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心中那片绿甘肃西部绿洲林场当家人王森治沙造林记事

武威日报 2019-09-23 20:55 大字

为了心中那片绿

——甘肃西部绿洲林场当家人王森治沙造林记事

机械移植
林场大门
七彩花海
王森在察看沙生植物长势
西部绿洲林场鸟瞰(航拍)。 本报见习记者甘曜毓
悉心育苗

本报记者赵广军陈芸芝

作为一位企业家,他曾经无数次地问自己:人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是不停地赚钱积累财富留给子孙后代?还是用钱来做一些造福社会公众的事情?

在他看来财富固然是一个人安身立业的物质基础,但人活着绝不仅仅是为了赚钱积累财富,人生的价值大小不能以赚了多少钱来衡量,而是你给这个社会创造了什么价值。留给子孙后代一座金山银山,不如留给他们一片绿水青山。

基于此,他用近15年光景坚守初心,用实际行动践行为家乡留住绿色的诺言。从2005年至今,他承包了2000多亩沙漠,先后投入1000多万元,建起了一片林场,把沙漠变成了绿洲。

他,就是甘肃省劳动模范、全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武威市绿化奖章获得者、甘肃西部绿洲林场当家人王森。——题记

金秋时节,记者来到凉州区下双镇涨泗村靠近腾格里沙漠的甘肃西部绿洲林场,一片郁郁葱葱的沙漠林海,让林场彰显出勃勃生机。

2000多亩的绿洲上,近五十种林木构成一片绿色海洋:深绿、浅绿、墨绿、嫩绿、油绿……松树、柏树、杨树傲然挺拔,杏树、果树、山楂树点缀其间,樱花、碧桃、梧桐、银杏、木槿、五角枫、菩提树、金丝吊蝴蝶、金叶复叶槭……这些少见的南方树种,也早已在这里落户安家。

这里更是一片花的世界:红的、黄的、粉的、绿的、紫的……迎春、月季、牡丹、芍药、荷花、海棠、菊花、榆叶梅等超百个花卉品种,一朵朵争奇斗艳,一丛丛尽情绽放。

绿树成荫,鲜花怒放,鸟儿欢唱,野鸡、野兔呼啦啦穿梭林间,就连候鸟白天鹅也定时光顾这里……

看着眼前充满活力的治沙林场,看着脚下越来越多的绿色生命,这位年届六旬的凉州汉子感慨万千,思绪又回到十多年前艰辛的创业历程中……

从生意人到追梦人

今天,在下双镇沙河村矗立着一座形似烽火台的土墩子,就是村民们口口相传的秦始皇时期的避沙墩,它静静地依偎在腾格里沙漠边缘,仿佛在见证着从沙进人退到人进沙退的变迁。与之隔沙相望的,就是王森花费了十多年心血的甘肃西部绿洲林场。

在王森的记忆中,小时候的家乡沙河村是个好地方,四面临湖、水草丰美、鸟语花香,整个村庄被包裹在一大片森林中。但在王森成年后,“风起满天沙,睁眼不见家;春苗刚见绿,大风连根拔;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却成了家乡的写照。今年71岁的涨泗村村民王积林说,沙漠原来大得看不到头,庄稼长上一尺高,就被沙子全埋了,只有刨开了沙子,麦苗才会发芽。在沙河村里长大的王森,不止一次见过风沙笼罩村庄、吞噬庄稼的情景。憨厚朴实的王森笑着说:“我的名字原来叫王生,爷爷说三个木字代表绿色,就把我的名字改成王森了。现在看来,通过这些年的治沙造林,我完成了爷爷的愿望,我也名副其实了。"

改革开放的东风吹遍了大江南北,也鼓起王森走出去闯市场的勇气。经过对市场的调研,独具慧眼的王森,最终将目光锁定在木材生意上。一年四季往返于陇南、陕西、四川、湖南等地,徜徉在山青水绿的林区,处处是木茂花美鸟鸣的美景,可家乡却是一番风沙肆虐、庄稼被毁的惨状。不知有多少次,他反复问自己——难道眼睁睁看着让风沙逼迫乡亲们抛家离土远走他乡?难道我们就不能让绿水青山在家乡再现?什么时候武威也能像林区一样,少一些沙尘、多一些绿色?

通过几年的打拼,头脑活络的王森,开始涉足建筑等行业,成了人们眼里的老板。

这时候,钱越来越多的王森有了更多的疑问:自己拼命赚钱究竟为了什么?这个问题在脑海里盘桓了很长时间——是凭借良好的信誉继续承接工程赚更多的钱,还是拿钱做一些有益于社会公众的事情?

王森不止一次对亲朋好友说:“武威太需要绿色了!我们这一代人必须治沙造林,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片绿色!做木材生意承包工程赚了钱,到了还回一片绿色的时候了。"

看着黄沙一点点吞噬着农田,看着整天愁眉苦脸的乡亲们,王森心里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把风沙“摁"在下双镇。

沙丘纵横,寸草不生;风沙肆虐,无法睁眼。亲朋好友疑惑地问他:“在这样一片连路都没有的沙窝窝里,你怎么运送梭梭、花棒,怎么栽活那些弱不禁风的树苗?"在乡邻们和亲朋好友看来,把大把的钞票扔进沙漠里造林,到头来肯定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不如把钱投到房地产市场,趁着行情好赚个盆满钵满。

而在王森看来,钱永远也赚不够,房地产上固然要投资,但也要做一些更有意义的事情。沙漠是未被利用的风水宝地,一棵树就是一台制氧机,一片林就是一个蓄水池。沙漠里有沙生动植物,沙层下面储有水分,只要能把流沙治住,沙漠不但可以植树造林,还可以变成绿水青山,更能成为千金不换的美丽田园。

2005年国庆节刚过,王森带着妻子张红梅、大儿子王煜峰和几十名工人,从武威城来到腾格里沙漠,拉着架子车,搭起帐篷,支起炉灶,踏上自己认定的治沙造林之路。

他们刚进沙漠的那一天,运送树苗和水的卡车陷进了沙窝里,只能靠人力一棵棵、一桶桶抬到沙漠里。秋天的沙漠,白天晚上温差特别大,王森想出了一个办法:晚上大家伙背着水,均匀地洒在车辙上,冻硬后形成一条冰路,然后用车拉来石子铺上,修成一条简易的治沙路。

路通了,原先光秃秃的沙漠,种上了杨树、梭梭、花棒等树木。谁料沙漠风沙大,杨树吸水速度快,没过三年死了不少,只剩少量梭梭、花棒和几棵樟子松。

一连几天,王森绕着沙丘转了一圈又一圈,这儿瞧瞧,那儿看看,反正就是不死心。甘肃西部绿洲林场场长魏长青说:“说实话,看着辛辛苦苦栽下的杨树一棵棵死了,我对沙漠里栽树是彻底失去了信心。但王总死活不认输,说总会找到办法的。那时候一年四季,从春天到冬天,王总吃住在沙窝里,迎着呼啸的风沙,仔细观察、悉心揣摩,摸清了风沙流动的规律,哪里该种草、哪里该植树,在脑海里绘就了一幅治沙造林图。他和工人们一起,一个窝一个窝地检查深度、一个窝一个窝地栽植填土,一棵一棵地浇、一窝一窝地埋,减缓了水分的蒸发,保证了苗木的成活。"

“饿了啃一口馍馍,渴了喝一碗茶水,一天十几个小时下来,臂酸腿疼浑身无力,大半天直不起腰来。手掌粗糙得像根干柴棒,磨出的老茧一层盖着一层,手指上满是密密麻麻的裂口,肉刺一根连着一根。风沙吹得脸颊、嘴唇都烂掉了,晚上都不敢洗脸,皮肤一遇水,火辣辣地疼。手心磨出了多少血泡、脚底穿烂了多少鞋子,早已记不清了。"张红梅说。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面对风沙、高温、缺水等困难,王森并没有退缩止步,而是拿出全部积蓄,投入到治沙造林上。一年下来,共投入资金170多万元,出动劳动力3万多人次,在沙荒地上栽植杨树近10万株,梭梭、花棒40多万株,铺埋低压输水管道近4公里。

从门外汉到土专家

几年下来,一条延伸到沙漠腹地的路,慢慢变成了十多公里长的石子路,输水管道也延长到四五十公里。王森治沙造林取得了初步成功,但更严峻的考验又摆在他面前。

2007年春天,风沙格外地大,加之降水偏少,没有种植经验,辛辛苦苦种下的400多亩梭梭、花棒等树木,被狂风刮出树坑,成活率不到两成,400多万元打了水漂。难道正如乡亲和亲朋好友说的,沙漠里植树是竹篮打水一场空?难道真的就没有办法治住沙漠?

生性不服输的王森并没有退缩。他找到一位书法家朋友,给他书写了一幅毛主席的《清平乐·六盘山》,挂在林场办公室的正墙上,用“不到长城非好汉"的豪迈,提醒自己不达目的决不收兵。他整天趴在沙丘上,一个窝一个窝地检查树窝深度、一株苗一株苗地细心栽植、一片叶一片叶地对比观察。慢慢地,虽然沙丘上的绿色越来越多,但远远没有达到他心中的目标。

就在王森感到苦闷无助的时候,退休的林业专家吕道章为他的精神所感动,义无反顾地加入到治沙造林队伍中。经过实地观察和研究实验,他建议王森要找到适宜的耐寒、耐旱、耐风沙植物,并积极为林场建设提供技术支持。吕道章提出,樟子松适宜在武威的沙荒地栽植,鼓励王森到东北林区进一步考察了解。

2007年9月,王森前往辽宁省阜新市彰武县章古台镇,号称“八百里瀚海"的科尔沁沙地东南前哨,辽宁省固沙造林研究所就坐落在那里。该所总结的流沙固定和沙地樟子松造林等科技研究成果,已在我国“三北"12省区推广应用。当了解到固沙所开创了我国樟子松治沙造林先河,不但有效改善了当地生态环境,还发展育苗产业富了当地百姓,王森不由得在心里为自己的选择暗喜。听研究所梁所长说,樟子松适宜在沙漠里种植,他二话不说开上车去了沙漠,拿铁锨挖开后,下面全是白沙。这可把他乐坏了:樟子松在贫瘠的白沙里能成活,哪有在有黄土的黄沙里不活的道理!如果能够把这项成果搬到武威,在沙漠里栽植大片大片的樟子松,挡住一望无际的茫茫沙海,自己的绿色生态梦还会远吗?于是,他一口气进了40万株樟子松苗木,研究所派技术员来武威指导了半年,当年的苗木成活率将近九成。

为了找到适宜的树种,营造多样的生态环境,王森边试种本地适生的杨树、槐树、榆树,边到内蒙古、辽宁、北京、陕西、四川、安徽、湖南、青海等地考察,哪里有林场、林博会、园艺博览会,他就赶去参观学习,足迹几乎跑遍全国各地。每到一个地方,他都仔细观察,细心研究,认真谋划,哪个地方应该种什么树、树与树之间怎样搭配,在脑海里勾画造林绿化蓝图。

一次次出外考察,一次次交流探讨,让王森获得了更多治沙造林专业知识,逐渐从门外汉成为土专家。王森说:“在沙漠里防风固沙造林,要依靠科学讲究方法。樟子松每年有两个发芽期,一个在春三月,一个在秋九月。实践证明,樟子松适宜在武威种植,在沙漠里治沙造林效果很好。"通过反复试种,他发现樟子松耐寒、耐旱、抗风沙,而且根系非常发达,容易汲取沙里的水分,秋天栽植成活率超过九成。同时,通过实验,云杉、油松、华山松等都可以在沙漠里成活,这让王森喜不自禁。

多年的不断学习和实践,王森摸索出一套冷凉、干旱风沙地区松树种植方法,并且成功育出几百亩樟子松苗木。在王森看来,治理沙漠首先要建立一个适宜植物生存的生态系统,让沙漠中的各种植物相互依存,不过度追求树木产量,尽量让它们自然成长,以维持生态的协调平衡。樟子松育苗的成功,足以说明樟子松在沙漠里不但可以成活,还可以成材成林。“过去栽上10棵樟子松,能活1棵就算好的,现在栽10棵就能活10棵。目前林场里的生态已经形成,冬天看起来树都是绿绿的。"王森说,“在沙漠种树不是有水就行,还要考虑树木的生长习性。樟子松适宜密植,依据不同生长阶段,按照不同株距种植,树坑要1米见方,扎根深容易成活,成活率超过90%。"

渐渐地,海棠、桃树、山楂、樱花、木槿等其他树种也种植成功。树木的成活率提高了,林场逐渐形成了一个循环生态圈。“这样不管春夏秋冬,树木之间有了竞争力,抗病虫害能力也提高了,一年一年沙漠里渐渐成林了。"指着远处的林海,王森欣慰地说道。治沙造林初见成效,王森心里并不轻松。“在沙漠里种树,如果三年之后还活着,才算成功。"王森说,“以我多年的治沙造林经验,在沙漠里种活一棵树,必须要耐得住寂寞,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用心对待呵护每一棵树。"

从2005年起,王森从冬闲变为冬忙,在凛冽的寒风中,在漫天的风沙中,指挥着车辆推沙、填沟、培土、修路、开渠。有一次,一位朋友从外地赶到林场看望王森,在沙窝里找到他时,只见他浑身上下全是沙土,俨然是一个刚出土的文物,要不是他开口说话,朋友都认不出他来。

跟着王森治沙造林多年的侄子王发年,指着延伸的林海说,十多年时间里,无论春夏秋冬,几乎每天他都要在2000多亩的林子里巡上一遍,有时甚至两三遍。王森说:“看着这些树和花草,比自己的孩子都亲,哪天眼睛里看不着,就觉得心里空落落的。"儿子王煜峰说,保守估算,每天按10000步计算,十多年时间里,在这块沙地上,爸爸至少用脚走了3万公里,相当于走了一遍红军长征路。正在林场干活的村民朱元涛说:“我在林场干了七八年,每年都在治沙造林。看着一棵棵小苗苗长成三四米高的大树,过去光秃秃的沙丘上满是绿色,就觉得王总是个干大事的厉害人,他十多年的心血总算没有白费。"

从生态梦到田园梦

春秋季是一年中植树造林的大好季节,也是王森最忙的时候,他十多年如一日,每天披星戴月,在林场里奔波。

心疼父亲的儿子儿媳、女儿女婿对记者说,树窝怎么挖?需要挖多深?树要怎么栽?土要怎么填?爸爸一边自己亲自干,一边耐心作示范,如一个旋转的陀螺,在植树现场忙个不停。一天下来,两条腿都肿了,晚上睡觉连袜子都不容易脱下来。2012年3月初的一个上午,爸爸正在沙漠里和大家商议栽树事宜,突然晕了过去。在医院检查时,血压高达240毫米汞柱,连夜去北京阜外医院,确诊为过度劳累导致血管堵塞和心肌梗塞。心脏装了3个人工支架,医生说绝对不能劳累,但他又怎么闲得住呢?

在几千亩地的林场里,苗木施肥是一个难题。穿梭在排排行行的丛林里,一个疑问出现在脑海中——如何解决树木相互争肥的问题?

在苦苦思索多方考察学习后,林场建了一座大型养猪场,从北京引进种猪,培育优良育肥猪,猪粪经过贮藏发酵,成为林木有机肥料,解决了林木施肥这一难题,形成了良性循环发展产业链。

王森发展设施养殖,是产业治沙的典范。目前,他的养殖场有猪有羊有鸡,栽植红枣、葡萄、山楂等特色林果近100亩,初步实现了以沙治沙、以林养林、循环发展的格局,逐步走上了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路子。

在防沙治沙造林绿化的同时,王森不忘帮助关心父老乡亲。十多年里,周边村庄每年在林场打零工的有四五十人,固定用工近10人。涨泗村三组村民王积明、魏双生对记者说:“老王花了十多年的时间,不但让沙漠里有了绿色,而且为周边群众提供仔猪,农闲时还可以到林场打工。如今,生活环境越来越好,搞养殖的越来越多,大家的日子越过越好,这都是托了老王的福。"王森还花钱为沙河村一组购置了1台变压器,捐砖20多万块修缮了村小学,购置了100多套桌凳和电视机,接通了远程教育网络。如今,村里的男女老幼,见了王森都肃然起敬,感谢他为大家做的好事。他还积极投身民族团结进步事业,长年资助天祝县抓喜秀龙镇红疙瘩村小学。

从2005年到2019年,投资超过1000万元,仅机械设备就不下100万元,治沙林场的范围不断扩大,林场里植树60多万株,树种有樟子松、云杉、法桐、山楂、红叶李、龙爪桑、金叶榆等近五十种。在林场四周沙丘上,栽植梭梭、花棒等90多万株,并在沙岭沙丘上引进滴灌技术,保证了四周沙生植物的成活率。如今的甘肃西部绿洲林场,樟子松与落叶松组成了防风林带,梭梭、花棒、沙拐枣、芨芨草等植物稳住了移动沙丘,葡萄长廊绿意盎然,设施养殖风生水起……沙丘上面,灌木丛郁郁葱葱;丘间地里,绿化树成排成行。林场犹如一道绿色长城,阻挡了黄沙蔓延的步伐,成片的绿色不断向沙漠深处延伸,治沙林场成为名副其实的沙漠绿洲。

目前,林场集种植、养殖、绿化、治沙为一体的循环产业链日趋完善,生态效益日渐显现,王森的生态梦正在变为现实。“多做一些有益于社会、有益于生态的事情,是我多年不变的梦想。人的一生究竟能做多少事情?我想在这片沙漠里做个试验。财富要取之社会用之社会,不能把它据为己有。土地、沙漠、绿色、生态等等,都是社会的、大众的,你只不过当了个保管员,最终还是要还回去的。就是挣再多的钱,也比不上给家乡留一片绿色。我们防沙治沙、造林绿化都是为了啥?不就是给子孙后代留一个好的环境嘛!"每当晨曦初露,站在沙丘高处,瞭望环顾这片沙漠绿洲,草丰林茂花香鸟鸣的田园画卷,让王森的内心出奇地平静和踏实。经过多年的坚守和拼搏,他从一个生意人变成一个追梦人,再从一个门外汉成为一个土专家,在沙漠中建成一片林场,实现了自己的绿色梦和生态梦。

全国绿化委员会、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关于积极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的意见》指出,对社会资本利用荒山荒地集中连片进行植树造林,在保障生态效益的前提下,允许利用一定比例的土地发展林下经济、生态观光旅游、森林康养、养生养老等环境友好型产业,并依法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

一个打造沙田林草为一体的田园梦又浮现在他的心头。“再建一个生态游乐园。以旅游为先导、文化为灵魂,把林场建设成可供观赏、旅游、休闲、科普的田园综合体。"王森说,他收购了12节废旧火车皮,打算建一个沙漠里的火车小镇。今年春天,他在火车皮四周栽植了海棠、银杏、五角枫、白蜡树等景观树,再过两年,掩映在森林里的火车小镇就会迎来广大游客。景区的栈道、防护栏等,都要用林场里生长的木材来打造,创造一个全国少有的沙漠原生态景区,让人们徜徉在景区里,思考生态文明蕴含的别样意义。同时,着手建设现代农业展示馆、奇石展览馆、书画艺术馆、儿童游乐园、林间小木屋、沙漠夜宿小站、综合服务中心等,把这里打造成观光旅游、休闲养生、森林康养的绝佳去处。

新闻推荐

武威市一学校两人获人社部教育部表彰

武威市一学校两人获人社部教育部表彰每日甘肃网9月11日讯据武威日报道(记者范武平)为弘扬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风尚,进一步增...

天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天祝藏族自治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