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长安区土门峪村走出“党建+”脱贫新路子

西安日报 2017-09-01 05:20 大字

长安区王莽街道土门峪村贫困户陈生乾说起今年卖桃的收入,高兴地合不拢嘴:“合作社收了俺2000多斤桃,一斤按2.5元收,俺腰包里一下子就有了5000多元!往年都是俺自己进城卖,天不亮就出门走几十公里,把人折腾坏了不说,价格、数量都没谱,今年只管往村委会一抬,人家合作社当场就给算账兑现。”

“穿”上精美包装盒

贫困户的鲜桃卖出了好价钱

土门峪村村子不大、耕地不多。“全村1020人,人均耕地不足1亩。”村书记马买道说:“但是林地荒坡面积大,人均3.25亩,村民们在坡上种满了桃树。咱这温差大,坡地光照足,种出的鲜桃品相好、个头大,但村民们单打独斗,形成不了品牌,在市场上也不占优势。”

但今年的鲜桃“穿”上了精美的包装盒,打上了“二龙塔鲜桃专业合作社”的牌子,身价涨了不少,村民们的腰包也跟着鼓起来。

索伟舵是长安区基建公司派驻到土门峪村的第一书记,也是合作社的“经纪人”。“鲜桃挂果前,区基建公司投资2.75万元制作了5000套鲜桃包装盒捐赠给合作社,作为运营资本。”索伟舵说:“合作社又着手解决销路问题,动员23家建筑企业到土门峪村提前认购了6500余盒鲜桃。认购款作为投资再制作了6000套包装盒。今年,土门峪村总共卖出了近10000盒包装鲜桃,盈利了10万块钱。”

合作社严格按照果个、果型以及鲜桃品种要求在全村进行集中收购。“收购价始终定在2.5元一斤,高于市场价,而且没有波动。”马买道做了个对比:“前段时间,南方的桃子冲击本地市场,好多村民零售桃价被压到1块钱,但咱合作社收的全是村民自种桃,绝不压价。有些贫困户种的桃达不到收购标准,索书记就单独帮他们联系附近的超市,最低也以1.8元每斤卖了,绝不让贫困户利益受损。”

牢牢抓住“党建”“牛鼻子”

党员带头建起合作社

要说起二龙塔鲜桃专业合作社的建立,还有一段曲折的故事。

“2014年提出要建鲜桃合作社,但村民们反响并不热烈。”索伟舵说:“‘俺们自己种了几十年桃,还用别人教吗?\’村民们的疑虑我们都理解,但合作社是品牌化、专业化发展的途径,必须搞下去。谁来搞?党员冲在最前头。当时动员了村里的5名党员加入合作社,并抓好党组织工作,把党员的带头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合作社成立之初就定了制度,社员不是第一位的,服务村民才是首要任务。”索伟舵说:“桃子三分种七分管。合作社请来技术员、农药专家,到桃林里给种植户讲防虫知识。贫困户买不起农药,党员就一对一上门帮扶,到打药、施肥季节,党员自掏腰包买农药买化肥,送到贫困户家里。”

从2014年至今,5名党员社员没给自己谋一分钱福利,反倒贴了不少钱。“经过经验摸索,今年合作社开始实行规模化经营,优先收购村民,尤其是贫困户的鲜桃。”索伟舵告诉记者,这一季盈利的近10万元计划为村民们提供今冬的鲜桃管理培训、化肥、农药以及制作来年的鲜桃包装盒,从而实现合作社的良性运转。

村民们看到了合作社的效应,也感受到党员们不为私利的奉献精神,纷纷表示也要加入合作社,“跟着党员走,俺们有信心。”

而索伟舵这个“第一书记”兼合作社“经纪人”,也打起了新算盘:“我的目的不仅是为了激活合作社功能实现盈利,还要为土门峪村培养出更多的经纪人,解决群众‘卖桃难\’的问题,把销售交给市场,让群众在鲜桃的品质提升上下功夫,真正做好市场化竞争的优胜者。”记者张端通讯员马斌雨

采访后记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

“党建+”的脱贫新模式在长安区已经全面展开,越来越多的村庄像土门峪村一样富裕起来。党建是发展的基础,党员就是村民们心中的“定盘星”,只有将党员的先锋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才能引领好广大群众团结一致、共同富裕。近年来,长安区始终坚持党员干部引领促脱贫攻坚,选派了54名机关干部驻村担任第一书记,深挖“党支部+X+贫困户”模式中“X”的内涵,把非公企业、农业园区、专业合作社、政府部门等作为有效载体,多渠道增加贫困户收入。

如今,在长安区,“党建+”成为脱贫攻坚最有力的支撑,犹如大树稳固的根系,为脱贫攻坚提供源源不断的养分,结出共同富裕的累累硕果。

新闻推荐

高杲任西安市副市长

华商报讯(记者杜鹃)8月30日,西安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闭幕,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胡润泽主持会议并讲话。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春雁、韩宝生、秦鸿学、王凤萍、薛振虎,秘书长王德安和委员出席会议...

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长安区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