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汉时期的凉州:天下要冲,国家藩卫

甘肃日报 2020-05-20 04:50 大字

修葺一新的武威南城门楼

武威雷台汉墓出土的铜奔马仪仗队

本报特约撰稿人 李元辉

东汉末年,一场有关凉州的争论在朝廷进行。当时凉州西羌反叛,朝廷征伐失利,司徒崔烈认为应该放弃凉州,汉灵帝刘宏诏令百官在朝会上讨论。议郎傅燮厉声反驳道:“凉州天下要冲,国家藩卫”,绝对不能放弃,并有理有据地分析了不能放弃的原因。最终,朝廷认同了傅燮的见解,决定继续守卫凉州。

“天下要冲,国家藩卫”,短短八个字,说出了汉代凉州重要的战略地位。是否放弃凉州的争议在两汉时期还出现过几次,但朝廷最终都作出坚守凉州的正确决策。这是因为,两汉时期的凉州,是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是“隔绝羌胡”的战略要地,是经营西域的桥头堡垒,是守护长安的天然屏障,又是经济发达的富庶之地、中西交流的重要驿站,而且还是精兵猛将的培育基地。

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

丝绸之路开通后,凉州由于地理位置的优势,成为连接中原与西域的重要通道,而且也是关内外各民族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纽带。丝绸之路的繁荣为汉朝的发展带来了大量的财富,而凉州则是从长安向西的必经之路,扼住了凉州,就等于扼住了丝绸之路的咽喉。

《汉书·地理志下》明确说到汉武帝时代控制与经营河西地区的目的:“自武威以西,本匈奴昆邪王、休屠王地,武帝时攘之,初置四郡,以通西域。”西汉初年,匈奴占据河西之地。为解除西部边境的威胁,打通西域,前121年,汉武帝命骠骑将军霍去病两次率军西征,进攻河西,把匈奴势力彻底赶出了河西。西汉控制了整个河西走廊,设置河西四郡,打通了汉朝通往西域的道路,实现了“断匈奴右臂”的战略目标。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西汉“初置刺史部十三州”,在西北设凉州刺史部,辖武威郡、酒泉郡、金城郡、敦煌郡、张掖郡、陇西郡等十郡,大致管辖范围是今甘肃、宁夏及青海省东部。

为了保障丝绸之路交通线的畅通,西汉采取了“远交近攻”的战略。具体措施分为两个阶段,前期重点是联合月氏、乌孙制衡匈奴,之后,重点逐步转向威慑和征服西域诸国。东汉初期,匈奴又强大起来,重新夺回了西域诸国的控制权,丝绸之路一度中断。《后汉书·西域传》记载:“自建武至于延光,西域三绝三通。”东汉王朝继续沿用西汉时期的国家战略,通过军事、外交等手段,保证了丝绸之路的畅通。但无论是西汉的“远交近攻”,还是东汉的“三绝三通”,都离不开凉州这个重要的基地,有关丝绸之路畅通的军事行动,诸如军事集结、后勤支持、战马供应等等,没有凉州的前突地位及战略支撑,是不可能实施的。因此,在两汉时期,凉州不仅是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而且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地位及地理位置,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丝绸之路的“通”与“绝”,映射着丝路文明的繁华与衰败。

“隔绝羌胡”的战略要地

西汉采取“断匈奴右臂”的行动,目的就是隔断匈奴与西域诸国的政治经济联系,分化羌胡与匈奴的联盟,这就是所谓的“隔绝羌胡”策略。《史记·匈奴列传》记载: “西置酒泉郡以隔绝胡与羌通之路。汉又西通月氏、大夏,又以公主妻乌孙王,以分匈奴西方之援国。”《后汉书·西羌传》记载:“及武帝征伐四夷,开地广境,北却匈奴,西逐诸羌,乃度河、湟,筑令居塞;初开河西,列置四郡;通道玉门,隔绝羌胡,使南北不得交关。”《后汉书·西域传》记载,“遂开河西四郡,以隔绝南羌,收三十六国,断匈奴右臂。”只有隔断匈奴与西域诸国及羌胡的联系,就可以减弱他们对抗汉朝的能力,从而促进汉朝对于西域的统一。而凉州,就成为隔断匈奴与羌胡联系的战略要地。与之相反的是,两汉时期,匈奴也想方设法与羌胡取得联系。这种“隔绝”与“反隔绝”的斗争从西汉一直延续到东汉。

《汉书·赵充国传》记载,西汉“征和五年,先零豪封煎等通使匈奴,匈奴使人至小月氏,传告诸羌曰:‘汉贰师将军众十余万人降匈奴。羌人为汉事苦。张掖、酒泉本我地,地肥美,可共击居之。’以此观匈奴欲与羌合,非一世也……疑匈奴更遣使至羌中,道从沙阴地,出盐泽,过长坑,入穷水塞,南抵属国,与先零相直。”意思就是匈奴一直想与羌胡联合,想夺回河西四郡,故屡次派遣使者前来联合、引诱诸羌叛乱。因为两汉对凉州的牢固掌控和不断经营,导致匈奴与羌胡的多次联合计划均以失败告终。

到东汉时期,凉州的这一战略地位仍然举足轻重。《后汉书·任延传》记载:“延视事四年,拜武威太守……郡北当匈奴,南接种羌,民畏寇抄,多废田业。”“北当匈奴,南接种羌”,说出了凉州承担的“隔绝”之重任。汉明帝永平十五年(72年),针对北匈奴不断南侵,大将军耿秉建议:“孝武既得河西四郡及居延、朔方,虏失其肥饶畜兵之地,羌、胡分离;今有南单于,形势相似……臣愚以为当……通使乌孙诸国以断其右臂……然匈奴可击也。”大意是继续沿用隔绝之策,逐个击破,彻底打败匈奴。东汉朝廷认为此计可行,令耿秉、窦固等领军出屯凉州。《后汉书·西域传》记载,公元123年,北匈奴连年侵扰河西,尚书陈忠上疏道,匈奴有可能“威临南羌,与之交连……如此,河西四郡危矣……河西既危,不得不救,则百倍之役兴,不訾之费发矣”。可见,汉朝在西北实施的每一项有关“隔绝”的战略,凉州都处在至关重要的位置上。凉州,成为执行“隔绝羌胡”这一国家战略的重要实施地。

经营西域的桥头堡垒

两汉时期,凉州成为汉朝经营西域、开疆拓土、击败匈奴的重要前沿基地,为多民族大一统的中国疆域的形成发挥了重要作用。凉州作为前沿基地,为西汉王朝经营西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对于中原王朝而言,拥有凉州也就拥有了整个西域。

汉武帝占据河西之后,汉王朝开始与匈奴争夺对西域的控制权,通过军事和外交的努力,几经反复,汉文化终于实现了在西域地方的有效扩张,西域诸国“修奉朝贡,各以其职”,成为历史定局。前109年,因为楼兰攻劫汉朝使节,梗阻丝路,西汉派赵破奴兵出河西,攻破姑师,俘虏楼兰王;前104年,汉武帝在凉州刺史部所辖范围内集结大军,任命李广利为贰师将军率军征讨西域大宛,获三千余匹汗血宝马凯旋,威震西域。汉武帝远征大宛,这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次伟大的长途远征,不仅重新开通了西域商道,也为日后汉朝对西域进行有效管辖奠定了基础;前99年,“汉使贰师将军将三万骑出酒泉,击右贤王于天山,得首虏万余级而还”;汉昭帝继位后,大将军霍光派傅介子刺杀亲匈奴的楼兰王安归,改楼兰国名为“鄯善”;前68年,西汉侍郎郑吉率兵1500人屯田车师;前60年,西汉在乌垒(今轮台县境内)设立西域都护府,任郑吉为西域都护,从此,“汉之号令班西域矣”!所有这些胜利,都离不开凉州刺史部管辖地的倾力支持和后方依托。

东汉初年,匈奴占据了部分西域地区,凉州又成为出击匈奴、收复西域的最前沿。公元73年,东汉王朝派遣凉州牧窦固率河西兵大败匈奴,收复了伊吾等失地,重新打开通向西域的门户;公元75年,拜耿秉为征西将军,“遣案行凉州边境,劳赐保塞羌胡,进屯酒泉,救戊己校尉”;公元90年六月,大将军窦宪出镇凉州,后以此为后方基地,平定匈奴。即使在东汉后期,凉州依然为争夺西域贡献力量,据《资治通鉴》记载,公元170年,凉州刺史孟佗使从事任涉率敦煌兵五百人,与西域长史张晏等合兵三万余人,进讨疏勒。

可见,整个两汉时期,凉州成为朝廷经营西域、击败匈奴稳固的桥头堡垒。

守护长安的天然屏障

西汉学者扬雄在《凉州箴》中写道:“上帝不宁,命汉作凉。陇山以徂,列为西荒。南排劲越,北启强胡。并连属国,一护彼都”;东汉政论家王符在《潜夫论·救边》也分析道:“是故失凉州,则三辅为边;三辅内入,则弘农为边;弘农内入,则洛阳为边。”他们都认为凉州是京都长安的门户和屏障,在地理位置上有重要意义。公元110年,东汉名将虞诩也提出过类似的观点。他说:“夫凉州既弃,即以三辅为塞。三辅为塞,则园陵单外,此不可之甚者也。”虞诩认为,如果放弃凉州,那么京畿地区便成为边塞,从而使皇家园陵失去屏障,这是根本不可行的事情。

此外,汉朝还在凉州地区筑长城、立亭障、置烽燧,以加强防御措施。霍去病击败匈奴、打通河西走廊之后,汉王朝就下诏修筑自永登经武威至酒泉的长城。汉长城按墙体和壕沟(壕堑)两种形式修筑,其间燧、墩、堡、城连属相望,所谓“五里一燧,十里一墩、卅里一堡,百里一城”。遇到敌情,烽燧递传,日达千里而至长安。

险要的地理位置以及雄兵、要塞,让凉州成为守护长安的坚固屏障,也为古丝绸之路的畅通提供了安全保障。

经济发达的富庶之地

西汉占据河西走廊之后,逐步开始在河西四郡屯田。《汉书·食货志》记载:“元鼎二年(前115年),初置张掖、酒泉郡,而上郡、朔方、西河开田官,斥塞卒六十万戍田之”,这是西汉在河西地区屯田的开始。《汉书·沟洫志》记载,“朔方、西河、河西、酒泉皆引河及川谷以溉田”,由于河西一带水资源丰富,且土地平整,军民屯田的积极性很高。

凉州是西汉时期最早实行屯田制的地区之一。西汉为经营这一地区,先后组织了几次大规模的移民活动,把中原地区的贫民迁徙到河西屯田。随着移民屯田政策的不断延续,到了西汉中晚期,凉州的农耕经济规模,逐渐超过了传统的游牧业,商贸交流不断扩大,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日趋接近中原地区,凉州一带出现了“民俗质朴,政亦宽和,上下相亲,晏然富殖”的局面,汉代也因此而牢牢巩固了凉州。凉州出土的数量众多、保存完好、内容丰富、史料可贵的汉简,也从侧面反映了当时凉州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

从西汉开始的屯田,是凉州历史上第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开发。到了东汉,凉州的农田水利、教育文化继续发展。《后汉书·任延传》记载,“河西旧少雨泽,乃为置水官吏,修理沟渠,皆蒙其利。又造立校官,自掾吏子孙,皆令诣学受业,郡遂有儒雅之士。”与逐年发展的农业相辅相成的是,凉州传统的畜牧业仍然十分发达,《汉书·地理志》记载:“自武威以西……地广民稀,水草宜畜牧,故凉州之畜为天下饶”。

凉州的农牧业经济不断发展,为两汉抗击匈奴、远征西域、镇压羌胡叛乱提供了后勤保障及大量战马,同时为丝绸之路的畅通提供了方便条件。

中西交流的重要驿站

两汉时期,在中西经济文化交流的丝绸之路上,武威始终是一个重要的驿站。

从汉武帝时期开始,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西域和中原交往频繁,出现了“胡商贩客,日款塞下”“使者相望于道”的盛况。西域的农作物胡麻、蚕豆、葡萄、苜蓿等相继传入内地,被誉作“天马”的大宛汗血宝马、乌孙马以及西域的音乐、舞蹈、乐器等也传入中原,而中原的丝绸织品以及冶炼、开渠、凿井等技术也传到西域。一时之间,丝绸之路上中外使者、商队络绎不绝。来自中原和西域的物产源源不断地行走在丝绸之路上,进入河西走廊,来到河西的中心凉州,再进行中转,极大地丰富了西域和内地人民的物质、精神生活,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东汉初期,凉州的中西交流更加繁盛,《后汉书·孔奋传》记载,“时天下扰乱,惟河西独安,姑臧称为富邑,通货羌胡,市日四合”,大意是姑臧被人们称为富县,这里与羌胡通商贸易,每天有四次集市。用现代的概念来表述,那就是一个国际贸易集散中心。

精兵猛将的培育基地

“关西出将,关东出相。烈士武臣,多出凉州,土风壮猛,便习兵事”,这是《资治通鉴·汉纪·卷四一》中的记载,从中说明了汉代凉州崇军尚武,将才辈出。

两汉时期,凉州尚武之风盛行,成为天下精兵良将所在之地。《后汉书·陈龟传》记载,“今西州(凉州)边鄙,土地塉埆,鞍马为居,射猎为业”;《后汉书·虞诩传》记载,“谚曰:‘关西出将,关东出相。’观其习兵壮勇,实过余州。今羌胡所以不敢入据三辅,为腹心之害者,以凉州在后故也”;《后汉书·郑泰传》记载:“天下强勇,百姓所畏者,有并、凉之人,及匈奴、屠各、湟中义从、西羌八种”;《后汉书·郑泰传》记载:“关西诸郡,颇习兵事,自顷以来,数与羌战,妇女犹戴戟操矛,挟弓负矢,况其壮勇之士,以当妄战之人乎!”……在骑射习武之风盛行的大环境下,凉州一带也涌现出许多勇敢善战的将领,典型的代表就是在东汉时期威震羌胡的段颎、皇甫规、张奂。皇甫规字威明,张奂字然明,段颎字纪明,因为三人的表字都有个“明”字,他们又同时在东汉治羌战役中立功扬名,威名远播凉州边关,被后世广为称颂。故而在当时,被称为“凉州三明”。

到东汉末年,凉州军事力量过度膨胀,涌现出了如马腾、韩遂、马超、董卓、李傕和郭汜等凉州军阀,后来凉州兵席卷关中一带及长安,不仅左右了朝政,而且客观上加速了东汉政权的灭亡,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凉州将士的强悍。

新闻推荐

武威市委直属机关工委举行武威市支援湖北医疗队员先进事迹宣讲报告会

市委直属机关工委举行武威市支援湖北医疗队员先进事迹宣讲报告会每日甘肃网5月14日讯据武威日报报道(记者韩筱蓓武蓓蕾)5月...

武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武威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