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祝:碧水映蓝天 节水促发展

武威日报 2021-09-27 18:19 大字

本报记者王瑾

天祝县是黄河流域2条外流河和石羊河流域6条内陆河的重要水源涵养区和水源补给区,生态地位特殊而重要。

近年来,天祝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县关于实施国家节水行动安排部署,坚持“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的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相关部门各司其职,细化落实农业节水、工业节水、城镇节水、水权水价改革、水管体制改革、水资源精细化管理6大节水行动,节水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成为全国第四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

天祝县积极探索农业节水模式,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推进传统农业转型升级,促进农业节水增效,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近年来完成藜麦、中药材等试验示范25项(次),完成高效农田灌溉面积10.2万亩以上,节水722.48万立方米以上。涉农企业、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以土地流转、土地入股等形式,推行小田改大田、旱田改水田、漫灌改滴灌“三改"模式,探索出了农业节水的新路子。

注重示范带动,打造宏氟锂业公司、天祝创亿公司、玉通石门河碳化硅公司3个不同类型的工业节水示范点,改进生产工艺,引进先进生产技术,持续加大工业节水力度。召开全县工业节水工作推进会,加大对水资源利用情况的调度,保证企业能够合理合规用水。进一步加强基础管理,指导企业完善水资源统计和水计量设施配备与管理。注重激发企业节水内生动力,2家企业完成老旧管网改造和部分生产设备更新,安装节水器具、智能水表,补修雨水收集池,综合利用雨水进行工业生产。4家企业自建雨水收集池,充分利用再生水进行厂区降尘、绿化等工作,园区企业用水实现了节约集约利用。

天祝县不断创新城镇节水方式,制定了《城镇节水行动实施方案》《住建系统节水行动实施方案》《节水型单位及节水型居民小区创建实施方案》,严格落实建设项目节水“三同时"制度,细化节水工作措施,全面落实工作任务,构建各有关单位齐抓共管、全社会共建共享的城镇节水工作格局。加强宣传教育,居民节水意识得到有效增强。加大县城供排水设施建设力度,2020年以来改造城区供水管网25.6公里,查处管网漏点90多处,管网渗漏率降至9.6%;节水器具普及率达到100%。对县城区住宅楼31343户及商铺和公共用户2619处进行水表换装,智能水表换装率达到95%以上。持续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完善城市排水系统,新建城区道路雨污管网6.11公里,在城区人行道等地段累计铺装渗水砖10.24万平方米。

同时,稳步推进城市水价改革,印发《关于调整城市供水价格及制定再生水价格的通知》,实行超定额累进加价,建立健全配套制度,明晰水权指标,科学配置水量,完善县、乡、村、用水户四级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体系,水权指标全部细化配置到户。通过核定城乡居民生活用水价格,理顺价格水平,合理确定非居民、工业、特种行业用水价格,巧用价格杠杆,让多用水者多付费,提高用水效率,形成促进节约用水、调整产业结构和保护水生态环境的合理水价体系。坚持做好精细化管理,严格落实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控制“三条红线"管控措施,用水总量和用水效率控制指标体系全面建立。提高用水效率,2020年全县各行业配置水量1.17亿立方米,年内实际用水总量0.88亿立方米;万元GDP用水量由2015年的261.98立方米降低至2020年的181.85立方米,下降30.59%;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由2015年的95.54立方米降低至2020年的66立方米,下降30.92%;灌溉水利用系数由2015年的0.465提高至2020年的0.58。确保水质达标,现状年各流域水环境质量达到Ⅱ类水质标准,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100%;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思想引领新征程。天祝县将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水优先,强化用水管理,让水生态文明成果惠及千家万户。

新闻推荐

天祝县松山镇德吉新村 “小切口”助推“大文明”

本报讯(记者孙丽娟)近年来,天祝县松山镇德吉新村不断深化文明乡村创建工作,运用道德评议会、村规民约等方式,开展移风易俗、破...

天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天祝藏族自治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