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每天一早背着十多公斤重的工具包出门 66岁老人走街串巷 义务维修共享单车

西安晚报 2017-09-01 05:20 大字

担心老伴儿修车口渴,妻子专门送来“补给”。

记者 龚伟芳 摄

家住长安区的王建民是地地道道的老陕,这位66岁的老人每天早晨六七点钟提着小马扎、背着近30斤重的斜挎包就出门了,从早到晚走街串巷,就为了一件事——义务维修单车。王建民说,干这事不为挣钱,看着自己修好的车摆在街边能重新投入使用,他心里就高兴。

辞掉保洁工作成了义务修车人

王建民是个庄稼汉,前几年村子拆迁,搬进了单元房,他在别人的介绍下,成了一名保洁员。工作期间,老人看到满大街的共享单车被随意停放,而且很多都遭到了破坏,心里很着急。由于自己有修车的手艺,工作间隙他就顺手修修车,需要工具、零件就自己掏钱买。今年3月底,老人干脆辞掉了工作,从4月1日起正式成为一名义务修车人。

每天早上六七点钟,王建民就出门了,一个小马扎、一个军绿色的斜挎包是他每天必带的装备。在这个近30斤重的斜挎包中,除了各种修车的工具,还有大量的配件。因为每天长时间地背包行走,王建民的右肩上已经勒出一道深红的印记。“打气筒、扳手……这些工具修车都用得上,还有车座、脚蹬子……这些零部件更换率最高。”老人说,他每天没有固定的活动区域,哪里的单车多他就去哪,走到哪里修到哪里。

王建民一大早从家里出来坐上公交车,眼睛就一直盯着窗外,看到有被损坏的单车停在路边,他会就近下车去维修,之后,就背着斜挎包在路上“巡查”,看到随意停放的共享单车,他也会摆放整齐,直到傍晚七八点钟天黑了才回家。

自从王建民开始义务修理共享单车,平均每天修车不下二三十辆。由于他使用的手机是只能接打电话的老年机,他还专门让儿子给他买了一部智能手机,方便下载软件,能在修车时及时开锁,可是摆弄了几次,他觉得不习惯就放弃了。每次遇上换车胎的活,他还得打电话给单车公司索要开锁密码,之后再维修。有时,修车时随身携带的零件不够用,他还会打电话请老伴帮忙,送来“补给”。

想告诉更多人爱护公共资源

得知王建民在街头义务维修共享单车,好几家共享单车公司都找过他,希望聘请他加入维修团队工作,但是都被老人拒绝了。问及原因,王建民说,“这些单车公司,上班时间是上午9点,按照我修车的经验和时间来看,这个时候我已经都修好三四辆车了。我要是去上班了,修车效率肯定不比现在高。”

起初开始维修共享单车时,王建民都是自己购买工具和零部件,但由于共享单车很多部件尺寸特殊,没有合适的零件他就没法修车,他这才与单车公司联系。经过协商,OFO公司同意为他提供维修所需的零件。“我只要能动弹就会一直修下去。”王建民说,“即使是赔钱,只要我心里高兴,我就愿意继续干下去。”

为了更好地学习修车技术,今年5月他还特意乘高铁去了一趟北京,看到北京街头的共享单车有划定的摆放区域,停放非常整齐,损坏的车子非常少,王建民更加坚定了自己义务修车的想法:“我得用自己的力量告诉更多的人,爱护这些公共资源。”

对于王建民义务修车的事,他的家人也很支持。“他白天在外面干活,晚上我就在家多炒几个菜慰劳他。”王建民的老伴说。文/图记者龚伟芳

新闻推荐

“年华大学堂”开课了

本报讯(记者陈静通讯员张永峰)8月28日,长安区郭杜街道学府街社区举办的“年华大学堂”开学典礼暨文艺演出开幕,吸引了上百名社区居民冒雨观看。演出在学府街社区威风锣鼓队带来的《欢乐中国...

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长安区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