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发明大王”周光耀

武威日报 2019-04-26 17:32 大字

“发明大王"周光耀

本报记者张文灿

已年过花甲的他,曾经帮助多家企业解决过技术难题。从2015年到2018年,4年时间里,他和他的团队共投入研发资金120万元,全身心搞科技创新,共申报专利118项,目前已获得国家授权专利53项,其中发明专利21项,实用新型专利32项。一副高度近视眼镜背后,藏着一双深邃而聪慧的眼睛,他就是被市科技局授予“科技发明专利突出奖"、荣获“科技发明先进个人"荣誉称号的周光耀。

周光耀1975年考入原甘肃工业大学机械制造专业学习,三年后被分配到原武威县二修厂当技术员。周光耀肯学习、爱钻研,不管看到什么都想问个为什么,厂里有啥技术难题,都由他负责攻关解决。1987年,身为工程师的他,带着一帮人,经过两年艰苦研发,创办了武威链条厂,与技术骨干王建新、叶生福一起解决了链条生产中成形、对焊的技术难题,亲自设计制造了“圆环链条专用对焊机"。后来,他在原武威酒厂工作时,设计创造发明了直线式灌装机、重型酒库专用货用电梯和自动控制水位的水塔等。

“那时候,我们在车间一干就是几天,反复试验,装了拆、拆了装。"叶生福回忆说。儿子周昱新说:“小时候,印象最深的是父亲常常不回家,总说加班。"

周光耀的发明创造之路并不平坦。为了攻克技术难题,他每天晚上只睡三四个小时,在工厂反复做试验。为了找到一种合适的材料,他不辞辛苦,跑遍了武威市当时所有的建材五金市场和废铁市场。多年来,在周光耀的家里和厂里,各类书籍、技术资料、设计图纸及试验用的工具堆积如山。

2012年,周光耀适应新形势,他将自己创办的机械制造与加工型企业,成功转型为环境科技项目研发生产及技术服务类企业,与北京、天津有关环境科技类企业携手合作,研发低碳环保、节能减排、废弃物再生利用的可持续发展项目和产品。他带领儿子周昱新等人,先后奔赴广东、山东、北京、天津等省市,到同类环境科技企业调查访问、交流,拜师学艺,搜集技术信息,寻找环保技术项目,建立了自己的技术项目信息库,并从中筛选出适宜武威实施研发的“A级防火节能的发泡混凝土保温板建材"环境保护科技项目。一年以后,从设计、加工制造、安装、调试到运转运行实验,周光耀终于研发成功了一条日产150立方米、年产量达2万立方米的全自动化生产线,适用于发泡水泥保温板及泡沫混凝土砌块(砖)和轻质隔墙板的生产。

身为工程师的周光耀深知,这一技术来之不易,他随即将这一全自动生产线和其中各环节单机技术申报了11项国家专利,获得7项发明专利授权和4项实用新型技术授权。

为了尽快将“发泡混凝土保温板全自动生产线"“发泡混凝土保温板全自动切割机"为代表的发明专利尽快转化造福社会,他又开始投资建设厂房、车间,与天津市环保制品有限公司签订技术合作协议,共同投资建设专利技术研发基地和综合技术中心。截至目前,他创办的武威市津威环境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在凉州区范围内获得发明专利最多,并且发明专利技术已经转化运用并初见效益。

谈到未来,周光耀信心十足。他说,武威市津威环境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将在现有生产基础上,再研制实施成套大型泡沫混凝土产品生产线,完成生活污泥处理及资源化工程技术项目中的设备技术配套工程,研发设计生活垃圾的重力分离法技术工艺路线图及其技术装备方案,在以上技术领域里申报国家专利70项。

新闻推荐

凉州区扎实开展 “一卡通”管理问题专项治理

本报讯(记者杨鹏元)为坚决整治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近日,凉州区部署开展为期6个月的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管理问题...

武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武威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