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寿岭:痴心研学传承西夏文化

甘肃经济日报 2019-02-28 01:00 大字

本报记者吴正楠

从默默无闻的文物工作者,到“复活”西夏文泥活字印刷术、西夏象棋和西夏陶瓷烧制技术,成为响当当的著名西夏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西夏文化研究中心学术委员……

1942年出生于甘肃武威的孙寿岭,耗时30年痴心研究西夏文化,用毕生的心血让历史上灿烂的西夏文化在沉寂千年之后得到传承和延续。

春节前夕,孙寿岭在甘肃普康集团西夏文化研究所向记者讲述了他和西夏文化的故事。

孙寿岭曾任武威市博物馆副馆长。1988年9月,他和同事在武威亥母洞寺遗址清理残存文物时,发现了西夏文佛经《维摩诘所说经》(下卷)。

作为文物工作者,孙寿岭对当地的西夏文化十分关注,经研究发现,《维摩诘所说经》具有“行距不直、笔画变形、着墨不均、偶有断笔”等活字印品独有的特征。他判定:《维摩诘所说经》不仅是活字印刷品,而且是泥活字印刷品!

当时,作为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印刷术,只在《梦溪笔谈》中有文字记载,并没任何文物可佐证,国际学术界对我国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也有质疑。

1998年3月,在国家文物局和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主持召开的“西夏文维摩诘所说经印本鉴定会”上,专家认为该印本是中国12世纪早期的活字版文献,但对这一印本是泥活字还是木活字有争议。

针对这种争议,孙寿岭根据自己多年的研究撰文提出自己判定泥活字的根据。为增强自己论据的说服力,他用3年时间在自家做饭用的炉子里,根据《梦溪笔谈》的记载,运用其中记录的方法,反复摸索实验,在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后,成功复原了泥活字技术,并刻板、印刷出了这部佛经,让已经“死亡”的西夏文泥活字在他手中“复活”了。

一时间,他的这一研究成果轰动了学术界。中国社会科学院西夏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史金波的评价是,“孙寿岭先生于发掘、整理、研究、报道武威出土的西夏泥活字版《维摩诘所说经》贡献最大,乃近代西夏文活字第一人也。”

这一研究成果,在国际上为“活字印刷,源于中国”赢得了话语权,得到了国内外文物专家和西夏文化研究专家的高度评价。

2003年10月,孙寿岭收到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西夏文化研究中心的聘书,被聘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西夏文化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以中级职称的身份被聘为学术委员在全国是少见的,而聘任理由则是复活泥活字,在西夏文化研究上贡献突出。

此后,孙寿岭在西夏文化研究上不断取得了新成果,制作出了泥活字版画,西夏象棋,凭借西夏瓷器和碎片,通过不断的研究和试验,他逐步掌握了西夏瓷器独特的“剔刻釉技法”制作工艺,成功烧制出了包括酿酒器具、生活用品、文化用具、军事用品等风格独特的西夏瓷器。他把这些西夏瓷器与当地企业产品紧密结合起来,让企业建起了专门的陶瓷厂,为企业发展融入了西夏文化元素。

时至今日,年近八旬的孙寿岭一如既往地在武威文物考古上钻研,旨在让社会各界更多地审视西夏文明的文化价值,让更多的西夏文化得到传承发扬。

新闻推荐

观花灯 赏民俗 正月十五年味足

本报记者范武平农历正月十五日晚上,如潮的人流涌进武威雷台景区,迎面“盛世鼓舞”的组灯大气磅礴,透着浓浓喜庆,寓意市民的生...

武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武威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