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帮扶“大文章” 省总工会为城市困难职工家庭提供常态化帮扶工作综述
本报记者 茹佳佳
城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是党中央交给工会的一项政治任务,也是省委、全总服务大局、服务职工的一项民生工程。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甘肃省各级工会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整合资源、多措并举,针对城市困难职工的帮扶需求,不断拓展帮扶项目、拓宽帮扶范围、完善帮扶制度,维权帮扶的阵地更加巩固,解困脱困的措施更加务实。
2021年3月12日,青岛啤酒武威有限公司职工王涛手捧一面鲜红的锦旗,走进了武威市总工会。“心系百姓为民解忧”的几个烫金大字在锦旗上闪闪发光。
“我患病18年多了,前后花费累计超过200万元,如果不是工会、社区、单位对我的帮助和支持,我恐怕也坚持不到今天,他们雪中送炭让我看到了希望,有了战胜病魔的信心。”王涛告诉记者。
据了解,2002年,王涛患上了肾病,开始走上漫长的治病之路,每周透析费用是1000多元,一个月至少要透析12次。
“王涛家庭情况特殊,2016年通过他们单位工会了解到王涛生病多年,家中还有年迈的父母,为了治病借了不少外债,但每个月只有企业发的1000多元基本生活费。于是按照城镇困难职工解困脱困政策,我们把他纳入城镇困难职工深度贫困户当中。近5年来,累计共救助他6万多元。”武威市总工会困难职工帮扶中心负责人说。
无独有偶,通过摸底调查发现,武威第十五中学教师常贺斌也是因为肾衰竭,累积花费近100多万元医疗费,工会按照政策对他进行了及时救助。
“近三年来,市总工会累计救助我医疗费用3万多元,虽然钱不是很多,但对我们全家人来说这笔钱可是救命钱。我的妻子没有正式工作,孩子才上初中,我患病已有13年,2018年做了肾移植手术,现在常年吃药,看病的个人花费部分市总工会都会阶段性的给予适当救助。工会的关心增强了我战胜病魔的信心和决心,我内心非常感谢党、感谢组织。”常贺斌说。
自城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推进以来,武威市总工会坚持“精准识别、规范建档、依档帮扶、分类救助、动态管理”的原则,深入开展摸底调查,精准识别解困脱困对象,按照深度困难、相对困难和意外致困等困难类别,建立梯度困难职工档案,逐人逐户分析致困原因,全面掌握帮扶需求,分层分类开展生活、助学以及医疗等方面的帮扶救助。同时对城镇困难职工档案实行动态化管理,对返困及新增困难职工家庭及时补充入档、及时开展帮扶。
“通过工会精准帮扶,构建层次清晰、各有侧重的困难职工梯度帮扶格局。”武威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武威市总工会建立健全城市困难职工帮扶工作体系,全市在档深度困难职工家庭已全部动态实现解困脱困。
在王涛、常贺斌身上发生的真实故事,只是甘肃省各级工会城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的一个缩影。去年,省总工会大力提升服务职工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普惠化水平,通过建章立制建立长效机制,制定下发《甘肃省总工会财政专项帮扶资金使用管理实施细则(试行)》和《甘肃省总工会困难职工档案管理办法(试行)》,依据困难职工家庭认定标准,按照深度困难、相对困难、意外致困梯度建档标准,确立困难职工家庭,根据其困难类别实施分层次帮扶。截至目前,研究划拨中央财政专项帮扶资金2366.884万元,省财政专项帮扶资金1500万元,累计为7086户困难职工家庭提供了常态化帮扶,在档困难职工4412户,已解困脱困2674户。
省总工会以问题为导向,狠抓落实,精准发力,多措并举,层层传导压力,逐级靠实责任,扎实有序推进甘肃省城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全省各级工会充分发挥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坚持以职工为中心的工作导向,继续加大工会经费向基层倾斜的力度,通过办好一件件顺职工群众之意、解职工群众之忧、增职工群众之利的实事,让广大职工群众真正感受到党委政府和工会的温暖,进而不断增强广大职工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
新闻推荐
1月15日上午,中国民主促进会武威市、凉州区委员会共同开展“寒冬送温暖·姜茶暖人心"慰问城区保洁员活...
武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武威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