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葡萄”搭起致富桥
本报记者 何 飞
今年47岁的吴仁,是凉州区新华乡新华村六组村民,原来经营着一个蜂窝煤厂,2010年还外出到兰州、新疆等地从事煤炭土方工程。
近日,记者见到吴仁时,问起他怎么想起回乡创业,他告诉记者:“收入虽然可观,但常年外出,不能照顾家庭。”心中一直怀揣着返乡创业梦想的吴仁,2014年底听到市区将加大他们沿山贫困地区产业建设的支持力度,规划在古城镇建立日光温室红提葡萄基地的消息后,他便产生了发展日光温室红提葡萄产业的想法。
吴仁到古城镇上河村日光温室红提葡萄基地观摩和实地考察后,了解到古城镇在发展日光温室红提葡萄产业上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古城镇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祁连山冰川融水泽润着这方热土,沿山的沙性土壤肥厚,是公认种植红提葡萄的“黄金区域”,产出的红提葡萄果粒饱满鲜脆、色泽艳丽,品质佳、口感好,营养成分和保健价值已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符合消费者对绿色无公害健康食品的需求,深受市场青睐。他认定这是一项经济效益很好、市场前景广阔、发展潜力巨大的致富产业,更加坚定了发展日光温室红提葡萄产业的信心和决心。
既然认准了这一产业,就要付诸行动,吴仁说干就干。2015年2月,他拿出自己多年的积蓄,筹措100万元在临近新华乡的古城镇中河村六组连片流转了110亩土地,搭建日光温室红提葡萄棚56座,4月底完成墙体建设,5月中下旬进行苗木定植,9月底进行扣棚,当年定植,次年见效,三年收回成本。
为了规避市场风险,吴仁统一生产规程,按照“统一种苗、统一农资、统一技术、统一销售”的模式,在各级政府和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带头成立了凉州区古城潮源日光温室红提葡萄产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更多的农户“抱团”发展,扩大产业规模,共同开拓市场。合作社从建棚、扣棚、定植和日常的经营管理均有大量的务工需求,年用工量达4500人次,有效带动了周边的贫困户务工增收。
谈起今后的发展,吴仁满怀信心地告诉记者,下一步,他将严格按照现代农业发展方向,全力推行日光温室红提葡萄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从红提葡萄种植过程中实施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成熟的种植经验,产出优质无公害的红提葡萄,销往省内外市场。
新闻推荐
【关注2017“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一带一路”跨境联合采访团深入武威
本报武威讯(记者伏润之)2017“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前期跨境联合采访团结束在金昌的采访后,于9月16日抵达武威,展开联合采访活动。近年来,武威市抢抓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重大战略机遇,充分发挥文...
武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武威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