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家庭农场圆富梦

武威日报 2018-01-23 18:17 大字

家庭农场圆富梦

——记首批省级示范家庭农场天祝县浩顺源家庭农场

本报记者 张海涛

隆冬的华锐大地寒气逼人。天祝县赛什斯镇克岔村的徐世涛,正在自家的养殖大棚内忙碌着。“我的家庭农场去年大丰收,肉牛出售12头,肉价高、市场好,完全不愁销路。待过完年气候变暖,又要开始种植中药材,来年肯定会有好收成。”徐世涛的脸上洋溢着成功的喜悦。目前,徐世涛的家庭农场实行“牲畜繁育+中藏药材种植”的运营模式,年收入达30余万元。

徐世涛告诉记者,前些年,他相继到新疆、内蒙古打工,主要从事矿石运输工作。2012年回老家过年时,他发现舍饲养殖牛羊有很好的发展前景,于是打消了过完年出外务工的想法,成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决定在家门口发展农业生产。

徐世涛一心想在专业合作社的基础上打造自己的家庭农场。经过4年的前期发展,2016年初,徐世涛投入300万元资金,正式注册成立了天祝县浩顺源家庭农场,成为天祝县第一家家庭农场。

继续发展养殖产业是徐世涛运营家庭农场的开端。在产业发展中,他专程到山东、内蒙古等地学习了小尾寒羊、西蒙塔尔牛的饲养、疾病诊治等技术。“学习期间,跟着专家在牛羊圈里转,观察牛羊的生活习性,仅打针防疫技能就练习了好几天。”徐世涛说。在外地所学的知识,为徐世涛下一步高质量发展舍饲养殖、规模经营家庭农场奠定了良好基础。

在县镇两级政府的帮助和积极协调下,徐世涛贷到了惠农贷款,并拿出自己的所有积蓄,继续扩大养殖产业规模。2016年,他的养殖业收入达到15万元。

但要想打破家庭农场的单一运行模式,徐世涛心里蕴藏着另一个梦想:积极发展中药材种植产业,让农场再多一项药材带来的收入。

心动不如行动。2017年,徐世涛到定西市了解中药材市场行情,并从当地引进了黄芪、羌活、大黄、牛棒子等药材品种,流转村里耕地3000多亩开始种植。

种植中药材,技术是关键。在种植过程中,徐世涛遇到问题就打电话向陇西、青海等地的同行请教,或邀请县农技中心的技术人员实地指导。就这样,徐世涛边种植边总结经验,解决了不少技术上的问题,中药材产量不断提高,种植的品种也逐渐增多。当年,他的药材种植收入就达到25万元。

产业要发展,环境也要美。牲畜粪便、中药材废弃物处置不当,会给环境带来一定污染。为更好治理种养业带来的面源污染,徐世涛在采取牲畜粪便还田施肥的同时,还以中药材残留的废弃物为原料生产牛羊饲草料,走出了一条生态循环农业的新路子。“我们既要发展产业,更要保护生态。只有这样,我们的生活环境才会更美。”徐世涛说。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徐世涛说,党和政府的好政策不断出台,给他吃了定心丸,促使他安心放开手脚大干事业。

说到今后的打算,徐世涛对家庭农场的前景信心十足。“下一步,我将带动更多的村民发展舍饲养殖和中药材种植产业,让大家共同致富。通过不断探索和努力,加快实现家庭农场的多元化经营。”

新闻推荐

甘肃对深度贫困地区开展组团式医疗帮扶

新华社兰州1月22日电(记者梁军)甘肃今年将组织省级医疗机构对深度贫困地区开展组团式整体帮扶。记者近日从2018年甘肃省卫生计生工作会议上获悉,甘肃将组织省级医疗机构,对“两州一县”深度...

天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天祝藏族自治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