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抗疫群英谱】感谢有你,让我勇敢前行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严存义
甘肃省中医院感控医生石丽丽,在决定参加甘肃第三批援助湖北医疗队时,她6岁的儿子刚刚做完耳部手术。
“你就去吧,家里有我呢。”丈夫虽有不舍,但还是支持她。
“孩子有我们照看呢,你放心。”公公婆婆安慰她说。
“我要特别感谢我的家人,是他们让我勇敢前行!”
在甘肃援助湖北医疗队中,很多像石丽丽这样的“逆行天使”,在一线与“疫魔”殊死搏斗,而他们的家人则成为逆行者们的坚强后盾。
国家需要,义不容辞
酒泉市人民医院综合内科主管护师李娟,主动请战参加甘肃第二批援助湖北医疗队。
接到通知的当天,她就匆匆出发了。从酒泉到兰州,再到武汉,马不停蹄。
“临走时,家人叮嘱我,让我做好防护,注意安全。”李娟告诉记者,父亲当过兵,认为女儿去武汉抗击疫情,就是上战场。“国家需要,你就得去!”
在抗“疫”前线,李娟带着家人的支持和鼓励,全力抗击疫情,救治患者。完成任务回到兰州后,李娟见到了父母和妹妹一家。父母在兰州给妹妹带孩子,那天,他们到休养隔离点大门口,相互远远地招手。“我特别想跑过去,好好抱抱他们……”说着,李娟的眼眶湿润了。
金昌市人民医院护理部干事金雪艳,第一时间报名参加甘肃第二批援助湖北医疗队。“我是护理专业的,国家需要,我就得上,这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金雪艳说。
对于金雪艳的这个决定,家人对她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我们全力支持。
金雪艳说,这么多年来,她对家庭付出太少了。特别是公公婆婆,一直无怨无悔地替她分担家务,照看孩子。“这次到武汉抗击疫情,一去就是一个多月,他们的支持和付出,给了我勇气和力量。”
家人是我坚强后盾
兰州第五医院护理部副主任兼护士科护士长王玲,已经在护理岗位工作25年了。
“抗‘疫’前线,急需增援,我有20多年的护理经验,我应该上!”王玲果断地向医院递交了请战书。
王玲的丈夫是同院的外科主任,当得知妻子要随甘肃第二批援助湖北医疗队增援武汉,丈夫对她说,我们都是医务工作者,都是党员,你上前线,我在后方为你加油!
“我的父母也是党员,他们尊重我的选择。我当时最担心的是84岁的爷爷,怕他接受不了我去武汉的消息。”王玲说,她在临出发前接到爷爷的电话,爷爷一再叮嘱她做好防护,在前线当一名勇敢的战士。“爷爷是老党员,他懂得我的职责使命。”
甘肃第三批援助湖北医疗队队员李淑娟,虽然孩子只有两岁,但她还是早早写下请战书,随时准备出征。
“我的家人都是毫无条件地支持。婆婆说,你就放心去吧,家里我会照看好的。”李淑娟告诉记者,父母和公婆住在同一个小区,孩子白天婆婆带,晚上父母照看。
在武汉抗“疫”第一周,方舱医院收治患者多,工作节奏格外紧张,李淑娟几乎没有时间想孩子。
有一天下班,李淑娟与婆婆视频,“当看到孩子活泼可爱的样子时,我强忍着没有流泪,等挂断电话,我一个人趴在床上哭了……”
我们为你感到骄傲
“90后”孙屹程是民勤县人民医院的一名护士,疫情发生后,他主动请战,驰援武汉。
直到坐车去兰州的路上,孙屹程才打电话告诉农村老家的父母。
“当时他们就在电话那头哭了,随后又嘱咐我保护好自己,多治病,多救人。”孙屹程说,“我的爸爸妈妈是农民,文化水平不高,但他们言传身教,让我懂得了踏实做人,勇担使命。”
3月24日下午6时许,在甘肃第二批援助湖北医疗队休养观察点,记者看到温馨的一幕:队员谭锦柯的丈夫站在大门口,向在20多米开外的妻子挥手,谭锦柯则向丈夫做了个爱心手势。
“40多天虽然第一次见面,但感觉心里踏实多了。”谭锦柯说。
谭锦柯是西北民族大学附属医院的一名主管护师,丈夫也是同院防控一线的医生。谭锦柯告诉记者,丈夫曾在武汉上过大学,知道她要去武汉的消息后说:“你放心去吧,家里有我呢。”
谭锦柯的爸爸是一名教师,远在庆阳老家无法到兰州为女儿送行,就写了一篇鼓励女儿的日志:“作为一名医护人员,女儿你这一次做得非常果断。爸爸虽然有些许的不安,但你的勇敢和担当让爸爸为你竖起大拇指,全家人为你感到骄傲。”
“我凌晨3点下飞机,看到了爸爸发的日志,我当时就感动得哭了……”谭锦柯说。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张尚梅)3月1日9时,凉州区西营水库泄洪闸缓缓开启,水库蓄水喷涌而出流向下游民勤,这标志着2020年春季凉州区向民勤...
民勤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民勤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