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婆石爷七夕会
石婆庙石爷庙石刻石婆庙石刻七月初七庙会盛况(子乐 摄)
○崔彦
小时候爷爷常指着满天的繁星,给我讲天上的故事。他说,三国时,天文学家吴太史令陈卓把天上的星星归类成283组,共1464颗。我们头顶密密麻麻的星群是银河,银河两岸那两颗最亮的星星分别是牛郎星和织女星,牛郎星旁边有两颗小星星,那是牛郎担的担子,担子里挑的是他和织女的两个孩子。
从那时起,璀璨的繁星、神秘的宇宙就引起了我的兴趣。上小学以后,女孩子们在一起讲故事,讲得最多的就是“牛郎织女”。每逢七夕节,一帮小朋友们在葡萄架下倾听牛郎和织女谈话。当然他们的谈话谁也没有听到,可他们的故事却在幼小的心里洒下了种子。
其实七夕节和中秋节都来源于人们对星象的崇拜。至少在三四千年前,随着人们对天文的认识和纺织技术的发展,就演绎了牛郎星和织女星。汉代起有了牛郎和织女的爱情故事,七夕节也应运而生。如今《牛郎织女》与《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白蛇传》被称作我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故事。
《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中这样描写“牛郎织女”的故事:“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其实,这个凄美故事就发源在西安市长安区斗门镇。
据史料记载:汉武帝元首狩3年(公元前120年),为训练水军,在今长安区斗门镇一带开凿了昆明池,池中置石鲸,为应天象,又在两岸分别放置牛郎、织女的石雕像,中间隔着昆明池象征天上的银河。班固《西都赋》中说:“临乎昆明之池,左牵牛而右织女,似云汉之无涯。”随着时间的推移,牛郎织女这两个相距甚远的星辰演变成主宰爱情的神灵。东汉崔宴《四民月令》说,“七月七日,河鼓(牵牛星之天文学名称),织女二星神当会。”这个凄美的传说又由天上来到人间,在中华大地广为流传。昆明池畔的牛郎织女石刻像也被当地群众尊称为“石爷神”、“石婆神”,开始顶礼膜拜。唐德宗贞元14年(公元798年),人们开始修庙供奉。在长安斗门,至今还保留着正月十七(传说中牛郎织女结婚纪念日)和七月初七(鹊桥相会的日子)举行庙会祭祀牛郎织女的习俗。
千百年来,长安的乡亲们一直祭祀、供奉石爷神、石婆神,逐渐形成了独有的七夕文化传统。每年农历正月十七,人们给石婆庙里的石婆穿红戴绿,打扮得像新娘子一样。四方信众从十里八乡甚至渭南、咸阳、宝鸡、延安等地赶来祈福,祈求美好的婚姻。石婆庙里红烛高烧,红灯高挂,一派喜庆气氛。
庙会从正月十六这天就正式开始,为期两天。第一天白天演唱秦腔传统剧目《天河配》、《长生殿》,晚上举行祭祀典礼。典礼内容包括给织女献饭、献灯、念经、守夜,其中守夜一直要守到第二天,据说守一夜石婆,一生不得病,摸一下石婆,一生都幸福。献饭的时候有献词,献灯的时候有献曲,内容均为祈祷消灾免祸,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福禄相随等具有美好意义的词曲。献灯曲是人们结合自编的歌词《十挂灯》,曲词为“一挂的灯挂红的灯/红灯挂的一层层/一个仙女来玩灯/先添的油,后拨的灯/灯火拨的亮晶晶/石婆消灾又免难”……如此一直唱到十挂灯。
七月初七的庙会也是为期两天。七月初六晚上,人们就开始上茶、上贡品、颂祭文。七月初七当天扭秧歌、耍社火,比春节还热闹。据说秧歌队伍足有一二里长,现场演出《天河配》、《长生殿》、《花亭相会》等经典喜剧。七月初七晚,群众耍花灯、渡鹊桥,把宗教文化与民俗文化有机结合。七月初七这天,石婆庙里常常人山人海,献祭的香客多达数万人。除了周边香客云集外,还有外省的信众不远万里汇聚到石婆庙。
七夕庙会最大的特色是鹊桥相会。石婆庙里搭有鹊桥,相亲相爱的男男女女从鹊桥上携手通过,预示着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牛郎、织女的石像也各有特色。“石爷”(牛郎)像高2.3米,右手置胸前、左手贴腹,身体呈跪状,上身微微向左扭转,大眼阔鼻,表情朴实憨厚。“石婆”(织女)像高1.9米,线条粗犷浑圆,表情忧郁苦闷。
石婆庙内还有一块距今已有2200年、3米见方的大石头,石头上有条像水冲的渠。传说这块石头是牛郎织女的炕,有次牛郎不慎尿到炕上,把炕冲了这两条渠,织女打了牛郎一个耳光,牛郎就跑到斗门镇(离石婆庙大约4里)的地方,所以牛郎织女石刻至今还在对视着。
传说虽然不可信,但石婆庙,以及牛郎、织女石像却凝聚着人们对美满婚姻和爱情的向往,也成为关中地区一大人文景观。目前,长安斗门石婆庙七夕传说已经入选陕西省和国家“非遗”目录。
本组图片除署名外均由尚洪涛摄
新闻推荐
长安区地税局全面部署“纳税人大走访”活动日前,长安区地税局全面安排部署“排税忧、控税源、聚合力、促发展”纳税人大走访活动。这是长安区地税局在学习贯彻市局“招商引税”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
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长安区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