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长安区:小订单带动大农业

陕西日报 2018-01-04 06:24 大字

本报记者吴莎莎通讯员杨丹

麦苗还在地里生长,麦子却早已卖光。

隆冬时节,在西安市长安区神禾原上,一眼望去小麦幼苗像绿色地毯般铺展开来,在天边连接上一穹通透的蓝。暖融融的阳光里猫着腰除草的村民一边干活,一边拉着家常。

“俗话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人工除草虽然费时费力,但小麦的品质有保证。”望着绿油油的麦苗,村民董增辉笑呵呵地说,签了协议更要诚信经营,小麦的质量直接关系农民的诚信。

董增辉所说的协议是指长安区联合利农专业合作社和农户、企业签订的三方销售合同。在王曲街道办事处中甘村,联合利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爱军拿出一份合同向记者展示。“我们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由农业科技公司提供良种,面粉加工厂收购面粉,合作社统一技术指导和管理。”张爱军介绍,农户发展产业最大的担忧就是销售问题,现在合作社联系企业与种植户签订生产与收购合同,实行保护价统一收购,农户只要种得好,不用承担任何市场风险。

像这样的订单农业,联合利农专业合作社已经发展了2000多亩,涉及藏驾庄村、中江兆村、兴盛村的500多户群众。

由于合作社实行标准化管理、规模化经营,无论是播种还是收获都实现了农业机械连片操作,既节省了人力,又提高了效率。“再加上区农业技术部门统一技术指导,我们的小麦收成好,卖价高。”张爱军说,尝到甜头的社员也积极动员亲戚朋友加入进来,“我准备走出王曲街道办事处,在大兆街道办事处再发展1000亩订单农业,让更多有意愿的农户参与进来。”

在500多户已签订订单农业合同的农户里,还有10多户贫困户。“合作社对他们进行帮扶,对无劳动力的贫困户,他们的农田由合作社全程代管,合作社对所有贫困户都免费提供种子和化肥,减轻他们土地投入的负担,让他们在合作社这个大家庭里振奋信心,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张爱军说,关于今年的产业规划,他和村两委会一起商议,准备再建设一个面粉加工厂,把小麦产业链拉长,让王曲街道办事处更多乡亲一起搭乘致富快车。

新闻推荐

小学生主动参与“烟头革命” 沣西新城城市管理局送来表扬信

胡东方记者邓龙辉文/图12月22日,沣西新城城市管理局张胜利同志一行五人专程来到马王街道西网小学,给学生汪鸿华送来表扬信,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原来,就在几天前,张胜利同志带领“烟头革命”督查小组在马...

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长安区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