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区用心用情打好脱贫攻坚战
长安区特殊教育学校老师为魏寨街道贫困学生送教上门。
长安区医务人员为贫困户进行慢性病随访。
长安区医院为贫困户办理一站式结算。
长安区脱贫攻坚指挥部建起了智慧脱贫平台。
长安区工作人员上门为贫困大学生办理教育资助。
长安区民政工作人员为子午街道贫困户送去救济金。
长安区民政干部到引镇街道落实兜底扶贫工作。
长安区王莽街道竹沟村驻村工作队制定精准帮扶计划。
拿出“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气概,鼓起“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劲头,扶真贫、真扶贫,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一段时期以来,长安区以精准扶贫、全面小康统揽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全面贯彻落实中央、陕西省、西安市脱贫攻坚各项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实施“八个一批”脱贫路径,举全区之力、集全区之智,构筑起精准扶贫“四梁八柱”,走出了一条特色扶贫开发道路。
为确保脱贫攻坚工作稳步推进,长安区不断完善精准帮扶政策体系,建立脱贫攻坚长效机制,制订《行业脱贫三年行动计划》,成立“八办两组”牵头部门,组建35个贫困村驻村工作队,选派2801名结对帮扶干部,层层签订脱贫责任书、人人立下攻坚军令状,不断夯实工作任务,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责任网络。长安区委、区政府召开脱贫攻坚推进会,系统谋划、强势推进,以更加扎实有力的举措推进精准扶贫,以“长安铁军”的作风打响脱贫攻坚战役。区级主要领导率先垂范,沉下身子,深入一线,上门走访困难群众,当面倾听群众诉求,用心用情帮助贫困户落实帮扶措施,用智用力解决困难群众生产生活难题,以“辛苦指数”换取困难群众的“幸福指数”。
兜底保障“救急难”快速响应机制、“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服务、送教助学精准扶贫政策……在长安区级领导示范带动下,各部门、各街道领导干部纷纷深入结对帮扶村,进村入户,帮助群众解决子女入学、就医就业、住房保障等民生方面的突出问题,用心用情使贫困群众感受到暖心、温心、贴心。
先诊疗后付费暖心
“看这么大的病,没有花一分钱,多亏了政策好,要不然我老伴可能随时都有生命危险……”长安区滦镇街道酒务头村67岁老人种忠告诉笔者,他老伴马清娥患有心律失常的疾病,区卫计局和滦镇中心卫生院多方协调,安排老人入住治疗,为老人安置心脏起搏器,让老人享受到了“先诊疗后付费”以及“四重保障”政策,5万多的治疗费用最后只花了不到3千元。而且通过“重病兜底”政策,还给老人报销了这笔钱。治好了病,又没有花一分钱,不仅解决一个家庭的根本问题,而且让健康扶贫政策深入人心。
据了解,长安区在实施健康扶贫政策过程中,积极开展健康扶贫政策宣传工作,制作《西安市长安区健康扶贫明白卡》3820块,印发《健康扶贫宣传知识手册》1万册,利用广场、农家乐、乡村旅游、村卫生室、公路等群众聚集的地方,以彩绘、墙报、LED电子屏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大力宣传健康扶贫政策。医务人员还利用签约、随访等机会,多次、反复上门面对面为贫困户讲解健康扶贫政策,加深贫困户理解和记忆。
政策宣传到位了,具体执行怎么办?长安区狠抓落实,将全区5565名贫困人口信息与合疗系统中参合人员信息逐一比对,为贫困人口每人建立起一份健康档案,并随时进行更新完善,实现贫困人口每人有档案,参合率100%,大病保险参保率100%;为五保贫困户以外的4487名贫困人口购买大病补充商业保险,建立新农合、大病保险、民政医疗救助、补充商业保险“四重保障”制度,实现医疗有保险;对贫困人口住院及门诊重大疾病医疗费用实行兜底保障,确保贫困人口实际医疗费用报销比例达到90%以上,个人自付费用不超过3000元,做到“重病兜底一批”;建立大病救治台账,实行销号管理,做到“大病救治一批”;为贫困人口中高血压、糖尿病慢性病人发放慢病小药箱,团队医师和乡村医生定期上门随访,做到“慢病管理一批”。在全区46家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全部执行“一站式”结算服务,执行“先诊疗,后付费”,实现“100%一站式”服务。目前,已成立165个医师团队,与2801户贫困户实施一对一家庭签约服务。
精准送教助学温心
“孩子在学校的伙食费一天只需要交5块钱,住宿费、被褥、校服都是学校免费提供,每年还给孩子一些费用补助,所以说政策好得很!”魏寨街道残疾学生王仕林的爷爷这样评价扶贫政策。在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中,为保证全区每一位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残疾孩子能够接受基础教育,长安区对未入学适龄残疾儿童,依靠特殊教育学校、随班就读等形式,逐一安排其接受教育。
对不能到校就读的重度残疾儿童少年,为其提供送教上门,开展“1+1”(文化知识+康复知识)康教一体化服务。目前,全区有建档立卡贫困户残疾学生33名,其中随班就读17人,入特教学校1人,对其余15名残疾学生开展“生活自理技巧训练为主、肢体机能训练以及教育为辅”的上门送教服务。送教关爱,不仅给贫困家庭孩子送去了康复训练、心理辅导和文化教育,还送去了爱的陪伴与守护。
狠抓贫困学生资助政策落实,长安区全面启动建档立卡户学生资助管理系统,通过优化资助程序、信息共建共享、健全校内资助等措施,主动对接,内外协作,上下联动,补足常态化资助流程相对滞后的短板,全力推进精准资助工作的开展。截至目前,已为825名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发放各类资助资金58.06万元,为义务段445名建档立卡户学生免除学、杂费28万元。
“救急难”快速响应贴心
今年以来,长安区将社会救助政策特别是农村低保、特困供养与脱贫攻坚工作有效衔接,不断完善社会救助工作,建立民政兜底保障“救急难”快速响应机制、“主动发现工作机制”,全力打造以最低生活保障和农村特困供养为基础,以医疗、教育等专项救助为辅助,以临时救助、慈善救助为补充的民政救助兜底保障体系,助力全区脱贫攻坚工作扎实、快速推进。
为了确保困难群众能够及时得到救助,长安区充分发挥村“两委”、驻村干部和志愿者等贴近群众、熟悉民情的优势,及时了解、掌握、核实辖区群众遭遇突发事件、意外事故等特殊情况,快速响应救助预案,对行动困难、文化水平较低的困难群众,提供上门救助、协助填报等便民服务,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救助。
长安区鸣犊街道高寨村低保户高霞的儿子在4月初被诊断出白血病,而家庭情况完全无法负担高额的医疗费用,家庭生活出现严重困难。区民政局在了解到情况后,立即为高霞家庭办理了临时救助并发放了救助金1万元。据了解,长安区自建立“救急难”快速响应机制之后,对于困难家庭突发的紧急情况,秉持救急难原则,先进行救助,后补齐手续。截至6月底,已临时救助困难群众20759人次,发放救助金403.36万元。
针对建档立卡贫困户、五保户、低保户等,长安区建立救急难“绿色救助通道”,完善应急医疗救助、临时救助等相关制度,简化救助工作流程,做到高效办事、救急救难。长安区还要求村第一书记、包村干部等,针对辖区内困难群众分布情况,制定不同频次的上门访问日程表,制作入户调查情况收集表,重点记录家庭困难情况和群众需求,定期对高风险家庭进行入户评估,采取主动介入、及早发现、积极干预的措施,对陷入生活困难的群众实施及时救助。 (马斌雨 杨丹)
新闻推荐
陆海呼应丝路结缘 “民营经济提速,西安潜力被激活” ——访西安泉州商会会长吴振奋
西安泉州商会会长吴振奋(记者雷伟东摄)■首席记者杨耀青提起闽商,人们大都会将他们与“开拓”二字紧密联系在一起,而作为福建三大城市之一的泉州,成长于此的商人不仅具有闽商的传统优点,沿...
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长安区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