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继周:现代草业科学的开拓者

兰州日报 2019-03-29 01:54 大字

兰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耿睿

中国工程院院士、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名誉院长任继周,是我国草业科学的奠基人之一、现代草业科学的开拓者。六十余年来,潜心草地农业教育研究的他,带领团队为我国草业教育和科技发展做出突出贡献。

他成功创建了我国第一个高山草原定位试验站、创建了我国农业院校第一个草原系。他成功建立了草原分类体系,较国外同类研究早了八年。他提出的评定草原生产能力的指标——畜产品单位,结束了各国各地不同畜产品无法比较的历史,被国际权威组织用以统一评定世界草原生产能力……他遵循自然规律,用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全身心致力于草地农业的科学研究,如今虽已年过九旬,他依然为青年时就立下的志向奔走呼吁。这一切,缘于他浓浓的家国情怀。

任继周与兰州的缘起,可以追溯到1946年。那一年,中国现代兽医学奠基人之一的盛彤笙在兰州创办了国立畜牧兽医学院。1948年,任继周被推荐到国立畜牧兽医学院。他没有过多考虑西北的落后,想西北草原面积大,去了更加能发挥专业所长,便欣然同意。彼时,任继周刚从南京中央大学毕业,他留校工作两年后,于1950年启程。当时的任继周自己,都不曾想到,此后六十九年,他都将扎根甘肃,并建立起自己的功勋。

1956年,任继周带领团队在青藏高原东缘的甘肃天祝藏族自治县建立了中国第一个高山草原定位试验站,在全国率先开展了草地改良的研究,探讨了草地围栏、划破草皮改良草地、划区轮牧、季节畜牧业等技术。

六十九年来,任继周创立了草原的气候—土地—植被综合顺序分类法,这是国际上第一个适用于全世界的草地分类系统;创造了划破草皮、改良草原的理论与实践;开创划区轮牧及放牧生态学的研究;建立了评定草原生产能力的新指标——畜产品单位;建立了草原生态化学的理论体系;提出了草原季节畜牧业理论;提出了提高高山草原生产能力的综合技术措施与理论;建立了西南岩溶地区草地—畜牧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技术体系,建立了黄土高原区草地农业系统的发展模式;创建了草坪研发的理论与技术体系;研制出甘肃省生态建设与草业开发专家系统;建立了草地农业生态系统的理论体系,提出了实施草地农业系统是历史发展必然的论点。

除了建立、完善草业科学的教学体系,任继周将毕生时间和精力都奉献在了推动草地农业发展、构筑食物安全“链条”的事业上,在他看来,“草业在保障我国食物安全与生态安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任继周强调,耕地农业变为草地农业是大势所趋,结构改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食物安全问题。“牛羊吃得好了,民众从中摄取的营养价值也高了,膳食结构肯定会改变。”

2013年7月,任继周联合8位院士,向有关部门提交了“关于我国从‘耕地农业’向‘粮草兼顾’结构转型的建议”,受到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我从2015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看到了中央对‘调结构’的明确指示。”任继周说。

2015年2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表示,我国将加快发展草牧业,促进粮食、经济作物、饲草料三元种植结构协调发展。

“我们要大力发展草地农业,学会充分利用一切农用土地资源,向草山要‘肉’、要‘粮’,既要生产人粮,更要生产‘畜粮’,最终使人吃人粮、牲畜吃‘畜粮’。”任继周对于草地农业寄予厚望几十年来,很多院校都曾邀他“东南飞”,到条件更好的地方去搞科研,但是他留了下来。他说:“我们的草原工作,就是坐冷板凳坐出来的,石头缝里长出来的。”任继周牢记自己初来西北时,自己的老师王栋先生送他的一副对联——上联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下联是“与牛羊同居、与鹿豕同游”。

新闻推荐

天祝县坚持在脱贫攻坚一线培养识别选拔干部

天祝县坚持在脱贫攻坚一线培养识别选拔干部每日甘肃网3月27日讯据武威日报道(董开宇)天祝县坚持把脱贫攻坚一线作为培养锻...

天祝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天祝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