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10月西安好人榜
王晓飞孙玉坤吕 斌王 鑫
本报讯12月12日,市文明办、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西安日报社、西安广播电视台等单位评选出9-10月“西安好人”,贠潮娃等14名市民上榜。
“西安好人榜”是弘扬人间真善美、传递社会正能量的良好平台,是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的有效抓手。为使凡人善举大量涌现,使平民英雄常推常新,在西安市形成“人人做好事、好人做好事、好事就上榜、好人有好报”的社会氛围,西安从2014年7月份开始,评选“西安好人”,将市民身边的最美人物、好人群体及时向大家展示,引领社会风尚,努力在西安市形成道德典型“群星灿烂”的良好局面,助力“尚德西安”道德实践系统工程建设。
(本组稿件由首席记者张端采写图由市文明办提供)
助人为乐好人
贠潮娃
贠潮娃,男,1972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陕西送变电工程公司职工。
从2009年开始,贠潮娃已经组织参加公益活动近百次。8年来,他的休息时间几乎从未用来“休息”,智障儿童中心、儿童福利院、敬老院、老年公寓以及骑行宣传低碳环保绿色出行等都有他的足迹。贠潮娃经常组织策划志愿服务活动,用微笑和爱心感染老人和孩子们。用他的话说,利用周末休息时间组织参加公益活动,虽然很忙很累,却过得很充实。2015年7月,渭南女孩由爱因车祸导致颈部病变,面对巨额治疗及康复费用,养父母悄然消失。接到唐都医院志愿者提供的线索后,贠潮娃立刻通过微信、微博及媒体力量征集爱心,呼吁救助,5天时间收到捐款23600.45元,让困境中的由爱深切感受到了来自社会各界的关心与温暖。贠潮娃的志愿服务行动感染了很多身边人,同事、朋友们纷纷加入到了公益联盟组织。(莲湖区文明办推荐)
助人为乐好人
张亚龙
张亚龙,男,1985年6月出生,中共党员,浙江省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西安分公司综合管理办公室主任。
张亚龙曾经做过公益记者,每月从工资中抽出300块钱作为公益基金,他的善举得到了妻子的理解与支持,夫妻两人共同带动身边人加入志愿者行列。2016年12月6日,得知兴平果农王宣维家人出了车祸,急需“救命钱”,张亚龙前往兴平买下王宣维家中的8000斤苹果,送给了西安城管、保洁等城市一线劳动者。年关将近,当他得知许多果农还有大量苹果积压滞销时,立即发起“我是‘助农\’我为果农代言”、“关注城市守护者”爱心行动,带动亲朋好友加入活动中,奔波于西安兴平之间,帮助果农销售苹果3万余斤。张亚龙说,如果每个人都用自己的方式,传递他人一点点乐观、感动和善意,就足够温暖整个社会。(碑林区文明办推荐)
见义勇为好人
陈志强田地
陈志强,男,1959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青海省驻西安第一干休所退休干部。田地,男,1993年9月出生,浙江省东阳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职工。
2017年11月2日上午,57岁的陈志强骑车途经第四五一医院东边的人行天桥时,只见一名男子正抓着一名女子的头发厮打,将一把匕首捅进女子脖子。危急时刻,陈志强立即冲了过去,一脚踹在行凶男子身上,然而歹徒并没有停手,又将匕首拔了出来,再次捅向女子。陈志强见状举起路边的共享单车砸了过去,第二次将歹徒手上匕首砸掉。歹徒怒视着他想扑上来,陈志强举起一辆单车与歹徒对峙起来。僵持之际,大学毕业刚参加工作的田地乘机将女子从歹徒身边拉开。但男子很快又冲了上来,田地顺势将其推倒在地,与陈志强合伙将歹徒制服移交给赶来的民警带走。受伤女子被120急救车送往医院。(碑林区文明办推荐)
见义勇为好人
浐灞“深井救人”群体
浐灞“深井救人”群体:王晓飞,男,1982年10月出生,华夏文化旅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投资事业部总经理;孙玉坤,男,1986年2月出生,华夏文化旅游集团西安演艺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吕斌,男,1984年9月出生,陕建八建集团香槐一路项目部项目经理;王鑫,男,1985年2月出生,陕建八建集团香槐一路项目部项目副经理。
2017年9月2日上午9时许,西安灞桥区灞桥街道下桥梓口村一名1岁零8个月的男童不慎坠入废弃的机井。王晓飞、孙玉坤接到救援电话后,立即让工地停工,参与配合救援。为防止30米水泵作业中断,王晓飞还安排人去加油站加了一桶油为从施工地调用的发电机备用。吕斌、王鑫接到求援电话后,立即停下工地所有工作,组织项目上5台挖掘机,3台装载机,调集管理人员赶赴现场,协助指挥挖掘机和铲车作业,安排工地人员运送木板等支撑材料。从早上九点多一直到晚上七点多,看到孩子被成功救出,现场所有人都大声欢呼、鼓掌,激动得热泪盈眶。危难关头汇大爱,男童坠井的紧急救援行动,无疑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最好诠释,更是人间温情和爱心的真实体现。
(浐灞生态区文明办推荐)
敬业奉献好人
徐艳
徐艳,女,1968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市税务干部学校副校长。
徐艳带着到教学一线发挥才干的情怀,从市局教育处选择到距家70公里偏远的西安税校,一干就是近10年。她带领教学团队求创新、谋发展,开发特色培训项目,推行双讲、研讨式、案例式教学;在学员管理上,推出“一个教育,三个合格率”,增强了管理的刚性;在师资队伍建设上,通过课前学情分析、教学过程设计、跟踪听课、课后总结点评等活动,让年轻教师很快走上了讲台;在校园文化建设上,以非课程环节活动为突破口,着力打造课堂、课外和宣传“三项文化”,激发了学员的热情,丰富了培训文化,《陕西国税》刊文《教学不仅在课堂上》予以报道。2015年入选国家税务总局教育培训师资人才库。多次被评为优秀公务员、教育工作先进工作者,2017年入选“感动陕西国税人物”。
(市国税局推荐)
敬业奉献好人
张王刚
张王刚,男,1956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血液科主任。
担任血液科主任22年,张王刚使血液科由18张床位发展为如今西北规模最大的血液病治疗中心之一,血液科被国务院批准为博士学位授权点、中国抗癌协会陕西省血液肿瘤专业主委单位。张王刚多次带领科室医务人员赴贫困区县开展义诊,积极开展10余项新技术新疗法,开展西部首例异基因半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是西部嗜血细胞综合征半相合移植第一人,是骨髓瘤患者的生命卫士;他大胆尝试应用“CAR-T细胞治疗难治复发的多发性骨髓瘤”治疗血液恶性肿瘤,在美国临床肿瘤年会和欧洲血液年会做大会发言。他在国内外率先开展了白血病疫苗治疗难治性白血病的研究。他是患者眼中的好大夫,30年坚持专家门诊及病房每周2次查房;他教书育人,是学生眼中的严师,培养博士、硕士生百余人。(新城区文明办推荐)
孝老爱亲好人
吉玉春
吉玉春,女,1959年4月出生,雁塔区太白南路广电小区居民。
吉玉春与丈夫1983年结婚后,一直与公婆生活在一起。丈夫因工作原因长期身处外地,照顾两位老人的重担落在她身上。35年来,吉玉春细心照顾两位老人,承担了所有的家庭琐事,从无怨言。6年前,公公被确诊患有多种病症,脑萎缩导致老人时不时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比如半夜离家出走、随处小便等。在这种情况下,她更加无微不至地照顾老人,6年来几乎没有睡过一个好觉。只要公公半夜起来,吉玉春都会起床跟着老人。无论老人走到哪里,走到几点,都一直跟着老人,直到老人回家。在这个有着18口人、四世同堂的大家庭里,30多年几乎没有过矛盾。吉玉春敬老爱小、真心待人、从不计较得失,身体力行地传扬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雁塔区文明办推荐)
孝老爱亲好人
惠成民
惠成民,男,1960年8月出生,长安区鸣犊街道黎明村三组村民。
2012年,惠成民82岁的母亲因脑梗成了植物人。从此,精心照顾母亲成为惠成民的头等大事。每天早起,他给母亲换尿不湿,打扫卫生,然后把母亲抱到轮椅上推出去呼吸新鲜空气。接着回家给母亲做饭,再一口一口喂母亲。老人年岁大了喜欢热闹,每天把她推出来跟邻居们聊一聊,或者在村里转一转。他伺候母亲特别周到,老人的衣服都很干净,整天把母亲收拾得像要出门的客人一样。一般子女伺候一两个月可能都坚持不下来,他一做就是四五年,和母亲同吃同住,照顾母亲吃喝拉撒。在惠成民的悉心照顾下,多次病危的母亲都挺了过来。惠成民几年如一日的孝行感动了乡里,村民们集资送来牌匾——“孝悌楷模”。(长安区文明办推荐)
孝老爱亲好人
刘竹侠
刘竹侠,女,1976年10月出生,西安银桥乳业(集团)有限公司奶粉生产部员工。
2004年,刘竹侠结婚刚三年,丈夫被查出重病,她努力撑起了这个家。为了让丈夫能有一个好的心态,她任何时候都打起精神,让自己的情绪感染着丈夫积极配合医生。2005年,丈夫的治疗非常成功,逐渐恢复健康。2014年12月份,丈夫再次患病。为了丈夫能有一个好胃口,她就特别做些健康清淡的饭菜,她不顾工作劳累总是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刘竹侠平时也和丈夫开开玩笑,让生活不至于太沉闷。丈夫在治疗中会有一些副作用,她就经常给他按摩。刘竹侠就像大风大浪里的舵手,为丈夫的身心牢牢把握着健康的方向盘。丈夫患病13年,刘竹侠坚持当下的幸福陪伴,也坚信未来的长久相守。(临潼区文明办推荐)
自强励志好人
董飞霞
董飞霞,女,1989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周至县终南镇寨子村村民。
董飞霞在一岁时因严重发烧而导致下肢瘫痪,从此以后便终日与轮椅为伴。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入选省残疾人田径队,从此刻苦训练,凭借一股子韧劲儿和坚持不懈的精神,董飞霞入选了国家残奥队,先后获得残奥会、世锦赛、亚运会、全运会等各类国内外重大赛事23枚金牌、8枚银牌、5枚铜牌。在2016年的里约残奥会女子铁饼比赛中,董飞霞凭借稳定发挥,以25米03的好成绩勇夺该项目金牌。她因信念而走进赛场,她因坚持不懈而感动众人,她是一个平时训练不怕苦不怕累,赛场上永不服输的“女汉子”,她是坐在轮椅上的奥运冠军董飞霞。一个坐着轮椅的里约奥运会冠军,以残缺的身体,书写着没有遗憾的人生,在国内外重大赛事中用一枚枚金牌向世人展示着一种力量:一种生命的力量,一种向上的力量。
(周至县文明办推荐)
新闻推荐
小侯住进了公租房本报记者代泽均摄大学生住进公租房本报记者代泽均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
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长安区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