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美而行 凉州区大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纪实

武威日报 2019-12-19 15:53 大字

本报记者杨鹏元通讯员高素云

笔直的水泥路干净整洁,两旁的树木蔚然成林,村居墙壁粉刷一新,农家庭院洁净利落。巷道内,一个个装满玉米的“立体粮仓"排列有序,给村庄添上一道靓丽的风景……冬日,记者来到凉州区洪祥镇天泉村,一幅宜居宜业的新农村画卷尽收眼底。

随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一村一示范点"建设的不断深入,如今的凉州区,像天泉村这样面貌一新的美丽村庄正在不断涌现。

共管共享提升治理水平

冬日的晨光中,在双城镇双城村八组村民赵雪兰家,庭院内外被女主人收拾得井井有条。赵雪兰一边精心打理着室内的各类花草,一边兴致勃勃地向记者谈起生活环境的变化:“以前村里的环境卫生不好,杂物随处堆,垃圾随手扔。现在村里环境真是大变样了,巷道每天有人清扫,生活垃圾更是日产日清,走街转巷,村民心里都很高兴,大家的环境卫生意识也增强了,共管共享的主动性、积极性不断提高。"

今年,凉州区扎实开展农村村级公益性设施共管共享工作,实现了所有行政村公益性设施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管护。至目前,全区各行政村全部设立了理事会,聘用村庄保洁员4180人,组建了稳定的保洁队伍,选聘公益性岗位人员1863人,落实了管护基金893万元。通过开展共管共享,进一步加强和提升了乡村治理水平,全域无垃圾专项行动等方面都取得了良好成效,“美丽家园自己建设、幸福生活自己创造"的思想已深入人心。

标本兼治清除面源污染

冬日,广袤的凉州大地寂静而壮美,记者行走其间,往年随风乱舞的废旧地膜如今已难觅踪迹,困扰农村多年的废旧地膜及其它塑料垃圾问题在凉州区已然得到有效解决。位于发放镇马儿村二组的汇源农膜丙膜加工厂院内,一辆辆装满了废旧地膜的农用车正在排队卸货,工人们忙着过磅、登记、分拣。

凉州区农环站负责人吉生成告诉记者,以前庄稼收获后,地膜没办法处理,只能堆放在田间地头,影响观瞻不说,成年累月累积的废旧地膜还对土壤及水源等产生了严重的破坏作用。现在,通过“以旧换新"方式,村民把废旧农膜集中回收,就可以兑换到“真金白银"。说话间,马儿村村民祁宏文拿着刚兑换来的30公斤新农膜高兴地告诉记者:“自从知道废旧农膜可以‘以旧换新’之后,大家对废旧农膜集中回收的积极性更高了,不仅捡了自家地里的,还到别处去捡,只要手脚勤快,村民都不用再买新农膜了。"“为从源头上解决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我们坚持标本兼治,走垃圾资源化利用的路子,现已建成年产10万吨的有机肥生产线,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利用率、秸秆资源化利用率、尾菜处理利用率、废旧农膜回收率分别达87.2%、90%、50.11%、80.2%。"凉州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徐才文说。

综合提升彰显生态宜居

从庭院内外到村组巷道、从沿路沿线到田间地头,随处乱堆的垃圾不见了,道路干净整洁了,巷道宽敞了,绿地更多了,村庄更美了……如今,凉州区农村处处彰显出整洁清爽、生态宜居。

“住得干净、整洁、舒适是群众的热切期盼。"凉州区农业农村局人居环境工作负责人王虎说,人居环境改善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改善一村一组就能完成的,需要全面铺开,综合提升。为全面提升农村群众生活质量,今年以来,凉州区还结合自身实际,树立“一盘棋"思想,坚持问题导向,注重因村施策,全面整治农村人居环境,加快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针对部分“乱庄子"问题,凉州区采取先建设试点,后全面推广的方式,因地制宜打造“一

村一示范点"样板470个,创建“清洁村庄"309个;针对农村乱搭乱建的问题,大刀阔斧开展拆临拆违攻坚行动,拆除“大棚房"189万平方米、废旧宅基地750多户、城乡违建430多万平方米;针对泥土路历史遗留问题,采取“建养一体化"模式,建设“四好农村路",建设旅游扶贫公路80多公里,硬化村组巷道400多公里。同时,深入推进国土绿化倍增行动,城区增加绿地330多万平方米,绿地率达31.26%,完成农村绿化160万平方米;扎实推进“厕所革命",创出农村改厕“凉州模式",累计完成改厕62330座,占全区农户数的50%,得到农业农村部的高度评价,也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好评。

新闻推荐

打造文明窗口 为创城加码 武威市开展市场规范整治攻坚行动综述

打造文明窗口为创城加码——武威市开展市场规范整治攻坚行动综述本报记者尚禾董丽俊市场是城市重要的公共基础...

武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武威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