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之眼河西门户 探访天祝县博物馆

甘肃经济日报 2021-09-18 00:38 大字

包革镶银火镰清代,二级文物。征集于天祝县华藏寺镇。长9.5厘米,宽6厘米,厚1厘米。其主体用皮革与扇形钢镰铆接为一体,皮革部分前后两侧有囊,囊盖镶饰银质卷草纹、如意纹,上端有银制如意挂扣。

虫类纹双耳彩陶罐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一级文物。高41.2厘米,口径12厘米,腹径86厘米。泥质红陶,敞口平唇,腹部有对称的环形耳。颈部绘平行带纹六条;肩部绘五只头向右方的虫形图案,之间用平行弧线纹相隔,其下方绘平行带纹二条。以虫类纹为此器主题纹饰,在马家窑文化类型彩陶中较为独特。

褐釉剔花瓷瓶西夏,一级文物。征集于天祝县松山镇中大沟村华尖滩组。该器物高18.7厘米,口径3.8厘米,腹径8厘米。敞口卷唇,直腹。器表施褐釉,腹部剔刻缠枝绕叶纹,上下辅以莲瓣纹。器型粗犷,花纹质朴,有简洁大方、端庄沉稳的美感。

平行带网线圈点纹彩陶壶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一级文物。1985年出土于天祝县东坪乡坪山小沟遗址。高26.8厘米,口径7.2厘米,腹径59.2厘米。泥质红陶,敞口平唇,细颈折肩,腹部有对称双耳。器身施黑彩,纹饰清晰工整。黑彩上加绘白彩,在马家窑文化类型彩陶中较为少见。

铜牦牛元代,一级文物。1972年出土于天祝藏族自治县哈溪镇友爱村。长118厘米,高77厘米,腹径30厘米,角长40厘米,重75公斤。牦牛呈伫立姿态,头部微向前,嘴巴半张,似“哞哞”吼叫,脊背高高隆起,牛角大幅度弯曲,牦牛裙毛、颈毛进行了大胆取舍,尾毛像一支吸足了墨水的毛笔头,创作构思新颖、别致,生动逼真地再现了牦牛健壮的生理结构特征。

天祝县博物馆成立于1991年,以文物保管、征集、鉴定、登编、修复、复制、文物展览及开展相关研究为主要职能。现有馆藏文物778件(套)、5443件,其中一级文物5件、二级文物9件、三级文物112件。馆藏精品文物有元代铜牦牛、马家窑文化彩陶、西夏褐釉剔花瓷瓶、清宗教故事绢本绘画、藏土族服饰、康熙帝御赐鎏金马鞍、绿度母铜造像等。

天祝县博物馆新馆建设项目于2011年立项批复,2019年3月建成投入使用,总投资3188万元,占地面积5662平方米,建筑面积4500平方米,展厅面积3600平方米。现设“天祝县历史文明展”和“天祝县民族民俗展”两个常设展览,展出藏品1816件。展览内容以天祝县出土文物为特点,以新石器时代彩陶、历史文物、佛教文物、民族服饰、非遗展示为重点,全面反映天祝县历史文化、宗教文化、民族服饰特色文化,成为本地区人文宣传、教育的平台,为外地游客系统了解天祝县域历史文化的窗口,起到传承历史、启迪当下的作用。(天祝县委宣传部供稿)

新闻推荐

高原上一抹亮丽的绿 天祝高原夏菜产业托起农牧民“小康梦”

天祝县安远镇乌鞘岭村已经成熟的长寿豆。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房惠玲摄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房惠玲初秋时节,驱车...

天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天祝藏族自治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