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治河关键在于 治理沿河村庄生活垃圾

西安日报 2017-11-02 05:22 大字

青年志愿者在灞河岸边捡拾垃圾。(记者 杨力 摄)(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本报讯(记者庞乐)西安市推行河长制工作以来,河流治理可圈可点,明显污染源和污染物大大减少。但河流治理不光是河道治理,还要找出污染问题的来源。一位公益组织负责人说,零散的污染源在广袤的乡村,治理难度更大。针对这一问题,西安市城市管理部门加强了对农村生活垃圾的集中收集处理,在长安区等涉农区县试点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推广工作。

自今年3月起,全市各涉农区县、开发区开展了为期50天的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专项行动,组织清理村庄及河道周边长期倾倒堆积的生活垃圾。经过持续整治,农村垃圾围路、围村、围河等问题得到有效治理。截至目前,全市86%以上村庄达到“八有八无”环境卫生综合治理标准。

同时,按照“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和“一年试点启动,两年面上推开,三年见大成效”的思路,西安市在长安区、高陵区、蓝田县试点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推广工作,采取各种措施改变传统的废品回收方式,充分调动了群众对垃圾进行分类的积极性,实现了垃圾减量化目的。

据悉,下一步西安市还将继续加强农村生活垃圾环卫设施建设,通过督促各涉农区县加快建设收集点、收集箱、配备环卫工具等措施,确保农村生活垃圾及时收集。并全面试行分类,从源头上杜绝向河道内倾倒垃圾的现象。

西安市城市管理局指出,今后将建立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设施日常管护机制,严格执行垃圾收集和转运技术要求,及时查处、纠正乱倒垃圾的行为,确保长期治理成效。

新闻推荐

梦中的大槐树

□党炜丁酉竹春,桂花飘香,寒露午后,蒙蒙细雨作伴,驱车驶离繁华都市,穿越乡村小道,前往梦里的家乡。沿途一片翠绿,原间浓雾弥漫,美景和梦中愿望重合,橘色雾灯指路,来到长安区炮里原上,视野里一望无际,满是碧绿...

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长安区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