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奔腾不息的黄河水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沿黄观光路2017年8月28日正式通车,全长828.

陕西日报 2018-01-31 09:02 大字

观众在聆听高建群和范华“致敬黄河”的对话。本报记者 戴吉坤摄

本报记者 李向红 实习生 苗雨蒙

2017年9月9日,由陕西日报社和陕西国画院共同组织的“沿黄丹青八百里——沿黄观光路大型采风活动”在西安启动,这次大型采风活动是党报和文化单位联合,进一步加大沿黄观光路宣传力度的有益尝试,也是陕西日报社统筹、策划、开展融合报道的生动实践。陕西国画院、西安美术学院、陕西长安画派艺术研究院的40余位著名画家组成的采风团,历时半月,对沿黄观光路进行了实地采风写生,用艺术作品展示宣传陕西形象,从艺术层面进一步诠释沿黄观光路的建成开通在人文方面的重大贡献。

1月19日,“致敬黄河——高建群对话范华”活动在西安举行。本次活动由“沿黄丹青八百里——沿黄观光路大型采风活动”所引发。作家高建群与画家范华围绕黄河文化展开对话,并以直播形式为现场观众和在线网友进行了一次了解黄河、认识黄河的文化展示。同时,也是一位作家与一位画家,从文学与美术的角度探讨黄河流域在陕西境内的独特地理风貌以及文化形态,抒发艺术家的黄河情怀,向黄河致敬,向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致敬。

用艺术诠释沿黄观光路的文化内涵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登鹳雀楼》

对话伊始,高建群首先为大家梳理了黄河在中国大地流经的脉络。他从文学、诗歌、音乐、舞蹈、影视、历史等方面,从采风活动的起点华山,顺着晋陕峡谷的沿黄观光路,一路向北,讲解了黄河两岸的历史和人文典故。如,合阳的洽川湿地就是《诗经》的发源地;韩城的司马迁祠是为《史记》的作者司马迁而建;黄河龙门流传着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典故;黄河壶口瀑布激发光未然、冼星海创作出了经久流传的《黄河大合唱》……讲到动情处,高建群即兴朗诵了郭小川那首脍炙人口的诗歌《我们歌唱黄河》:“我们在河边上住了几百代,我们对黄河有着最深的乡土爱,我们知道河边上有多少村庄,多少山崖;我们知道什么时候浪头高,什么时候山水来;我们歌唱黄河,也歌唱我们的乡土爱……”

谈起“沿黄丹青八百里”写生,范华自是感慨万千:“那真是一县一景观,一地一人文。越往北走,天与地颜色也愈发不同,地形地貌的变化也愈发触动人的灵感。特别是近几年神木石峁遗址的发现,更是引发了艺术家们的创作激情。”这次实地写生活动让参与的艺术家们有了展示才华的机会,激发了大家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创作完成了大量优秀写生作品。而范华本人在到达采风活动终点府谷县后,又从北向南一个县一个县地挨着往回走,历时3个月,创作了112幅写生稿。高建群说:“范华的这批作品一看就是实实在在的作品。画面上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他把瞬间的感觉抓住,并落在画纸上,这是画家最应该有的状态。”说到此处,高建群倡导每一位艺术家都要以“常恐笔下无波涛,朝朝早起看黄河”的精神来对待艺术。范华由衷感慨:“黄河独一无二的美,让人叹服。我已然拜倒在了黄河与黄土地的脚下。”

做无愧于时代的艺术工作者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李白《赠裴十四》

曾几何时,王子云、石鲁、赵望云、何海霞等老一辈艺术家们也沿着黄河沿岸写生,遗憾的是由于当时的交通状况所困,只走了黄河岸边的部分地方。而今天,随着沿黄观光路的正式通车,黄河沿线的风光美景瞬息便在眼前。“沿黄丹青八百里——沿黄观光路大型采风活动”的队员们用了15天时间就走完了全程。沿黄观光路不仅把一个个民族文化精神符号串联起来,而且更成为艺术家深入生活,了解黄土文化、黄河文明的又一条文化之路、艺术之路、灵感之路。

范华回忆了他1981年第一次看到黄河的历程。他说:“我是从山西省的介休市一直走到山西省的吉县,然后我们一帮同学租了两辆被当地农民叫作‘蹦蹦车\’的三轮拖拉机,继续走。因为连着几天下雨,要从吉县县城到黄河壶口还有很远的路,那段路很难走,最后,车已经走不动了,我脚上穿的皮鞋的鞋面和鞋底子已经完全裂开,我拿草绳绑着脚上的鞋走到了壶口,见到了黄河。我说这一段经历,就是想表达我们对黄河的敬仰之情。在今天,我们更要用心来真正感受黄河的内涵所在。”

雄伟沧桑的黄河,流经质朴厚重的黄土地,构成了黄土高原的历史。高建群深情地说,黄河文化催生了陕北不同艺术形式的产生,如陕北民歌、说书、腰鼓、唢呐、舞蹈以及小说和诗歌等。对话进入尾声时,高建群讲道:“我曾许多次怀着一颗虔诚的心,从黄河发源地到黄河入海口,看过它在每一个流经省份的不同样貌。黄河孕育了我们的东方民族,我们都是黄河的子孙,我会在我的有生之年,为我们的祖国和民族创作出更多的优秀作品。”范华表示:“我要把我看到的黄河和我心中的黄河,通过我的画笔表现出来,创作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作品。”

沿黄观光路,不仅是一条高颜值的观光路,更是一条艺术创作的灵感之路。丰富的自然风光、文化遗存、民风民俗等,无疑是一笔笔宝贵的财富,不仅能让艺术家的艺术创作形成鲜明主题,更能激发艺术家的创作灵感,用优秀的作品来讴歌时代、讴歌祖国、讴歌人民。

新闻推荐

见义勇为好人黄忠文

黄忠文,男,1969年3月出生,生前系陕西秦岭应急救援中心救援队队员。黄忠文是秦岭山水间的热心公益人,先后参加救援上百次,成功救援被困群众、驴友200多人。2017年12月3日,一名58岁的男子独自从...

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长安区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