蔬菜时,当场扔进垃圾桶;对于部分餐馆后厨食品存放、温度要求、冰柜卫生等,执法人员现场一一纠正,并要求餐馆整改完毕后再次复查才能正式营业。

记者在金花北路、长缨东路、东站路等路段看到,道路两侧开门营业的店铺中大多数是便利店、药店、蔬菜水果店及烟酒店,此外,胡家庙辖区各个批发市场中粮油店和调料店开门营业较多,其次是五金店和餐饮店。

2日下午,另一路记者在航天西路北段看到,道路旁大大小小数十家商铺门面房中,已有近一半的商铺开始正常营业,包括便利店、书店、熟食店、茶行、面包店等。其中,多家熟食店的生意显得十分“火爆”,顾客在外面排起了小长队。

此外,道路旁便利店、书店等商铺在恢复经营的同时都采取了门口售货的销售方式。一名便利店老板说,目前街道上的商铺都陆续准备营业,因为小区的封闭陆续解除,顾客也相对多了些,生意正在慢慢回暖。华商报记者 杨平 于震

放心早餐昨开卖香菇丝夹馍、豆浆这些都有

一切都是熟悉的味道。

3月2日清晨,西安古都放心早餐工程有限公司开始恢复放心早餐网点的正常售卖,西安市1000多个网点中第一批恢复的有200多个,多集中在车站和地铁口附近。

华商报记者了解到,网点售卖人员均为西安本地且自放假至今无外出人员,售卖产品为豆浆、粥品、包子、夹饼、西点等品类,市民很喜欢的香菇丝夹馍和豆浆,都有出售,售卖时间安排同节前一致。

2日上午8时许,在城北凤城五路一个网点,52岁的网点售卖人员张女士说,她凌晨3时30分就到了站点,对供应车周围进行消毒,准备接货,4时许,货来了后,就开始加热,6时许,就有上班族来购买了。由于网点是才开始恢复,知道的人还不多,所以生意能淡一些,“平时这个时候都卖1000元了,今天才卖了不到200元,到我这来的,都是回头客,慢慢就好了。”

记者在早餐点供应车上看到,有包子、豆浆、夹馍、面包、牛奶等,除了铁板煎炸食品外,其他基本与之前供应品种一样。前来购买早点的市民郭女士说,过去的一个多月,都没吃早点,主要是不方便,这下好了,复工就没有后顾之忧了,“价格没变,也都是熟悉的味道。”华商报记者 卿荣波

业务

结婚领证可以办理了 网上预约 错峰登记

为统筹疫情防控、复工复产需要,满足疫期防控期间群众婚姻登记办理的需求,3月2日起西安市17个登记处已正常上班,逐步恢复婚姻登记办理工作。

西安市共有20个婚姻登记处,目前已正常上班的17个登记处分别是:新城区、碑林区、莲湖区、雁塔区、未央区、临潼区、长安区、阎良区、高新区、鄠邑区、灞桥区、港务区、西咸新区沣东新城、西咸新区沣西新城、西咸新区空港新城、西咸新区泾河新城、西咸新区秦汉新城。还有3个登记处(高陵区、周至县、蓝田县)暂未正常上班。

在疫情防控期间,西安市婚姻登记办理工作实行“网上预约、错峰登记”制度,婚姻登记办理全部实行网上预约,按照先预约后办理的程序进行。婚姻当事人应提前进行线上预约,可登录陕西省民政厅官网预约;也可以通过手机下载登录陕政通App或登录个人支付宝,搜索“陕政通”,预约结婚登记、离婚登记、补领婚姻登记证业务。婚姻登记处按照预约分时段分区域进行办理。华商报记者 毛蜜娜

网购

邮政西安邮件处理中心 日处理邮件达67万件

全自动分拣处理设备开足马力,中国邮政西安邮件处理中心已有840多名员工在岗,每日处理邮件60多万件。

3月2日,在中国邮政西安邮件处理中心门前,不断有邮政车停下,登记测温消杀后进场。进入生产主楼,嗡嗡的机器声显示出这里加速生产的状态。停好的邮政车与生产主楼可谓严丝合缝,车上邮件被快速放上传送带,处理中心采用“矩阵+小件分拣机”模式的新作业流程,条码读取设备读取条码后,滚珠模组把邮件分往不同的方向。“春节期间我们暂时停工,2月17日复工生产,目前日处理量已达67万件,基本接近春节前高峰时间80万件的处理量。”中国邮政西安邮件处理中心经理马进表示,他们是草滩处理中心和港务区处理中心双中心运营。

对于西安邮件处理中心来说,复工面临的难题是有一批工人因疫情不能返岗,2月10日,他们和港务区结对联系。港务区派驻专人24小时驻扎指导复工,在防疫流程、人员筛查上把关。马进说,现在上岗人员数量已经基本等同年前数量,达到840人,实行两班倒。华商报记者 李婧

新闻推荐

防疫建设两不误 十四运会这两个重点项目施工忙

施工现场,防疫人员为工人们测体温。量体温、戴口罩、双手消毒、信息登记……2月24日,长安区辖区内,全国十四届运动...

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长安区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