耄耋老人用剪纸记录改革开放40年的社会变迁 航天历史入纸来一刀一剪述真情

西安晚报 2018-09-10 05:20 大字

王文质老人介绍他的剪纸作品《我们航天人》

每一个热爱生活的人都是艺术家。在西安航天基地,81岁的“剪纸王”王文质用剪纸描绘着他热爱的航天事业,记录着时代的变迁,见证着改革开放40年来老百姓生活的巨变。

“剪纸王”的剪纸艺术独树一帜

与传统剪纸对称的花样不同,王文质的剪纸绝大多数并不对称,内容也多与时代变迁、历史事件有关,看上去更具故事性、纪实性。“我把自己的剪纸叫做剪纸版画。”王文质解释,可能是受小时候学皮影的影响,他的剪纸与普通剪纸有点不同,“有人说我这是剪纸的手法,版画的表现力。”

1952年,王文质参加工作,进入北京211厂,随后进入北京第一航空学校读书。1956年,王文质进入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当时的院长是“中国导弹之父”“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1967年正月初二这天,王文质正好在家,令他没想到的是厂长当天专程来他家里找他谈话。厂长说:“小王,明天你跟我一起到陕西秦岭大山里去工作。”第二天一早,王文质打起背包踏上开往陕西的火车。

1997年,扎根西安的王文质从西安航天基地一家单位退休,退休后的他更加喜爱剪纸艺术。王文质的作品在构图上吸收了年画、漫画写意的长处,剪法又借助了版画的特点,创作时剪刀、刻刀并用,在陕西长安地区乃至西安都独树一帜,被人尊称为“剪纸王”。

航天历史变成栩栩如生的剪纸

王文质的剪纸作品有很强的时代气息,而且多取材于真实故事。为了拥有大量素材,他退休后经常骑自行车深入长安农村搞社会调查,和广大农民交朋友、拉家常,他的足迹遍及长安区一大半乡镇。在走访中,王文质感受最深的是今昔变化,他的剪纸《人欢鱼跃》的创作灵感,就来自长安东大乡西留铺乡发展养殖和旅游业而致富的事迹。

这些年来,王文质始终关注着我国的航天事业,他将我国航天液体火箭发动机研制人员从仿制艰难起步到自主研制中国火箭“第一心”、研制长征系列火箭等事件再现于剪纸作品上。

王文质将自己创作的航天系列剪纸作品起名为《航天历史》。从上世纪60年代航天事业工作者在秦岭深山凤县修路、拓荒、建厂、建宿舍,到上世纪90年代基地从深山迁到西安,一幅幅剪纸作品栩栩如生地再现了一个个珍贵的历史瞬间。

红色剪纸见证改革开放40年

而“致敬改革开放四十年”的红色剪纸,主要记录了改革开放40年来社会的变化。从城市到乡村,大到国家小到家庭,这些作品从各个角度反映了改革开放40年发生在祖国大地上的沧桑巨变。这些作品创意新颖、构图精巧,如《饮水思源》图案为梅花形,花心是老爷爷手捧甜甜的自来水,四周花瓣里是过去住茅草屋、点油灯、逃荒要饭、给地主放羊砍柴等一幕幕苦日子;《当代千手观音》讲的是勤劳智慧的中国人用千千万万双手托举出拉萨铁路、三峡工程、南水北调、黄土高坡治理等重大工程。

几十年来,王文质剪刻不断。他创作的迎香港和澳门回归系列剪纸曾被送到香港、澳门展出。王文质说,他要用手中的剪刀,多创作出具有时代特点的作品,剪刻出普通老百姓的民心民意。文/图记者康乔娜

新闻推荐

胡润泽在生态环境保护地方立法工作调研座谈会上强调 提高政治站位坚持问题导向 不断提高地方立法质量

本报讯(记者拓玲)按照市委要求,市人大常委会近期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地方立法工作调研。5日,召开立法工作调研座谈会,听取相...

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长安区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