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次消失的东怀村
李卫泰 王春才
隆冬时节,雪沃大地。从天祝县大红沟乡东怀村制高点望去,整个村庄白雪皑皑,狐狸、野兔、麻鸡等野生动物踏雪留踪,时常在退耕还林地的荒草丛中出没,张望着“不速之客”。
近年来,天祝县深入推进生态异地搬迁工作,东怀村近百户群众已经搬迁到四面八方,仅剩的18户人家也即将搬迁到南阳山片移民点,渐次消失的东怀村已成为天祝县大力实施生态移民的有力注脚。
今年74岁的张宝元依然住在东怀村,一座砖砌的大门是家里唯一的“现代建筑”,门口土木结构的养殖暖棚摇摇欲坠,几间土坯房也有了“历史”,屋内低垂的一盏灯泡发出微弱的亮光,家里的坛坛罐罐隐约可见,一辈子跟羊打交道的张宝元见证了东怀村的变迁。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为了解决大红沟乡西片五村近万人吃水问题,天祝县实施西顶人饮工程,全乡发动近万人花了长达二三年时间,硬是一铁锹一铁锹挖了50多公里,才把一股水从磨脐山脚下引到西片各村。回顾过去战天斗地的点点滴滴,张宝元眼里闪现着泪花。
“雨水多,管道里的水量充足,遇到连年干旱,只能吃窖水。”张宝元说:“窖水不够就只能到山脚下的张义镇取水了,三轮子拖拉机一个来回得大半天。”
“本地的姑娘都到外地打工远嫁他乡,谁家的姑娘愿意嫁到山顶上,娶媳妇的成本就是一群羊啊。”张宝元老人一边叹气一边诉说。
人饮工程加固修复,实施整村推进、通村道路建设、发展设施养殖业、劳务输出……但海拔高、自然环境恶劣、交通极其不便的现实,靠天吃饭的东怀村一直都没有改变贫困的面貌。
近年来,大红沟乡党委把“生态移民搬迁”作为西片五村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大力实施生态异地搬迁工程,从根子上挪穷窝、斩穷根,东怀村的发展也迎来了新的曙光。
2016年,从东怀村搬迁到德吉新村的司俊一家,铺上地暖,买了家电,住上了80多平米的框架结构新房子,里里外外收拾得井然有序。他说,“老家条件直接不行,人得了急病,得开个拖拉机一路颠簸往山下的医院送。现在,县上投资大,各个移民点建设标准高,家家户户自来水,以前困扰的难题在这儿都一揽子解决了。”
司俊家的变化只是东怀村生态移民搬迁的一个缩影。截至目前,东怀村已向黄羊河集团公司移民60户241人,新疆移民8户34人,南阳山片移民19户77人。
“老张爷,你看现在生态移民政策这么好,你们老俩口住在这里多么不方便,还是搬迁到南阳山片移民点吧。”东怀村党支部书记马占义又一次来到张宝元老人家动员搬迁。马占义说:“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生态移民就是我们唯一的出路,村党支部要进一步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力争明年让剩余的18户全部搬出大山。”张宝元老人告诉笔者,虽然故土难离,但为了儿孙们的将来,也要做长远打算。
夕阳西下,深冬的东怀村霞光万丈,一夏疯长的野草在白雪中凌风摇曳。张宝元老人送出村干部,驻足门前望向远方。
新闻推荐
李卫泰毛渊杰冬日,驻足天堂镇天堂大桥,大通河水汹涌澎湃、奔流不息,在延绵十几公里新建的河堤岸边,村庄星罗棋布,周边云杉、柏树等苗木生机盎然,天祝县全面推进河长制呈现出喜人局面。今年,天祝县全面建...
天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天祝藏族自治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