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井、开泵忙“秋灌”

西安晚报 2019-10-27 02:47 大字

□任应孝

上世纪70年代初,我中学毕业后回到位于今长安区的任家寨村,参与老家的农业生产劳动。当时我学了个词,叫“秋灌”。说来也怪,“秋灌”不是“在秋天浇灌”,而是在夏天浇灌,只因浇的是“秋庄稼”,故而得名。

每年盛夏时节,正是秋庄稼苞谷的生长期,除草、施肥、灌溉,一项都不能少;特别是天旱少雨时,更要加强灌溉。对每一片苞谷地,从苞谷出苗,到出穗拔节,长出苞谷棒子,再到苞谷棒子成熟为止,一个夏天总要浇灌几遍,不然苞谷叶子就会被烈日晒得卷曲起来,影响其正常生长。为了保证“秋灌”的顺利进行,每年盛夏天旱时,生产队就会在苞谷地的机井里安装水泵,并指派专人看管、浇灌。一般情况下,“专人”就包括我。

当时每个机井固定4个人负责,两人一班,轮换着吃饭。每天清晨,水泵开泵后我们就开始连轴转,一直忙到晚上水泵关停,天天如此。浇地工作说来也不复杂:两个人分工,一人在苞谷地畦子的入水处,另一人在苞谷地畦子的尽头,入水处的人用铁锨打开畦子入水口,让水流入苞谷地畦子;另一头的人等到水流到畦子的尽头,就给入口处的人喊话,告诉水流满了,此时入水处的人就封闭这个畦子的入水口,再打开另一个畦子的入水口……就这样,一畦一畦地浇,直到整片地浇完。

对于我们村来说,浇地不难,但开泵难。打开水泵电闸开关,只出声、不出水是常有的事。据我们分析,唯当泵管里有多半管子存水时,它才能开动;无奈的是,这台水泵被安装在离水面二三尺处的一块木板上,晚上关停后,管里的水总会一滴不剩,全部流回井里……为了顺利打开水泵,起初我们从家里抬上两桶水,灌进泵管,再开电闸;有了经验后,我们就不从家里抬水了,而是在井边放两只水桶,每天关泵前接满两桶水放在井台上备用。

由于水泵一开就是一天,加上夏天太热,机井电闸经常跳闸。我们任家寨村大队仅有一名电工,每到“秋灌”时,大队电工就在地里巡回检查。由于他一个人负责3个生产队全部机井的用电检修、水泵线路的接电、保险丝连接,以及村子变压器故障的处理,所以异常忙碌,有时机井电闸跳闸,半天也等不来电工,我们只能歇菜。为了不耽误工作,每当电工接保险丝时,我就在旁边学,基本上看懂了接法。出于安全起见,我直接向电工师傅讨教,他也乐于传授。经过实际操作,我终于学会了电闸保险丝的接法。后来,电工同意由我负责接保险丝,他给我留下一卷保险丝,我从家里带来钳子、改锥等工具,从此就成了“二把刀”。在整个秋灌中,我顺带负责看管机井,电闸跳闸后,我都会很快地接上保险丝,从而保证水泵正常运转,加快了秋灌进度,为此我还受到了队里的表扬。

后来,农村实行了分田到户,生产队的机井不再集体浇灌和管理,但我在生产队参加集体劳动,特别是“秋灌”时的一些经验在日后生产、生活中总能用到。

新闻推荐

先生王金岭

■常格时间如白驹过隙,不知不觉间,先生王金岭逝世已经两年了。我与先生相遇相识十多年,亲身聆教他的做人治艺之道,让我铭...

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长安区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