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这边独好武威市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建设文化旅游名市纪实
风景这边独好
——武威市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建设文化旅游名市纪实
武威日报记者张尚梅王炳智
所谓武:《资治通鉴(汉纪)》中说“关西出将,关东出相。烈士武臣,多出凉州。"
所谓威:“天下要冲,国家藩卫",这句话见证了历史上凉州文化沉淀孕育成丝路文化结晶的演变过程。
武威南城门广场
文化融入旅游血脉,行走在武威,一不小心便和历史撞个满怀。武威市以建设文化旅游名市为目标,以融合发展、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加快文旅深度融合,全面打响了“天马行空·自在武威"文化旅游品牌。
天马漫步园、天马博物馆、天马博览园……武威的历史长河,马蹄声激荡。如今,以天马系列命名的甘肃省最大的文化旅游综合体项目建设现场塔吊林立,机械轰鸣。
雷台文化旅游综合体项目集雷台遗址保护、历史教育、旅游休闲、文创基地等配套公共服务设施于一体,通过挖掘汉历史文化、天马文化、凉州词文化和雷台汉墓遗址公园及其周边提升改造,建设辐射汉风文化旅游、艺术创意体验的特色旅游综合体,创建中国旅游标志之都主题景区公园。预计2021年底,这个精彩纷呈的文化旅游综合体项目将与游客见面。
以雷台文化旅游综合体项目等为代表的一批文化产业重点项目陆续开工建设,标志着武威市又一轮文化产业大发展的浪潮开始涌动。
普康田园综合体、冰沟河旅游景区、民勤沙漠雕塑艺术主题公园……在立足和突出现有文化旅游资源特色的基础上,武威市集中力量、集聚资源、集成政策,强化招商引资,全力以赴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积极培育打造武威文化旅游产业的核心引爆点。今年以来,全市共实施文旅项目55项。神州荒漠野生动物园提升改造及改扩建项目、天梯山生态文化旅游区、五凉历史文化陈列布展及南城门楼基础设施提升改造等重点文旅项目顺利推进。
沙漠观光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武威市积极探索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径,着力推进和招引一批文旅项目,构筑以项目为支撑的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形成了既有“顶天立地"大项目,又有“铺天盖地"小项目的良好发展局面。两年间,一个个文旅项目建成运行,一个个品牌活动陆续叫响,武威文旅融合展现的新气象令人振奋。
在第43个“国际博物馆日"期间,市博物馆新馆开馆试运行,成为彰显武威历史文化名城深厚文化底蕴的一张亮丽新名片,打开了让世人了解武威、走进武威、感受武威的一扇新窗口。
加大项目引进和建设的同时,武威市健全完善服务体系,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天马剧院、市博物馆、市图书档案馆先后建成投用,兰张高铁中川机场至武威段加快建设,S316线至白塔寺景区等旅游公路基本建成或加快建设。古浪黑松驿房车自驾车营地建成投运,武威游客集散中心及房车露营地项目已完成主体工程。特色餐饮街区从无到有,现已建成凉州老街、北关市场、万达广场、红星时代广场、士林不夜城等餐饮美食街区。
如果说,绿水青山,是一幅凝固的画;那武威这座城,就是一首流动的诗。骑一次草原上驰骋的骏马、喝一碗酥油奶茶、躺在摘星小镇看璀璨夜空……“把武威人绿色的生活方式,多彩的文化习俗呈现出来,让游客去参与、去感受,这也将是旅游市场的一大卖点。"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局长陈晓峰说。
一条路就是一个景观带,一面墙就是一条艺术长廊,一个村落就是一幅生态画卷……产业要素逐步完善,产业链条延伸加粗,美誉度明显提升。数据显示,2019年1-11月,武威市接待游客1935万人次,同比增长29.5%;旅游综合收入112.1亿元,同比增长33.9%。文化旅游产业关联带动性有多强?实施“旅游+",能加出100多个行业和部门;旅游收入每增加1元,就能带动相关产业增加4元至5元。
武威文庙
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不仅要让游客来得了,还要让游客留得下、住得好、吃得香、玩得乐、带得走。武威市在“吃"上做文章、“住"上提品质、“购"上下功夫、“娱"上求突破。创新宣传营销模式,提升品牌知名度。加强线上线下融合,举办“陇上花开·乡约武威"等活动。开展“您是人间四月天,武威文旅邀您游"医护人员优待活动。启动短线游、市内游、周边游、乡村游市场,综合运用传统媒体、融媒体、新媒体,以全局视野、多维角度、立体手法宣传推介文旅产品。实施“扫码游武威"等智慧旅游项目,将武威旅游全面融入“一部手机游甘肃"平台。武威市先后荣获“全国十大最具人气旅游目的地"金峰奖、“最美中国·优质旅游目的地城市"首批全国文化旅游胜地、“最美中国文化旅游城市"、“2019全域旅游发展优秀城市"等荣誉称号。
时光知味,大美武威风景独美;岁月沉香,这里有诗有远方。您来了吗?
新闻推荐
武威市加快推动文旅融合发展建设文化旅游名市每日甘肃网8月17日讯据武威日报报道(记者马开良)近年来,武威市全面贯彻落实省...
武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武威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