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节 请聆听他们的心声
向新而进——写在第20个记者节到来之际
这里是陕西西安,环城南路东段一号院。今天是2019年11月8日,第20个中国记者节。
当太阳升起,我们以记者的名义,向读者和网友们“打卡”——这片欣欣向荣的三秦大地,这个生机蓬勃的伟大祖国,正通过我们的笔端、镜头、话筒,每一天准时呈现在你的面前。
见字如见故人来,一往而情深。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职责和使命,亦是每一位记者同行,风尘仆仆赢来的尊严和荣光。
如果说,未来的征程是星辰大海,记者就是船头的瞭望者。我们更懂得这个古老而伟大的国家,每前进一步的艰难;我们更理解世道人心、公义良知,每推动一点的力量;我们更清楚每一位中国人对于美好生活、公平正义的殷殷渴念。
新闻总是牵动着我们的走向。我们常常为之激动、流泪、欢欣、思索,也常常为之奔走、改变、坚持、行动,用主流媒体的正确舆论导向澄清谬误、激浊扬清,用理性、建设性为新时代新陕西追赶超越,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
时代是道大课题,记者是赶路人,也是答卷者。我们需要迫切地反思一个最本源的问题,在转型与嬗变的当下,在情绪过剩、信息鱼龙混杂的业态中,记者何以立足,何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高质量新闻信息的需求?
一个基本的共识是,健康的、进取的社会,永远离不开守正创新的记者;内容为王永远是亘古不变的传播铁律;快节奏、多元化的信息环境,更需要主流媒体不断创新、向新而进。
向新而进,是新媒体的新。如今,你所看到的这张三秦都市报,已经成为报、网、微、端,融媒体人全新的内容生产中枢,传播手段更先进、产业形态更丰富。
向新而进,是创新的新。我们建立起了融媒传播的矩阵,深度融合、整体转型,始终保持省级主流媒体的权威性、影响力、公信力,领风气之先,向中国讲述陕西故事,向世界发出中国声音。
当你翻开这张报纸,就像是阅读一部特殊的编年史。我们永远与伟大祖国同频共振,与每一位普通的中国人荣辱与共。我们永远行走在第一线、最基层。请继续赋予我们前行的力量。
本报记者宋雨
躺在时间的河流上
■本报记者宋雨
回望是一件有趣的事。你可以这么理解,过日子,流水一样,一泻千里,成败得失都是不经意;而一旦决定回顾,便像是拥有了某种神奇的魔法——魔杖一挥,感受时间停驻的片刻,你得以缓缓回溯。
这一年,我们经历了许多颇具讨论价值的话题,从西安街头报刊亭整治,到无障碍设施调查,再到垃圾分类“大考”、西安解放70年、“擀包子皮”男孩走红。很多时候,报道的初衷不仅仅是为读者带来信息增量,更在于提供一种区别于简单情绪宣泄的思考角度。
9月27日,我去了渭南富平,寻找天安门第一代国旗班战士,听他们讲述护卫“祖国第一旗”的光荣往事。
我还去拜访了80岁的冯世华先生,他参与设计了西安第一座水处理系统、斜管沉淀系统和虹吸过滤池,是西安城市供水体系建设的拓荒者、亲历者和见证者。老先生说,在“一穷二白”的那些年,我们只能自力更生、自主创新,要有“俯首甘为孺子牛”的胸怀。
在西安聋哑学校,我见到了4个盲人孩子组成的“重木头乐队”。这世上,唱歌的人很多,但歌唱的人甚少。4个孩子,是真正用心灵来歌唱的人——他们只身面对黑暗,又转头向我们描述:黑暗只不过是光明的附属物。
操作这些选题带给我一个很深刻的体会,新闻是过眼云烟,人性却是永恒。这一个个采访对象,并不是一个个名字,而是顶着百家姓,活泼泼生活的人,有着喜怒哀乐,渴望幸福生活。
对于很多人来说,到了人生某个阶段,无论是出于时间、效率的要求,还是单纯的喜好,大家都偏向于跟与自己相近的、拥有更多共识的人相处。而记者工作则往往催促着我们去接触更多自我圈层之外的人,这是这份工作的福利,也是写作的价值。
在记者漫长的职业生涯中,晦暗也好,腾达也好,只要他心中怀揣着人民,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他就能获得坚不可摧的情感和支撑。
如果说,财富、资源、地位都是可以再生的,那么只有年轻勇敢的心,是倾国之权都换不来的优势,记者必须要像一块海绵那样吸收和学习,等到你变得沉甸甸的时候,与重量相称的回报,自然会摆在你的面前。
总会有一些难熬的时刻。但是,不论是过去、现在和遥不可及的将来,新闻依然神圣,新闻专业主义永远是一盏明灯,照亮着热爱寻找真相的人。如果没有这盏灯,“万古如长夜”。
不要急躁,保持进步。
我的初心,是传播你们的初心
■本报记者李佳
今天,是我从事新闻工作整整8年。8年前的今天,我第一天到报社上班。
8年来,我走过很多路,采写过很多报道。正如太阳每一天都是新的,我采访的任务,每一天也都是新的。8年来,我和很多人相遇,而后又去相遇下一个人。然而众多的新闻人物和采访对象中,今年我遇到的两个人物、两个故事,深深印刻在我的脑海中。
第一个故事的主人公叫林亦凡。为了向市民普及生活垃圾分类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今年8月5日,我和两位同事前往西安江村沟垃圾填埋场,实地探访西安的“燃眉之圾”。为了让我们全面了解填埋场的情况,工作人员林亦凡带着我们,从厂区大门口开始,参观了垃圾处理的全流程。填埋现场、中控室、气象站、调节池、渗滤液处理车间、发电厂……期间,林亦凡的讲解既专业又通俗易懂,穿着工作服的他,完全没有活在课本里的书生模样。
林亦凡是长安大学环境专业的研究生。就在今年,江村沟垃圾填埋场正式向公众开放时,作为大学生代表,他首次来这里参观。也正因为这次参观,让他作出了一个重要决定——研究生刚一毕业,就通过人才引进计划,主动来到了这里。
名校毕业的他,换上工服,跟这里的一线工人同吃同住,检测数据、科学实验,和前辈们一起扎根江村沟。他的初心是想通过自己的专业所学,让生活垃圾处理技术更加先进,让我们的生活环境更美好。
第二个故事的主人公叫阴东方。网剧《长安十二时辰》火了,阴东方也火了。因为他是剧中模型制作团队的负责人,而我则率先报道了他和他的团队创作的故事。
1981年出生的阴东方和同学刘圣,从一个单间一张桌子一个单人床开始,搬到西安南郊一处小区里130平方米的毛坯房中,再搬到丁白村一处老旧的印刷厂厂房里,直到完成《长安十二时辰》的模型,两人一共搬了5次家。不断变化的是场地,不变的是面对市场需求,大量制作中仍然坚守的那份匠心。
你无法想象,夏天没空调冬天没暖气,空旷凌乱如木工车间的场地里,阴东方和搭档一起带着三五十位学弟学妹们一起制作微缩模型的场景。他们为了保持高品质,在每件作品下都用铅笔写上了制作者的名字,就像古代的壶匠,以便复检时责任到人。
如今,世界在飞速发展,全媒体时代,传播方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我和我的同事们正在全力奔跑,追求新知、勤于学习、努力转型,争做融媒报道的多面手。
我坚信,只有离得足够近,才能感知足够真;只有怀着真心,才能收获真情。
希望你再努力一点
再坚持得久一些
■本报记者张晴悦
这是真正属于我的第四个记者节。
在动笔写此文前,我翻看了以往过节时自己发的朋友圈。成长的足迹,就在这些只言片语的记录中,一点点显露出来。很多早已面目全非的记忆,也在这时一帧帧苏醒。
是的,跟很多前辈、老师相比,2016年6月才走出校门的我,在记者这个行业里还只能算一个初出茅庐的新兵。但跟4年前这个时候的实习生相比,我又俨然成了一个真正的记者,抑或是大人。
2015年11月,尚在读大四的我来到三秦都市报实习,每天跟着老师跑社会新闻。我希望我也能成为像他们那样的人。在此后的岁月里,都能不违背初心,做一个有所热爱并且为之坚持的人。
新闻事业就是我所热爱的,一晃,过去了整整4年。
回顾这4年,值得铭记的瞬间很多,自己独立采访的第一篇稿子《开元商城旁献血车遭围堵》,引发关注后领导让做后续的强烈被认同感;逛街时意外“撞”上的暖新闻《老人一声吼小偷还手机》,第一次获报社月奖后的自豪感;转正后报道女孩徐丹自强不息的故事,引发大量关注并帮她筹来数万元善款的激动……几乎每个这样的瞬间,都能写一篇小作文来谈自己的感受。
当然,除了荣光与认同,这4年的记者生涯中,我也经历了许多咬牙才坚持下去的时刻。2017年2月18日早上,长安区长鸣路友联村附近一个丁字路口,一辆越野车和一辆拉载着19名进城务工人员的农用三轮车相撞,导致2死20伤。当天晚上8点多,离这起事故十余米的位置,又发生一辆轿车和一辆面包车相撞事故,造成11人不同程度受伤。为了探寻这个路口事故频发的原因,一周时间里,我几乎每天都要顶着寒风雨雪,来到这条通往西安市殡仪馆的路,走访、调查、记录。跑到后来,身体实在吃不消,一到附近就恶心想吐,但我坚持了下来,并最终促使相关部门在这里加装了红绿灯、警示牌,此后这里再未发生恶性事故。
当年7月,我又被报社派往榆林的绥德、子洲两县采访洪灾,灾区里淤泥满地几乎寸步难行,再加上第一次担当这样的任务,心理压力巨大,有内心挣扎,也有些畏难。但面对奋不顾身抢险救灾的武警官兵,面对乐观坚强重建家园的灾区人民,我又坚持了下来,报道赢得了社内外好评。
2016年记者节时,已转为实习记者的我曾在朋友圈里写道,“祝福所有的记者老师节日快乐,也想给自己买颗糖吃,无论如何,一年了,希望你再努力一点,再坚持得久一些。”今年,我仍想把这句话送给自己。
新闻推荐
155万买的进口车 被鉴定非原装“海关进口” 一审判决退一赔三 二审发回重审
白先生2014年在西安广丰商贸集团有限公司购置一辆155万元的进口商旅车。使用期间车辆屡次出现故障,2017年经权威机构鉴定...
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长安区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