隶书的形成与命名

达州晚报 2018-05-12 10:06 大字

这一期开始,我们进入隶书的学习。要求大家准备了《张迁碑》、《礼器碑》、《曹全碑》、《石门颂》等字帖,那么你感觉的隶书是什么样子的?为什么它叫隶书?我们把这个脉络先弄清楚。

隶书名字由来

中国书法史上有几个比较有意思的现象,比如说有秦篆、汉隶、唐楷,宋、元、明,有没有?没有。秦篆,让人想到大概秦朝时候用的是篆书,汉朝用的是隶书,唐朝用的是楷书。清朝叫篆隶的复兴,意思是说篆隶书在秦汉时期是最强的,到了清朝重新又强了。楷书有没有复兴?没有。

如果抛开其他标准,这个汉隶时期,我们会问两个问题,第一,是不是隶书只有在汉朝的时候才有,或者说在汉朝时候形成?第二,什么是隶书,为什么叫隶书?

第一个是时间问题,第二个是隶书的性质。

隶书是不是在汉朝才有?

关于这个时期,有多种说法。有人说是春秋末期,有人说是战国初期,有人说是战国中期,还有人说是战国的末期,不同的说法都有大的学问家各执一词,没有定论。但是大家普遍认为,从出土资料证明,确实在战国中期或末期,隶书的雏形已经出现。这个时候的隶书,和我们现在的、标准的隶书,又不太一样。比如我们现在看到的秦简,并不仅仅指秦朝,还包括秦国、先秦时期,还有楚简,它里面很多的写法,和标准的篆书不尽相同。写的时候明显带有比较随意的、草率的书写,这一类的,我们现在把它归于隶书。也有人称这种叫古隶。

但是从文献看,最早是班固的《汉书·艺文志》说,从秦始皇时期开始有隶书,它后面还有一个说明,因为秦朝的时候,“是时始建隶书矣,起于官狱多事,苟趋省易,施之于徒隶也”,就是官场的事情比较多,逮着的犯人也很多,如果用小篆来写,很费事,于是用了这样一种书体施于徒隶。同样的内容在《说文解字》序里也有,都是认为隶书是对小篆这种书写方式的一种简化。

那么施之于徒隶是什么意思呢?好像它之所以叫隶书,原因是施之于徒隶。因为《汉书·艺文志》是重要的文献,大家常常以它来说事,但是考古出现过以后,发现有很多矛盾,怎么样去化解这种矛盾?史实到底是怎么回事?所以牵涉到隶是什么意思?《说文解字》说,隶者及也。及,逮也。隶是逮住的意思,逮住的这些身份地位比较低贱的人,适用于隶徒的、身份地位不是很高的人的这样的文书,我们称之为隶书。

隶书相对于谁而言的?相对于篆书。于是就牵扯到篆书是什么意思?篆,郭沫若先生解释,“篆者掾也,掾者官也……故所谓篆书,其实就是官书。”于是我们会发现篆书是官家所用,比较正式的书体。隶书,是施之于隶徒这样的非官方文字,这两个是相对的。官方的文字要求规范,不产生歧义;施于民间的文字,相对来说草率随意。所以篆书在中国汉字五种书体里面,地位是最高的,一直到现在,我们在写一块碑的时候,通常不会用其他书体做碑额。一块碑的最高处一定是用篆书来写的,代表了篆书的至高无上的地位。而且也只有篆书放在这上面,才感觉能够镇得住。

古隶和八分书

隶书相对于篆书“苟趋省易”。比如我在写信的时候,很难写像唐楷一样规规距距的信,好像在历史上也没有看见用楷书写的信,也没有见过篆书规规矩矩写的信。有人说行书是楷书的快写、草率的写法,但是草率过以后呢,发现这个书体也挺好看,于是对它加以规范。规范就是固定、美化一部分东西,有了这个规范后,行书就不能乱写了。那么,我们的隶书也经历过这样的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我们称之为古隶。

既然有古隶,就会有一个今隶。今隶也是我们今天说的八分书。

相对于篆书而言,古隶近,这个近的意义是指残存有篆书的痕迹比较多、比较重。包括两个方面,第一,在字法里面篆法比较多。第二,从笔画来讲,比较草率、不规范,篆书的藏头护尾给打破了,隶书典型的波画还没出现,蚕头燕尾尚未形成。第三,从体势上面,它接近篆书,以长方或方形为主。

第二个阶段,今隶是怎么回事呢?从古隶到今隶,是不是说今隶完全是对古隶的一种规范呢?不仅仅是这样。它和后来的发展有关系,两个原因。

第一,在汉朝,隶书逐渐成为官方书体。过去说秦书有八体,到了汉朝的时候,隶书取代篆书成为官方书体,朝代的更迭带来了它身份地位的改变。我怀疑和刘邦本身的地位低贱有关系。他带着一帮穷哥们儿起来造反的时候,不可能用那种他没有学过的篆书。虽然说那个时候官方的书体是篆书,但大家千万不要认为被使用得广泛,其实并不多。因为秦朝比较短暂,而且识字的人并不多,于是这个时候隶书摇身一变成为官方文字。

我记得小时候,我们在座的父辈那一代,识字的都不多吧。那个时候,认识字的人可不得了。所以汉字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地位很高,现在大家都认识字,那种敬惜字纸的心、字和文化对人的约束性反倒没有了。

第二,是当时的工具、材质所带来的。工具是什么呢?毛笔。有人认为,在中国的上古时期,毛笔就出现了,距今六千年的马家窑文化,马家窑出土的彩陶,那上面画的图案,一看肯定是软笔画出来的,因为那个线都很长。中国特别讲究线条,线条成为中国艺术主要的形式,所以最终书法的出现,和我们的工具有关。到汉朝,毛笔也高度成熟了。一种说法是散卓笔已经出来,一种说法是披柱法的笔出来了。我个人比较倾向披柱法的毛笔,它中间有一个笔芯,外面有辅毫,弹性和韧性增加了,带来的是什么?是可以写相对来说复杂的笔画、更长的线。原来那种一小撮毛的笔适宜写短线,稍微一写快,就写出类似古隶那种短粗的线条,所以毛笔的改进是一个。

第二个,最主要的是材质变化。到了汉朝,采用古隶作为官方书体,第一要对它进行规范,第二用的比较多,所以这个时候再发布命令,就不再使用诏版这种材质,而改成竹木简或者叫木牍。简,是指长而窄的竹片或木片。它的高度是二十多公分,左手拿,右手在上面写,上下移动的空间正好是这样一个高度,很方便。竹简是凸出来的,这样写的话,就带来一个问题,我这个毛笔在弧面上,突然一落,重了,形成蚕头;然后一拉,要提起来,细了;右边一滑又重了,所以蚕头燕尾的形成,是由于毛笔、竹简的特性所带来的。

第一,本来就想写得随意,结果一带带出来,于是蚕头燕尾在书写的过程中逐渐出现,加上官方使用,就把它给规范下来,隶书的蚕头燕尾以及波画就是这样出现的。第二,因为竹子一丝一丝竖着的纹路,使纵向笔画很容易滑下来,写的时候还使不上劲儿,不容易规范,于是这种情况下,它的纵向的竖画,都是短的、写不长。第三,在竹木简上写文字,如果是篆书,比如“天下为公”,长着写,有点浪费空间。怎么办呢?尽量写扁一点。所以隶书在体式上,由于材质、由于节省,逐渐给压扁了。但是压扁以后好像不美观,有点小气,于是开始不断地向两边展开,把笔势给它横向舒展,显得大方,于是向两边去的笔画,全部在竹木简的形式下,变成往两边分出去,我们称之为八分书,是从体势上来讲的,这一类隶书是今隶。今隶逐渐摆脱了篆书的结构、篆书的字法、篆书的线条,从线条走向了有蚕头燕尾的笔画,也就是把毛笔的性能在这种材质上顺势发挥出来。但并不是说所有的隶书,都一定是这样的,我们讲的八分书在哪里最多呢,是在西汉时期出土的简牍里面,也就是汉简里面它是一个常规形态,尤其是居延汉简、武威汉简里面。

最后一次规范

到了东汉时期,文字各方面规范了,官方的标准也出现了,书写方式固化下来后,对隶书起到了一个很大的作用,就是隶书的艺术化,主要体现在风格的形成。

秦朝或者秦末以古隶为主,西汉以今隶为主,到了东汉,隶书的艺术化出现。因为汉字有了一个规范的模式后,每个人在写它的过程中就开始出现不同的书写方式。经过了一百多年的递进过以后,写出来的隶书千差万别、风格多样,所以这个时候写碑,每个人都可以写出标准的隶书,但又个性十足,书写隶书的世家也出现了。于是这个时候我们就会看到既有《曹全碑》的风格,又有《张迁碑》《礼器碑》《石门颂》等等各种不同的风格,这些风格一是有家族传承,另外一个是在不同的材质上进行。

比如今天有人说,错把《石门铭》当《石门颂》带来了。这两个碑确实差不多,但是《石门铭》是楷书,《石门颂》是隶书,两者的线条是一模一样的。当地曾经有人做过研究,就是在石门这个地方,有一个家族是专门给人家写碑的,随着朝代更迭、书体不同,他的书写方式是一样的,写的时候按那个材质,逐渐形成了在摩崖上书写的方式,构成一种家族风格。同样,可能比较规范的像《曹全碑》这样的,正儿八经为一个官员立块碑,他写的时候会越接近官方隶书的标准形,《张迁碑》写得比较粗犷,《礼器碑》写得规范……就是越在官方里面正式的碑,越接近标准形。

但是后来发现这样写,还是太混乱,我们现在能够看得到的三百多块汉碑,都是风格各异,就是从这个地域化的、风格化的书写,又开始陷入了新一轮的混乱,于是就出来一个人:蔡邕。他做了一件什么事呢?他做了熹平石经。

东汉熹平年间,有感于天下学子写字比较混乱,于是蔡邕花了八年时间,把当时学子要读的经书,用标准隶书规范化地写了一遍,刻成46块石碑,立在鸿都门学的门口,作为一种标准,从此以后按照这个标准写,才不算错字。所以当时天下学子都来这个碑跟前,抄、拓。以至于鸿都门前这个地方“其观视及摹写者,车乘日千余两,填塞街陌”,有点像我们现在的交通堵塞。不是他的书法写的好,被迫的。比如教育部说,明年考试就考这一百个英语单词,你会怎么样,大家也会跑到教育部门口,咔嚓咔嚓拿个手机把这些单词拍下来。

这种规范的石经字体,有人叫八分书或者今隶,误以为隶书从这里才开始规范,不是的。这也是为什么隶书的名字始终有差异。由于蔡邕对隶书进行了再一次的规范,当时的人就认为,是天下学子的楷模,所以称这种叫楷体,但这个楷体其实是隶书的楷体,是隶书的范式,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真书的楷书,这个规范以后,隶书就基本上彻底定型,而越是定型的东西,它的生命力也不够旺盛,所以后来真书出现,迅速从隶书里面羽化登仙。(九)

讲解/于钟华 整理/彭闽湘

新闻推荐

“凉州杯”全国桥牌公开赛落幕

本报凉州讯(通讯员兴济)2018年“凉州杯”全国桥牌公开赛日前在武威市体育馆圆满结束。经过激烈角逐,由杨立新等组成的“郁之队”荣获冠军,由黄烨等组成的“一路平安队”和“琴汉天成队”分获亚军和季...

武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武威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