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内外百余位专家学者来长安区追寻柳青足迹

阳光报 2019-12-03 05:58 大字

阳光讯(记者 赵生杰 通讯员 陶莉 师展)11月29日,弘扬柳青创作精神研讨会暨第五届柳青文学奖颁奖典礼在长安区举行。当天上午,中国作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李敬泽,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马川鑫、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蒋少宁,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董兆为同来自省内外的百余位专家学者、作家代表以及陕西各地市各行业有关代表,一同拜谒柳青墓园,并瞻仰柳青故居、参观柳青纪念馆和柳青作家村。

与会人员首先来到柳青文学馆,在讲解员的带领下进行参观,一进馆内,红色主基调墙面上“在人民中生根”几个大字,让人仿佛一下触摸到了柳青的创作精神。

转入步道长廊里,墙面上一幅幅人物图、展柜里各种文献资料,让参观者共同追忆了柳青在长安工作、生活情形。柳青广场上,大家瞻仰了柳青雕像,追忆柳青在长安书写《创业史》的历程,广场东面墙上篆刻的柳青语录“干,就有办法,干,就有经验,干,石头也能变成金子,不干,金子也会变成石头。”时刻激励着当代长安人履行历史担当,续写长安新创业史。

随后,大家乘车来到柳青墓园,墓园门口伫立的柳青雕像,底座上镌刻着“人民作家柳青”六个遒劲有力的大字。这是柳青一生追求的真实写照,也是人民对他的最高评价。

墓园里,大家手持菊花集中肃立,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马川鑫主持缅怀仪式。中国作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李敬泽,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马川鑫,省作家协会党组书记钱远刚、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蒋少宁一同上前整理缎带,随后,大家环绕柳青墓园一周,敬献鲜花,表达深深的怀念之情。

站在神禾原畔,眺望哈蟆滩,绿树环抱的村落,穿村而过的滈河,孕育了老一辈的创业史人,成为大家的精神家园。如今,在长安区广袤的大地上,新时代创业史号角已经吹响,“三三三”战略、建设美好新长安的目标已经明确,需要当代长安人勇于承担历史责任,去创造属于新时代长安人的美好明天。

在长安区皇甫村里,与会者瞻仰了柳青故居。柳青在这里工作生活了14年,创作完成了《创业史》第一、二部等大量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小说。在他简陋的书房里,贴墙立着一个书架,上面摆满了古今中外各类书籍。这些书已泛黄且有点卷曲,显然,书的主人不止翻看了一遍两遍。当年,柳青主动向组织申请,从《中国青年报》副刊主编成为了陕西省长安县委副书记,举家迁到皇甫村生活,一住就是14年。

参加此次活动的,既有资深作家,也有文学青年。他们在皇甫村当年柳青生活过的院子里细心地查看着、询问着,沿着村里柳青当年走过的小路行走着、思索着。

咸阳市作家协会副主席董信义:以前来这里荒草凄凄,沟道漫布,到处是一种充满人间那种平凡的普通的劳动的气息,今天来,这种气象依在,但是柳青的陵园、墓冢翻修一新,这是我们当代人对文化传承的一种认可,对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的一种尊崇,应该说柳青在陕西文学来讲、中国文学来讲的话,他都是历程历史的人物,他高高地站立在我们的心目中,带领着我们文学人坚定的走在为人民服务、扎根生活为人民的这一条创作的道路上,我们到这来,我心中只有崇敬还有一种肃然起敬的感觉,我们的身心可以说受到一次洗礼,忽然觉得我们自己肩负着某种使命和责任,虽然我们可能不会成为一个伟大的作家,或者成为一个很伟大的人物,但是我们争取成为一个有品格、有爱心、有使命、有担当的人,为我们的大众、我们百姓、我们的祖国、为新时代而歌而舞!

延安市作家协会霍爱英:柳青的故园来看了以后,感触也是很深的,因为柳青老师一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刚才几位老师说了我们当年上学的课本上有《梁生宝买稻种》,后来《创业史》我也是看了一些,没有完全看完,当然也没有创作完,路遥也是我的校友、我的师兄,他也是成长于延安,在我们延安,我的母校延大有路遥的文学馆,还有他的墓冢都在延安的延大文汇山上,那么我们陕北,陕西,柳青本身也是吴堡人,一直自古以来出将相也出文人,所以我看了以后也是有满满的自豪感。

作为《创业史》诞生地,现代乡土文学发源地,长安唐村·中国农业公园将以柳青故居为原点,规划建设“柳青作家村”,整合长安大学城等文学艺术资源,打造集“文学陕军”创作交流、文学产品孵化、文学作品改编、影视动漫衍生等为一体的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文学艺术全产业链平台。

与会人员一行首先走进长安唐村项目示范区展厅,观看唐村项目解读纪录片。天朗控股负责人介绍了长安唐村中国农业公园的总体规划,以及项目对柳青笔下的“十里蛤蟆滩”将要开展的生态环境修复、文化资源挖掘保护等方面的工作。

随后,与会人员前往长安唐村·中国农业公园,李敬泽、贾平凹等与会作家代表及各级领导先后参观了濛溪书局、长安唐村·中国农业公园展厅及南堡古寨。大家对长安唐村·中国农业公园以柳青精神为指引,以文学艺术产业激活乡村的实践成果,表达了高度赞赏。

中国作协副主席、省作协主席贾平凹:我是第一次来长安唐村,让我大开眼界,把这样一个很有特点的古老村庄、空心村,打造成保留传统文化和植入文学艺术产业的乡村,非常有意义,特别好。尤其是将村子原有的,比如戏台、寺院、祠堂、回型楼等体现中国农耕文化的元素保留修复,将中国农业历史发展的“脉络”展现眼前,让人一目了然。当然如果可以保留一批已经破旧的院落、街道,让人们在历史的长河中去感受、去追溯旧中国、古村落、甚至一个族群为什么能保留至今,去感受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我觉得这一点特别有意义。它不仅改变了村庄的环境,恢复了原貌,更让每一个来自这里的人们去感受为什么中国五千年文化没有断,作为一个具体村落它是这样运转的,它是一整套的治理体系。

新闻推荐

2019年度中国散文年会在京举行 文化散文《柳青,一座不朽的精神灯塔》获精锐奖

中国作协副主席高洪波为郭文麟(右)颁奖11月30日至12月1日,2019年度中国散文年会在北京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200多位作...

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长安区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